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雄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傳統建筑行業在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木質模板作為周轉材料。但近年來,我國提倡低碳節能發展,消耗率、報廢率高的木質模板顯然難以滿足要求。同時,隨著建筑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高層建筑中使用高大模板逐漸增多。在現代高層商業、工業建筑的建設中,為了滿足較大空間需求,通常涉及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建設。由于這類工程的施工流程復雜、質量要求高,施工中的技術管理問題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術進行研究,詳情如下。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術
引言
在建筑工程當中,高大模板支撐體系經常用于支撐大型現澆混凝土結構當中。結合行業內的相關要求,不僅對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施工場所有相應的規定,而且對混凝土構件、大截面混凝土梁等都有著較為明確的指標要求。由于這些結構特征顯著,具有結構體積大、自身重量高等特點。所以,在結構支撐時,必須要使用到高大模板作為基礎支撐,與以往支撐體系相比,穩固性與安全性更強,可以承載更高的混凝土負荷強度,推動施工順利開展。
1施工工藝及材料要求
高大模板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支撐架搭設→勁性梁工字鋼吊裝、焊接→梁鋼筋/對拉螺栓焊接→梁、板底主龍骨安裝→梁、板底次龍骨安裝→梁、板底模板安裝→梁側模安裝→剪刀撐安裝。當材料進場后,材料審核人員以及質量檢查人員需對進場的材料進行聯合驗收。材料不滿足施工要求的,經材料審核人員和技術負責人商定后進行退貨處理。對于高大模板的鋼管材料,每根鋼管的表面應無紋無裂,且兩端端口需平整,無打孔處理。材料審核人員及質量檢查人員應對鋼管材料按批次進行抽查檢驗,針對同等批次的鋼管,材料出廠證書應為同一牌號和同一規格,不同焊接形式的鋼管在運輸過程中的批次數量也有嚴格的限制,比如低壓流體焊接鋼管不能多于750根,直縫電焊鋼管不能多于400根。對于利舊的鋼管,批次數量也有嚴格的重要要求,每批次不能超過40t,40t~100t為第二批次,當達到100t以上時,每批次可以增加100t。當每批次鋼管含有新舊鋼管時,應按舊鋼管處理,新鋼管不檢測銹蝕深度。材料的應用選擇要結合現場施工環境,做好各類材料的分區堆放和安全防護,避免材料受到外界影響而出現銹蝕、變質的情況。另外,結合施工要求,做好各類材料的使用過程工藝監督,確保材料使用方式的合理性,避免因不規范的操作影響材料性能。針對施工完成的高大模板工程專項支撐結構,在做好防護的同時,開展全面質量檢查、形變監測工作,以便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做好事故防范處理。
2高大模板支撐體系
高大模板支撐體系作為一項高技術難度和高危險性的新技術,其質量控制方面受到了大量。首先是架體搭設流程。搭設流程如下:放線定位→放置可調底座→放置標準基座→安裝掃地橫桿→調直調平架體→安裝立桿、橫桿和斜拉桿→封頂安裝端橫桿和斜桿→安裝U型頂托、主次楞→檢查驗收。其次是底座、主架體安裝及桿件調節。根據放線位置安放可調底座,按照設計高度調整可調底座的螺母,安裝橫縱向基座和掃地桿,并調整掃地桿的水平度。復測水平度并滿足要求后,安裝基礎立桿、第一步水平橫桿和立面斜拉桿,并打緊楔形銷板,第一步水平橫桿的步距為1.5m,之后安裝3m標準立桿(帶連接棒立桿),即主架體,主架體橫桿步距為1.5m,斜拉桿按照首尾相接或格構柱的形式布置,以此類推搭設支撐架。主架體安裝完成后根據梁板的不同布置形式,分別在梁底相應標高位置,根據梁的做法放置雙槽鋼托梁或直接放置主龍骨,板底架體在達到高度要求后放置主龍骨,完成架體整體搭設,后澆帶部位架體隨其他部位架體一起搭設。支撐的架搭高度滿足梁底或板底的基本高度后,如果仍無法安裝可調托座,可用調節立桿進行調整,調節桿安裝完畢后預留出適當距離以便安裝U型頂托和主次楞,利用可調托座對設計標高進行最后的微量調整,最終達到設計標高的要求。國內外學者的關注。
3模板支架及拆除
施工人員在安裝模板支架立柱前,需要依據設計單位提供的立柱平面布置圖,在每層樓面間進行標記以找出立柱的安裝方位,安裝時第一根立柱和最后一根立柱間應拉通線。立柱架設施工時,最好能設置底托,底托超出的范圍不應超過20cm。模板支架的安裝最好能設置可調節的頂托,使得模板支架的高度可以根據施工要求進行調整,同理,頂托超出的范圍不應超過20cm。當對模板進行拆除時,拆除的順序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同時滿足后支模的先拆除,先支模的后拆除順序;先拆除非承重的部分,后拆除承重的部分;大跨徑支撐立柱的拆除順序為先拆中間跨,再向兩端對稱拆除。模板拆除前,澆筑的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方案沒有提供要求時,混凝土的強度應滿足規定。底模拆除還應同時滿足拆模時間要求。上層樓板正在澆灌混凝土時,其下層的模板立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層的模板立柱可拆除一部分,但大于跨度≥4mm的梁,應保留的立柱其間距不得大于3m。梁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對拉螺栓及梁側模,再下調模板支柱頂托,然后拆除梁及板底模板,最后拆除支撐系統。下調立柱頂托后,再拆除梁板底模板,用鋼釬輕輕撬動模板,或用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鋼釬或鐵錘猛擊亂撬,嚴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墜落于地面。支撐系統拆除需先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若立柱水平拉桿超過兩層,則先拆兩層以上的水平拉桿,最下一道水平桿與立柱同時拆除。
4BIM技術在高大模板中的應用效果
BIM技術的運用,可以增強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將施工方案轉變為三維立體展示方式,并能夠提前判定模型中的構造要求,通過對施工方案的調控,能夠更快地完成BIM模型搭建,從虛擬環境中審查方案的合理性,能夠優化以往高大模板施工中與設計標準產生差異化的問題,不僅有益于施工品質的提升,而且還能夠提高信息互通性與共享性,對施工方案進行全面調整與優化。除此之外,利用更加專業的軟件對模型的總體性能進行評定,創建對應的3D建模模型,讓結構更加可靠與合理,實現施工過程的三維仿真模擬,可以更加直觀的檢查施工狀態,判定施工方案中是否存在問題,而且還能夠幫助管理人員對高大模板施工進行總體掌控,利用重點模擬形式,判定施工方案的實效性,提升施工安全性,確保施工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和進步,高層和超高層的建筑越來越多,使用傳統的模板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市場對精品建筑的追求。在高層建筑中使用高大模板具有很多的優勢,不僅能夠解決傳統模板難以控制建筑整體質量的問題,還能保證混凝土墻和板的平整度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由于高大模板具有良好的可回收可周轉性質,符合我國發展的戰略,使用高大模板能夠讓綠色建筑得到更好的推廣,使整個行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潘益華,郭景,王暉,等.BIM技術在江蘇大劇院高大異形裝飾工程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9,48(06):6-10.
[2]張述龍,杜磊.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解析[J].商品與質量,2019(07):41.
[3]廖升權.永九快速線永和立交現澆箱梁高支模施工監測實例與分析[J].廣東建材,2011,27(07):34-36.
141350078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