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常朋
摘要:在目前階段,我國的道路橋梁工程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在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然而在開展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重視,比如過渡段路基路面的合理的設計方案及施工技術等,還需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提高,從而才能讓道路橋梁工程有效過渡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過渡段是工程整體質量控制重點之一,基于此對道路橋梁工程過渡段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重點解決沉降問題,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及方法進行改善,希望能在今后道路橋梁的施工中起到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引文:
在當今快速的經濟發展中,道路橋梁工程一直是我國主要的運輸通道。在眾多的道路橋梁工程運行使用期間,道路與橋梁之間的過渡部分通常都會出現多多少少的不均勻沉降造成過渡段出現錯臺、跳車等安全隱患現象。即使在過渡段部分的移位以及結構物之間沉降差異很小,也可能影響行車時的安全性、平順性。因此,在道路和橋梁過渡段的路基施工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非常重要,以此來規避或減少不均勻沉降等問題的出現。
一、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見問題
1、過渡段路面不平整
按照造成過渡段不平整的因素特點,可以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陀^因素是自然環境中的不可抗力影響。主觀因素,一是選擇試驗施工段時,若選取的施工地段不恰當,如在軟土層施工。以此總結的工藝參數作為過渡段使用將毫無參考價值,所以選取試驗段要嚴格遵行施工管理措施和方法,通過科學的措施做好選段工作,才能作為過渡段施工時參考對比應用。二是施工人員若沒有選用科學的施工材料,做好材料配比處理、過渡段施工處理不當就會直接導致施工標準降低,誘發大量的施工隱患直接影響工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三是施工現場管理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側面影響,若人員的安排、調度、管理制度落實不完善,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會直接增加工程施工難度。施工有且僅有加強工程管理,采用科學嚴格的工程施工手段,最終才能保證該工程質量。
2、施工質量相對較差
施工質量一直是影響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建設的主要原因。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上,很多施工中并沒有按照要求選擇適合當地環境氣候的填筑物,導致過段中路基路面根本達不到當地所需要的施工標準;在長期的車輛碾壓和自然環境影響下,很容易出現路基、路面沉降的問題。而在施工技術方面,很多施工中根本達不到施工區域所需要的施工技術標準,不符合過渡段的質量標準,同樣會出現過渡段路基路面下陷的問題。
3、過渡段結構設計不合理
道路橋梁過渡段的結構設計與不均勻沉降有著一定的必然聯系,因此我們在道路橋梁施工前,需要實地考察周邊環境與地質特點,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通常情況下,鋼筋混凝土搭板法是目前道路橋梁經常使用的施工方法之一,能夠滿足一般過渡段使用需求,但是一旦遇到不均勻沉降問題,就會影響道路橋梁的使用安全。
二、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
1、提高過渡段結構的設計能力
提高過渡段工程的設計能力和水平,是現代化道路橋梁工程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很多施工技術都能夠彌補施工材料的應用不足。因此,在道路橋梁過渡段工程的設計工作中,不僅可以參照現有的設計,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創新。
過渡段設計的質量水平,直接決定著實際施工成果。因此,在確保選擇了合理處理方式和填筑材料;同時要重點關注施工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和適配性,不僅要滿足工程項目各方面的施工要求;還要對施工現場環境、地質、地勢和投入運行都要進行充分考量。此外,設計方案還要結合施工路段的特點,考慮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的應用策略,以提高沉降區地基耐久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為施工作業明確目標和管理導向;控制地基的沉降量,提高整體施工的質量和道路橋梁的應對荷載變化的能力。
2、做好施工現場地基的處理工作
從根本上改善地基的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使地基有效承受外部荷載的作用,進一步規避因路基沉降導致道路橋梁結構變形、錯臺等問題,立足于施工現場的地質特性,采取合適的處理措施。在軟基上施工時,容易因控制不當出現地基側向移動的現象;在此影響下,基樁所受壓力增加,橋臺會產生較大幅度水平位移。上述情況均會對橋梁支座及伸縮縫造成影響,例如結構受損,影響橋臺與橋面的銜接穩定性。為杜絕非正常位移,在施工中,應注重對回填材料的選擇,例如可以選用輕質且力學性能較好的材料,構成剛度更大、穩定性更好的地基或合理設置基樁,利用此結構抵抗地基的側向移動。通常情況下,溝壑部位的土壤存在孔隙率大、含水量高的特點,缺乏足夠的承載能力,需要予以換填,具體換填深度應根據軟弱土層的性質以及分布情況而定。如果填土高度在4m內,開挖深度以0.6m為宜;如果填土高度超過4m,為保證施工質量,開挖量需要達到1m以上。對于回填施工的黏土,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晾曬處理,將其含水量控制在許可范圍內,在此前提下方可用于回填壓實。
3、控制好過渡段變形和排水問題
需要嚴格管控過渡段結構施工期間的變形問題,避免不均勻沉降對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制定專項可行的變形防控機制,測量交界處路基沉降值,借助先進軟件計算出沉降曲線。過程中,要求施工前后的沉降值不應大于10cm,確保所有數據達到標準后,再開展相應的后續工作。其次要重點關注道路橋梁工程排水問題,避免積水對過渡段部位及路面結構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在實際施工現場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統,避免積水沿路面下沉到路基結構,要求對修建好的路基路面結構進行防水保護,對于降雨量較大地區,應當適當提高路基高度,在低洼處建立功能完善的排水系統。
4、過渡段填筑技術的應用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施工時,一要根據作業要求來進行填筑,并且要對填筑材料進行檢驗,注重碾壓效果,防止其施工過程中出現回彈的現象,進而有效控制過渡路段變形問題。二要根據設計和相關規范,對每道碾壓工序進行規范的控制;同時要了解填筑的材料,將材料土體加固價值有效發揮出來。例如,在拌和水泥穩定土的時候,這對水泥、砂、石渣等材料一定要均勻的拌和,并且要根據≤6%的標準,對水泥的添加量進行控制,同時還要進行試驗檢測,明確其配比比例是否合格,并根據要求,控制材料的參數。三要進一步提高土體的輕度與剛度,要選擇膠凝材料的水泥穩定土,進而加強過渡段路基路面穩定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道路橋梁建設中,路基路面與橋梁之間過渡段的沉降是產生安全隱患的重要元兇。盡管路橋建設專家對過渡段沉降的原因進行了大量細致的分析,并根據其實際應用提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解決方案,但不均勻沉降的客觀現象仍然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比如在整個工程的前期,我們可以對施工區域進行規范、嚴格的指標檢查;在設計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在填筑材料選用過程中,選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優質填料,進行科學的材料檢驗,選擇專業的施工隊伍和施工人才,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專業指導;工程建設完成后,對其要定期進行檢查和養護。只有做到每個環節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相信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減少路基路面沉降的概率。
參考文獻:
[1] 杜樂兵 .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 [J]. 四 川建材,2019,45(01):121-122.
[2] 張利清 . 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 [J]. 山西建筑, 2019,45(01):111-112.
[3] 時飛翔 .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J]. 綠色環保 建材,2018(12):133+136.
[4]朱文俊.研究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9(08):116.
[5]陳曉麟,支喜蘭.路橋過渡段沉降控制指標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8,12(02):174-177.
296850078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