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鵬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開評標;見證服務;異常情況;
1 基本情況
本文共統計分析了3913個標段的開評標見證情況,出現異常情況的標段數為949個,占統計有效標段數比23.49%;其中開標異常41個標段,評標異常908標段。按異常情況類型分別為廢標819起、討論211起、爭議49起、流標27起。
數據分析顯示開標環節有41個標段發生異常情況,占所有異常情況的 4.74%,同期開評標總數占比1.12%,開標異常情況的發生率較低。
2 異常情況類型分析
2.1 廢標原因集中在資格條件
通過對廢標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共匯總出十大廢標原因。其中7項原因為資格審查條件,合計占比超過80%。廢標原因最多的為項目負責人社保不符,發生167起,主要為未提供社保證明、社保漏繳以及社保繳納單位與投標單位不一致等情況;承諾書原因廢標次之,共發生143起,主要為項目經理無在建以及真實性承諾書,承諾書的格式不符合招標文件要求的情況;投標人的建造師證書、安全B證或身份證過期共有119起。
非資格條件原因廢標主要為未按要求遞交保證金、技術標暗標不符以及存在不應有的雷同。
2.2 爭議情形主要由于評審標準無法統一或者招標文件瑕疵
對于紙質標評審項目,爭議焦點主要為評審標準不一或者招標文件瑕疵,初步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紙質招標項目無規范的招標文件范本,招標代理機構招標文件編制水平參差不齊,導致部分招標文件表述不明或有歧義,評委理解認定不同而出現了爭議的情況。
2.3 討論事項主要為廢標情況是否成立
開評標異常情況標段中廢標占比超過85%,約三分之一以上的廢標存在討論的情況,三分之一的討論關于是否廢標,剩余三分之一就是無爭議、無討論廢標。
3 異常情況主體分析
開評標異常情況的產生與投標人、招標人及評標專家有著莫大的關系,我們將分別從投標人、招標代理和評標專家三個市場主體方面探討在開評標過程中產生異常情況的根本所在。
3.1 投標人
在開評標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如密封性、投標函內容缺失、企業資質及人員資格條件不符等,根本是由于投標人自身原因造成。總結起來,投標人有以下幾點常見的錯誤需要警惕和避免:
(1)企業資質不滿足:未提供相關資質證書,或提供證書等級低于招標文件要求;
(2)人員資格不符:建造師證書和項目經理安全B類證等超過有效期或等級不滿足要求,項目經理社保缺失或未提供;
(3)格式不符:需要簽字蓋章的地方未按要求操作,招標文件給出格式隨意刪除或修改;
(4)不熟悉法律法規或理解有誤:以聯合體形式參加投標又以自己名義投標或參與其他聯合體投標,或者不理解聯合體各方中資質等級計算規定從而造成整體資質過低;
(5)暗標不符:未嚴格按照暗標要求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內容,一旦出現有暗示嫌疑的圖片、文字內容或者空行和空白頁都會被廢標。
3.2 招標人
招標代理在制作招標文件時出現錯誤,會給投標人和評標專家造成一定的困擾。投標人無法正確理解招標文件的要求而無法響應,評標專家對評標辦法理解存在偏差而不能正確評標。招標文件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招標文件前后矛盾。例如某設計標段招標文件給定格式中要求“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簽章)”既滿足簽字并蓋章的要求,而招標人告知投標人前附表中要求寫明為簽字或蓋章,投標人對此產生不同理解;
(2)擅自更改招標文件模板。已制定的招標文件模板中要求提供承諾書,而招標代理自己增加一個“真實性承諾書”,其中就包括了“項目經理無在建承諾書”,但是沒有涉及到模板中要求提供的“無行賄記錄承諾書”等。許多粗心的投標人就遺漏了這兩種承諾書,直接被評判為不響應招標文件;
(3)評分標準模糊不清。招標文件中設置的評分標準定義面較窄或模棱兩可,無法完全適用于投標文件的評審打分,給評標專家帶來一定評分困擾。例如:某招標文件業績評分方法規定投標人近5年以來承擔過類似工程,每2個得1分。而各位投標人業績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只有1個類似工程,是給0.5分還是0分呢?若給0分,是否會有排他性的嫌疑?
