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要:水質問題整治工作是中國水利環境保護工作的組成部分,直接關乎到水利工程建設,對今后的工程使用將有很大影響。本文針對水土侵蝕綜合防治展開了分析,簡單介紹了水土侵蝕綜合防治對水利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水土侵蝕綜合防治的有效方式,并以水電站工程建設為例,剖析了水土侵蝕綜合防治在水利保護中運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1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對水利工程的重要意義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即運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辦法緩解水利工程施工區域水土流失問題,并確保工程區域內生態環境保持效益良好,同時維護工程區域內的水源環境保護、動植物生存環境。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區域內水環境、植物環境保護體系是工程的主要防護體系,可改善工程的環境保護性能,有效保障水自然資源和土壤資源,使工程的建設環境更加穩定。
2水利工程施工中形成的水土流失問題
水土工程施工中形成水土流失問題也是相當普遍的問題,不但危害范圍內的水環境建設,更會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水利工程施工質量與使用的安全。
因工程建設資源開采而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在興建的工程項目建設中,一方面,因興建工程范圍內的水力資源、河道資源利用,以及河道阻斷、泥沙開挖等工作,很容易導致區域內的生態流失,從而影響區域內的生態資源工程建設,造成區域內出現嚴重水土流失問題。
另外,在土壤資源利用工程中應積極利用區域內的植被,但同時需要大量的土地材料。在現實的資料收集過程中,由于水土資源開采會嚴重損傷區域內的水土資源,同時由于施工難度也相應會比較大,使得實際的水土資源無法修復,從而導致了區域內水土流失問題現象。在水利工程建設步驟中,必須建設或使用的建設項目施工地點、建設項目施工臨時性地點、施工機具堆放地點、水泥料石殘留地點等。
3水利工程保護中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
水利工程建設保護是在水利具體施工流程中,利用一定的工程手段,以整體綜合性處理當地實際,在當地整體綜合性整治工作流程中,主要分為防范與處理二個方法。
在土壤流失防治過程中,科學合理設計工程,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區域內自然環境的損害,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在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實施的過程中,應當科學合理規定工程的施工區域,有效維護工程的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品質。
水土流失整治施工技術重點是對工程范圍內的水土流失問題,實施有效解決措施。①由于植被損害是形成水土流失問題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在實際的水土流失問題處理中,可以選擇通過應用增加植物的方式,進行水土流失整治工作。在工程土流失范圍內建立了植被栽培范圍,選取合適的植物品種加以培育,并進行水土侵蝕整治工作。②水土流失總額和綜合治理技術的運用流程中,涉及水土流失項目施工治理技術、水工邊坡保護項目施工建筑設計、工程截溝渠項目施工建筑設計等關鍵的工藝技術內涵,并利用水土流失工程綜合防控工程技術應用,以確保工程施工更有效進行,并提高了工程本身的保護性能。③在工程土地喪失綜合治理技術運用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的綜合防治場所,合理運用不同的綜合防控科學技術。在水利施工中,臨時場所、土地資源利用場所等都會存在著水土流失問題,在實際的綜合治理過程中,就應當針對場所特點合理運用綜合防控科學技術,提高水土流失防控的有效性,以提高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效益。
4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具體應用
4.1應用案例分析介紹
本工程項目為蓄水建筑,設計規模為四級蓄水,建筑中一般包含由蓄水建筑、蓄水建筑樞紐等構成。工程建設樞紐主體由堤壩、泄洪溝等構成,堤壩總長為134m,堤壩的最高點高程設計為44.50m,壩頂長度設計為5m。為提高工程施工產品質量,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某施工單位進行了大量相關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并對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加以了總結。
4.2工程水土流失預測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水土流失問題也是相當普遍的問題,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就應該進行對工程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工作,對工程土地流失情況做出科學預報,并進行合理的預防工作。
工程施工單位針對臨時性工程建設地點做出土壤流失預報,在實地預報分析的過程中,出現臨時性工地處低于30°陡坡,從而提高了土壤流失的形成機率。由于在工程建設后期臨時性場地的建設逐漸縮減,水土流失問題將會更加嚴峻。
工程單位根據對取材料廠進行的水土流失預測,取材料廠區域林地損毀情況較為嚴重,且地表出現采土坑。采取水土流失預警、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標準等治理措施,對土壤流失問題做出了有效解決。
4.3工程水土流失綜合處理要點
針對樞紐施工地段進行水土流失綜合預防措施,分為植物預防措施、臨時預防措施兩類。在工程植物防控措施運用的過程中,還需要在工程附近栽植清香木、喜樹、綠笆等防護林樹,并利用防護林樹合理建設,以解決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水土流失問題,并改善工程水利防護。
在具體植被種植過程中,主要按照1000棵/平方米規格種植喜樹和杉木種植,在種植過程中選擇高度在1.5 m以上的林木進行種植,可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在區域內設計過程中,在大壩下游設計漿砌石排水溝組織,其施工規格控制在60cmx50cm。以提高大壩下游的整體施工防止措施,對大壩下游工程水土流失管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為了提升臨時堆放物土方治理,在實際的施工中應用60、40、 20 cm土袋建設土檔,通過土檔可以實現對水土流失工作的有效處理。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灌溉區實施了合理管控,并通過灌溉區的水土流失防控,確保了整個工程施工區域的防治效果提升。
本工程施工的資金主要用來實施區域內的農作物灌溉,為確保灌水技術應用合理,在實際的灌水區域建設中需進行必要的水土流失預防處理。
在本工程的灌溉區水土流失管理中,工作重點包括了農田翻耕、植被修復兩個方面工作。①在土地翻耕過程中,必須選擇先通過人工或機械裝置完成的土地深度翻耕,保護一定范圍內土層疏松,才能完成最后期的水土流失預防處理。
②在土地翻耕處理完畢后,選用植物加以修復,植被是土地流失治理的有效辦法。在工程施工中,可選用草籽狗牙根用作水土侵蝕治理的植物,增強水土侵蝕防治效果。
本工程施工中如果棄渣場出現水士流失現象,必須立即對棄渣場實施水土工程建設治理,以有效地處理棄渣場土壤流失現象,并提高工程建設的總體安全。
①在工程中水土流失問題預防處理中,選擇用擋渣墻對施工進行有效管理,利用擋渣墻合理施工,確保施工效果處理,并合理管控水土侵蝕問題。
②棄渣場在水質流失治理過程中,針對性設有長329m的截洪溝裝置,截洪溝溝底長度設計為0.4m,寬度在0.5m以上。通過截洪溝設計提高項目建設整體防護性能,并處理工程建設中的土壤流失問題,對工程項目建設有很大的效果。
5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水利環境中水土流失工程技術應用開展了分析研討,以水利工程建設為例簡要,介紹了水利建設中渣料場、灌溉區、水庫區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對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具有很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羅尚海.有關流城水土保持中水土之間的關系分析實踐探究[J].工程 建設與設計,2019 (3): 164-165, 168.
[2]何麗霞.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研究[J].工程建設 與設計,2020 (6): 126-127.
[3] 張曉鋒.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在水利工程保護中的相關思考[J].地下水,2020,42 (6): 245-246, 272.
[4] 趙野.值分析組合方法在水土治理效益綜合評估中的應用[D].黑龍江水利科技,2021, 49 (1): 156-159.
351950058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