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息英
摘要:近年來,國內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逐漸完善,人口數量大幅增加,國家開始逐步推進城市化建設,建筑工程成為城市化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在新型建筑工程中,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常采用高層建筑來增加容納數量。由于高層建筑重心高,容易損壞,一旦損毀可能會造成周邊建筑破壞,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高層建筑的出現讓更多建筑工程師開始關注建筑本身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國家也加大了高層建筑的管理要求。本文將充分結合當前建筑工程現狀,深入介紹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兩種土地施工技術,為建筑工程設計人員提供技術參考,提高建筑工程總體質量,推動建筑行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地基基礎;樁基基礎;土建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當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達到一定滿足后,會更加注重生活環(huán)境和居住條件是否具有安全性等實質性問題,而新時代下地基建造質量直接影響建筑工程主體使用功能和安全性,進而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地基和樁基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自然地基的消耗,對不滿足條件的地基進行合理整改。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容易受到施工環(huán)境影響,導致地基缺乏穩(wěn)定性,利用樁基對土層進行改造,再通過人力資源完善樁體,能夠起到扎實地基的效果。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施工工藝,從選材到施工,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要求規(guī)范工程建設,從全局角度注重施工安全。
一、地基基礎和樁基基礎概述
(一)地基基礎內涵
地基基礎是一種基層建筑結構,其建設目的是為了分擔建筑物對地表產生的壓力,用來支撐建筑的手段,能夠有效保證建筑物安全可靠穩(wěn)定。常由泥土、巖石塊組成,由于兩種物質硬度有所不同,導致對建筑的承載力存在差異,具體選擇情況,需要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在工程建設前期,設計人員應該做好實地考察工作,確保地基能夠正常使用,之后根據建筑實施方案進行施工。目前,工地中常使用的地基形式分兩種,一種為柱體延伸于地下的部分,另一種以墻體形式存在,這種墻體需要依賴地基保證建筑質量。
(二)樁基基礎土建內涵
在施工建筑現場存在兩種形式的地基,一種是自然形成的地基,另一種是由于自然地基不符合建筑情況,人為優(yōu)化的一種地基。自然地基容易受到環(huán)境、氣候、土地硬度等自然條件約束,導致地基不符合國家建筑標準,若要加強承受能力,可以通過安置樁體進行優(yōu)化。綜上所述,樁基礎是在自然地基基礎上安裝等比例固定體,確保能夠分擔建筑物底部壓力,保障建筑物施工質量,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現象,降低安全隱患。
二、地基基礎施工建設技術要點分析
(一)地基碾壓夯實技術
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施工條件,尤其是高層建筑施工時,需要嚴格保證地基具有支撐作用,地基牢固能夠提高承載力,當前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常以碾壓夯實技術來增大地基范圍內的土地密度和硬度,通常借用大型機械設備實現,如推土機、碾壓機等對地面進行施工作業(yè)。另外,為保證地基密度需要在調節(jié)過程中不斷震動,確保施工場地符合國家標準。在地基工程建設過程中,主要工作需要先將地基整體進行碾壓夯實,施工人員及時監(jiān)測,并利用電動機對存在問題的部分再次夯實,期間要注意土層調節(jié)工作,使施工正常進行。
(二)土層處理和加固技術
由于我國地理條件特殊,天氣變化多樣,部分地基圖層會出現濕度高、密度小等問題,導致整體施工條件不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企業(yè)應該及時對這些不符合標準的土層進行處理,并對強度升級,目前在施工現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土層進行替換,直接選用堅實土體,提升地基標準,這種方式并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土體問題,由于土地資源短缺,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浪費現象,方法選擇過程中需要嚴格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進行選擇。如果地基質量由土地濕度問題造成的,可以直接選用土壤加固技術進行排水處理,讓土地質量更加緊實。對于容易產生積水,水分超標的地基,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入排水設施,另外,可以通過振動形式實現土層壓縮,將水分排出。
(三)化學試劑加固技術