3.3 評標專家
部分引起評標專家討論爭議的情況是由于評委自身未正確使用自由裁量權而造成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部分評標專家專業水平不高。部分評標專家疏于業務的學習及知識的更新,不熟悉政府政策法規,導致對招標文件理解不到位甚至理解錯誤;部分評標專家雖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實際項目經驗;還有部分評標專家跨行業參與評標工作,理論及實踐均不能滿足評標要求;
(2)缺乏對招投標文件的有效審查。評標過程中,評標專家審閱招標文件的時間很短,要求短期內全面了解招標文件,并作出準確的評審,有相當大的難度。同時,存在部分評標專家不負責任,在面對較多的投標文件時便無耐心閱讀,不能仔細審查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3)部分評標專家過度使用自由裁量權。招標文件存在一些細微偏差情況時,部分評標專家拒不接受招標人或監管人員的建議和提醒,不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來評判,或者招標文件要求的客觀性評分標準,部分評標專家堅持進行主觀評審,過度使用自由裁量權。
4 開評標異常情況對策及建議
通過開評標異常情況的招投標交易主體分析,我們制定了避免異常情況產生的對策及建議,希望各方主體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吸取采納,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4.1 針對投標人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招投標的相關法律法規學習。近年來招投標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相關法律法規不斷修訂完善,具體招投標實踐也在不斷更新,投標人應及時關注并學習新的制度規范及實踐操作;
(2)充分理解招標文件內容。投標前應細致審閱招標文件,理解掌握其經濟和技術等基本要求,有問題要及時和招標人溝通,不能在投標文件中自說自話,甚至更改招標文件格式和內容。尤其對資格性和實質性的要求要逐條核實;
(3)加強工作責任心。從本次統計內容來看,很多廢標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人員資質證書過期、社保繳納月份不足等,投標人只需及時維護好信用庫信息即可。
4.2 多管齊下解決招標代理問題
招標代理的問題是業務能力較差,制定的招標文件前后內容不一致,文字表述有歧義等均是由于招標代理責任心不強導致。
(1)招標代理在編制招標文件時應保證文件的完整性、規范性以及合理性,嚴禁擅自更改模板內容;制定評分標準時,應通過調研和專家論證,能反映招標項目實際需求,體現投標人優勢和特點的都應確定為評分因素;要盡可能細化評分因素,便于評標專家評審,明確規定各評標因素的得分值;
(2)投標人研讀招標文件過程中發現存在歧義的內容或者可能存在錯誤的時候,應主動聯系招標代理,并指明其問題所在,由招標代理作出答疑解釋;
(3)對于大型或技術復雜項目招標代理可以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標前論證。論證的重點主要有招標文件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合理性。招標代理可以將這一過程前置到招標文件發布前,將招標文件存在爭議提前解決;
(4)監管部門應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考核。對由于招標問瑕疵影響開評標的情況,視其影響程度,對其作出相應的考核。另外,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招標文件的初期審核,把好第一道關。
4.3 加強對評標專家的管理
目前我們對評標專家管理普遍存在的情況是重數量而輕質量,重培訓而輕考核,從而導致評標專家隊伍質量良莠不齊。
(1)提質先育德,要加強評標專家的思想道德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法律、法規和思想道德教育,使評標專家能自覺遵紀守法;
(2)加強招投標相關業務知識培訓。評標專家應順應形式,及時了解招投標工作動態,熟練掌握招標評標各項規定,更新相關專業知識,全面提升評標業務技能;
(3)加強對評標專家違規違紀行為的考核和處罰力度,建立評標專家誠信庫,采用積分制,及時更新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全面建成量大質更優的專家庫。
結語:
本文淺顯的探討了開評標中產生異常情況的多種原因,分別從投標人、招標代理以及評標專家三個角度來分析開評標中發生的各種異常情況,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我們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學會使用創新方法和舊法新用來解決;要堅持主動學習和干在實處,通過不斷的探索,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讓中心的招投標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高速高效,為投標人提供更優質的招投標服務。
參考文獻
[1]鄔洪明. 關于評審委員會細化評審因素和評審標準的法律評析[J]. 招標采購管理. 2016,(08):3.
[2]王雪飛,韓俊平. 招投標文件編制常見問題分析及建議[J]. 山西建筑. 2011,37(15):234-235
27355017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