查文杰
摘要:針對工民建工程施工來講,安全問題依然存在,會帶來一定的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在新時期,就需要將安全管理有效落實下去,從安全教育、現場監管、隱患排查和問題處理這些方面切入,全面落實安全管理。本文對工民建施工常見安全問題與管理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工民建;安全問題;管理方法
引言: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全面而細致的工作,它在整個施工項過程當中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相關單位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加強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的培養,提高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健全質量檢測管理體系,從各方面實施有效的舉措,讓房建工程行業的綜合水平顯著提高,為我國的經濟市場注入新動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民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
1當前工民建中的常見安全問題
從目前工民建的施工活動來講,安全問題存在多樣化的不同表現形式,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高空墜落。
從工程施工的實際來講,高空墜落是發生頻率最高的安全事故,在2018年全國734起安全事故當中,高空墜落這一類安全事故一共有383起,占到了所有安全事故的52.5%。從住建部的統計數據可以非常清楚地發現,高空墜落安全事故,占到了所有安全事故類型的一半還多。這說明,對于高空墜落的防范,還沒有做到位,需要通過有效的對策加強此類安全問題的管理。
第二,物體打擊。
除了高空墜落之外,出現頻率第二高的安全事故,就是物體打擊。在工民建施工中,施工人員可能被外物打擊造成人身傷害,比如鋼筋、管材等等方面的物體,從高處墜落、垮落等,就會施工人員帶來很大的安全危險。在2018年中,物體打擊事故一共有112起,占比達到了15.2%。
第三,坍塌事故。
在工民建施工中,坍塌事故也需要引起重視,這一般發生在基礎施工階段,主要就是在基坑施工的時候,出現坍塌的情況。根據住建部數據,2018年全國工民建坍塌事故一共54起,占到了安全事故總數的7.3%。
第四,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就是施工人員被機械設備導致傷殘,其中主要以切割性、貫穿性傷害為主。機械傷害對人體造成的安全威脅很大,直接影響到人體生理機能,需要引起重視。
第五,其他安全問題。除了上述這些安全問題之外,在工民建施工中,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安全事故需要引起重視。比如觸電、火宅、中毒、爆炸、車禍等等,這些問題都存在一定的發生概率,并非不會出現。所以,在進行安全管理的時候,就應該對這些方面的安全問題予以全面的管理控制。
二、工民建工程加強安全管理的措施
對于目前存在的多方面安全問題,在進行工民建工程的建設中,就需要對安全管理工作予以有效落實,全面展開安全管理,提高職工民建工程的安全水平,減少安全事故以及帶來的相關損失。
1、落實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
安全事故的表現類型多樣,但是從引發原因來說,不少安全事故都是因為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導致的。比如物體打擊,一些施工人員在進入施工現場后,存在脫下安全帽或是其他安全設備的情況,這樣一旦遭遇墜物情況,頭部就會缺少防護。還有一些施工人員在高空作業的時候,安全意識也不強,從而容易引發高空墜落的安全問題。所以,要想讓工民建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就需要落實安全交易,從源頭上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在施工活動開始前,應該將全體施工人員組織起來,集中展開安全教育。在施工活動開始后,要根據各個班組不同的施工情況,針對性展開安全教育,結合施工活動的實際情況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這樣可以讓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對施工現場實現全面的管理控制
安全問題的發生,主要是在施工現場出現的,像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等,都是在現場施工中出現。所以,要對安全問題全面管理,那么就需要對施工現場實現全面的管理控制,讓工民建現場施工能夠取得良好的環境。第一,管理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對各個施工環節做好管理,對現場情況予以控制,尤其是對施工人員的現場行為做好管理,避免其出現不安全的行為。第二,可以借助視頻監控技術,在施工現場構建安全視頻監控體系,并且將各個攝像頭的監控畫面,匯總到一個到屏幕上。這樣一來,通過視頻監控,就可以對工民建施工現場的各個角度實現有效的監管,避免安全管理盲區的出現。
3、對施工現場安全隱患做好排查
在安全管理中,并不僅僅是關注現場中的人,還需要關注現場中的物與環境,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好排查工作,爭取盡早發現這些潛在的安全問題,從而提前進行預防控制。具體來講,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隱患排查方案,這就需要更具實際施工進度和現場環境,制定對應的排查工作方案。不僅如此,還需要隨著工程進度的變化,對安全隱患排查方案合理調整,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和工程實際相符合。比如基坑施工和主體澆筑這兩個環節,其主要的安全隱患并不相同。在進行排查時候,自然就需要結合工程環節特點,有針對性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4、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在安全隱患排查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做好處理,將其及時消除,避免演化發展為真正的安全問題。具體來講,在發現安全隱患的時候,首先應該對其產生原因和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且對目前安全隱患的發展程度予以確定,從而確定安全隱患的風險等級。其次,針對問題表現,設計對應的安全處理方案,并基于方案落實安全處理,及時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最后,要做好復查,確認安全隱患的處理效果,避免安全隱患出現復發的問題。
5、現場資源管理
人、機、料是工民建施工的重要資源,管理要點如下:①人員管理上,合理配置施工人員,要求施工單位進行崗前培訓,所有人員考核通過后,方能持證上崗。設置現場管理人員,通過現場巡查,及時發現問題;②機械管理上,不論是購買的機械,還是租賃的機械,使用前均要開展性能檢測,確保滿足施工要求,不會帶病作業。實行一機一人負責制,做好保養、
維修和日常管理工作,形成真實的作業臺賬[4];③材料管理上,如果是施工單位自行購買材料,入場時要求監理方參與檢驗,嚴格核查規格、數量、力學性能等指標,避免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
6、推行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業主方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監管工作。例如:構建數字化技術平臺,將監控技術、遙感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相結合,實現數據采集、整理、分析的一體化,既能掌握現場施工情況,又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足不出戶即可指導現場施工。此外,信息管理也能為風險控制打下基礎,有利于業主方從宏觀上控制成本、進度等因素,動態調整施工計劃和方案。
7、動態質量管理
工民建施工過程中,動態質量管理具有全面性、實時性的特點,既要發揮出施工團隊的自檢作用,又能突出監理人員的職能,保證業主方的利益。①施工前,設置質量管理總目標,并劃分為多個分目標;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督促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組織開展圖紙會審;②施工中,一方面對施工單位提出明確要求,采用三檢制度,對各個施工環節進行自我監管,形成真實準確的數據資料。另一方面要求監理人員提高責任心,代業主方行駛監管權力,通過旁站監理、見證取樣等形式,避免出現質量問題;③施工后,及時開展驗收工作,對比設計方案和實際成果,對存在的缺陷和問題,責令施工單位限期整改。
結束語
新的經濟社會背景下,我國城鎮化發展速度加快,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工民建施工過程中,技術和質量控制貫穿全程,不僅影響建筑項目的使用性能,也關乎到業主方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奚紅星.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7(27):145.
[2]王德洪,韓耀澤.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1):135.
30405019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