由于土地資源稀缺,只能從根本上進行地基改造,為了達到建筑要求,必要時需要進行人工干預,增加地基硬度,提升建筑物承載力。近年來,科技發(fā)展,一些催化材料不斷產生,因此,可以在固定地基時選用添加劑加固技術。如果地基土層過于堅硬,需要在地基上打孔,讓巖石底部漿液流出,之后選用凝劑對土層進行填充,穩(wěn)定地基基礎。如果地基過于松軟,需要利用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與土層融合,并進行碾壓夯實工作,讓土層不斷下沉,促進地基符合使用標準,如果土地表面存在孔隙,可以利用堿液、水泥漿等材料進行夯實,實現加固。
三、樁基基礎施工建設技術要點分析
(一)靜力技術
樁柱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增強地基穩(wěn)定性,為了保證地基符合施工標準,需要借助外力進行碾壓,除去地基內部孔隙,增強地基承載力。在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方式為靜力法,該方法利用壓降柱產生的外力,讓地基表面下沉,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地基內部孔隙,確保施工質量。但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要求施工者不斷對地基表面進行碾壓,一般建筑工地地表面積較大,需要消耗大量時間,當選用靜力技術時,需要結合施工環(huán)境具體條件選擇,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
(二)沉管技術
在地基改造過程中,首先需要設計安置樁體,樁體的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地基質量,沉管法主要是為了保證樁體牢固扎根在土地里,保障施工效果。首先需要將管樁插入到土壤里,并用力擊打,提高樁柱穩(wěn)定性,作為支架部分需要仔細篩查不牢固的樁柱,并及時調整,確認無誤后,方可灌注。目前,該種方法已經成為建筑樁基礎上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另外,需要注意,在擊打過程中需要注重周邊居民生活,避免造成影響。
(三)CFG地基技術
樁技術主要目的是促進地基設計滿足建筑標準,由于受不同地理條件影響,地基呈現出來的狀態(tài)也存在差異。隨著技術的革新,目前已經研制出測量地基缺陷的儀器和技術,避免人力搜找過程,節(jié)約大量時間。靜力法和沉管法主要作用在于能夠改善地基形態(tài),但如果地基土層存在問題,則需要選用CFG復合地基技術進行調整,該工序僅能起到補救作用,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它主要是利用施工材料對地基進行形態(tài)調整,這種技術需要花費大量的材料成本,所以在選擇過程中需要嚴格考量,避免出現經濟問題。
四、地基基礎與樁基基礎施工技術之間聯系
(一)預制樁技術
所謂的預制樁技術就是在施工現場對樁體進行加工,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預先制作不同材質樁體。預制樁的連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或硫水泥錨固,使用沉樁設備進行操作,目前建筑現場應用形狀為圓形和方形兩種,切面面積在25~55cm之間,樁長設在6~25cm之間。
(二)鉆孔灌柱樁技術
建筑工程當中灌樁技術只要以樁機機械為主,鋼筋籠為輔進行操作,在施工建筑現場的灌注樁技術常用在碎石、沙地等位置。鉆孔時,需要添加護壁。為防止周邊土壤出現坍塌情況,需要利用泥漿循環(huán)將碎渣清理。這種施工技術較為復雜,參數條件要求高,且要時刻注意水、泥漿等雜質的清理,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影響。
(三)施工放線技術
在地基和樁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放線技術,為了保障工程完成質量和穩(wěn)定性,需要提前利用軸線確認擺放位置,確保工程精準完成,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需要利用放線技術確定樁設置的位置,并利用方格網對其進行管理,之后需要利用防線技術對樁位置進行調整監(jiān)測,確保為地基提供高質量幫輔。
結束語:
通過上述材料分析,能夠充分了解地基基礎和樁基基礎在施工場地的作用,了解相關技術要點,從業(yè)人員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從業(yè)經驗,確保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施工技術。將地基基礎和樁基礎技術有機結合能夠提高房屋建筑質量,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確保高層建筑能夠具有更加穩(wěn)固的根基,這兩項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建筑品質,在未來能夠更好的服務建筑行業(yè)。
參考文獻:
[1]萬偉偉.地基基礎與樁基基礎土建施工的技術探討[J].居舍,2020(06):58.
[2]孫明月.地基基礎與樁基基礎土建施工的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01):7-8.
[3]吳志鑫.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關鍵點分析[J].住宅產業(yè),2021(07):58-60+67.
[4]李肖肖.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關鍵要點[J].房地產世界,2021(11):78-80.
[5]林煜焜.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關鍵要點[J].磚瓦,2020(09):147+149.
178950078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