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益杰
摘要:隨著我國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進一步明確,現代化園林設計更加注重融入低碳理念。為推動低碳園林的科學發展,實現園林景觀的綠色轉型,深度剖析低碳園林的概念及內涵,基于低碳園林理念,針對植物配置、立體綠化、綠地選址以及移植運輸、節能環保材料和后期養護等具體應用措施,進行科學合理的景觀設計與規劃,從而為現代化園林景觀的設計提供一些科學指導。
關鍵詞:碳達峰;碳中和;低碳園林;固碳釋氧;降低碳排放
1.低碳理念下園林綠化建設原則
1.1 量化原則
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將低碳概念應用于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在設計園林景觀時,設計人員需要充分考慮每個元素的碳足跡,然后用特定數據量化低碳概念,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計劃,以實現減排目標[1]。
1.2 可持續發展
伴隨著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獨立創新原材料被用于園林園藝。 在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時,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控制空氣污染,減少能源消耗以及實現各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2]。
1.3 運輸過程減少碳足跡
為減少園林景觀的碳足跡,有必要根據景觀的特定地理位置選擇相應的低碳材料,并在綠化過程中減少碳足跡。 材料運輸過程要以低碳環保材料為主,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浪費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現存問題分析
2.1植物品種選擇誤區
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為了整體景觀的“新、奇、特”的特點,盲目引進外來植物品種,尤其是稀缺的高價值品種,以提高景觀的高級感。然而,由于外來植物不適應本地氣候環境,容易死亡枯萎。這不僅違背自然規律,更浪費了不必要的固碳成本。與之相反,本地樹種天然適應本地氣候環境,成活率高,可以大大降低種植成本及養護管理成本。另外,外來植物的移植過程導致采集挖掘、吊裝上車、長途運輸、種植等各個過程過量的碳排放,造成大量能源消耗。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園林景觀項目經常選用大型外來樹種,導致運輸過程中的卡車裝載數量有限,而中小規格樹種卻可以達到一車幾百棵的規模,大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有效地降低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量。只要養護得當,園林植物正常自然生長,完全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
2.2 植物品種搭配誤區
植物以群落形式組成了種類多樣性自然生長,可以共同抵抗病蟲害,從而組成小型生態系統,改善自然環境。然而,很多園林景觀項目所設計的植物品種過于單一,僅有數量匱乏的喬木、灌木樹種,甚至有的只有草坪,無法形成自然植物群落,面臨大范圍死亡的風險。另外,不尊重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合理配置植物品種、罔顧人們親近大自然的行為習慣的園林景觀更是經常出現。
2.3 園林景觀效益誤區
部分園林景觀項目存在過分追求短期速成效益的問題,總想建設完成就具有美觀的視覺效果,違背了園林植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例如,部分綠化帶采取密植的植物配置方法,導致園林植物不能很好地吸收陽光、水分,造成大量枯萎,同時給養護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造成資源的過多浪費,無端增加了大量的碳排放,嚴重忽略了園林植物的生態功能。另外,短期園林景觀項目缺乏長期的整體規劃,三五年就更改規劃,園林植物頻繁更換更是屢見不鮮,導致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難以充分發揮。
3.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低碳理念的滲透應用措施
3.1增強固碳釋氧能力
3.1.1 合理的植物配置
選擇植物是植物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內容。選擇植物時,以鄉土植物為主,既要考慮植物種植后是否會破壞原有生態環境,又要分析植物固碳周期的合理性。盡量就近選擇合適的本地植物,避免長距離運輸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南方地區為例,在廣州等地,當地特色樹種有 400 余種,可從中選擇種植固碳效應突出的植物,如羅漢松、臘腸樹、七葉樹、黃金榕、小葉紫薇等,栽種這些本地植物,可保證成活率。根據城市園林所在地選擇適合的植物,便于園林植物景觀體現固碳優勢[3]。此外,還要加強環保,很多城市在園林內或道路旁栽種柳樹,柳絮漫天會導致民眾過敏,甚至破壞生態環境,可以雄樹替代雌株。由于南北方地區氣候、土壤條件差異明顯,還需根據當地地域特征優選植物。
3.1.2 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即充分利用現有建筑物的多維空間,通過種植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園林植物,拓展并延伸城市的綠化空間,增加綠化面積,從而擴大城市的綠量規模。通過充分發揮城市空間,提升了園林植物的覆蓋率,擴大了人均綠量,改善城市環境。
3.1.3 場地條件
低碳園林需要合理規劃場地,通過增加園林植物面積,減少鋪裝路面和建筑面積。科學合理規劃景觀區域,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布局和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 實現科學合理的綠地結構和功能區分。同時,園林景觀設計場地需要具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發達的水系,足以為生物群落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
3.1.4低碳設計
為了進一步確保城市園林植物景觀具備低碳特征,還可從植物特性著手,對比多組植物固碳能力相關指標,選出最適合的植物,憑借植物固碳功能實現低碳設計。如在某項目施工中,植物景觀設計人員編制了詳細的園林植物碳吸收排名清單,從中可根據土壤特征、鄉土植物特色制定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其中,絨毛柏青在0.284m2 面積內,二氧化碳吸收量可達 4819mg,銀杏在0.221m2 凈化面積內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為 1759mg,還包含白皮松、油松、垂柳等多種植物的碳吸收量分析數據。可將此清單作為設計資料,提出新的低碳設計規劃,使設計后的植物景觀碳吸收能力更突出。如某低碳公園,面積 1.2 萬 m2,設有綠色屋頂,并采用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為園林提供照明服務,園林中布設的植物景觀與低碳設計理念相契合。
3.2 降低碳排放
3.2.1 合理的植物移植和運輸
盡量選用本地植物,本地植物天然適應本地氣候環境,成活率高,可以大大降低種植成本及養護管理成本。外來植物適應環境能力差,容易枯萎死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古木樹種,采集挖掘、吊裝上車、長途運輸、種植等過程極易造成過量碳排放,消耗大量能源[16]。植物移植運輸過程中,盡量選用成長期的小樹苗,從而提高卡車的運輸效率,有效降低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量。
3.2.2 選用節能環保的低碳材料
建設低碳園林的材料以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材料為主,盡可能重復利用能源資源,使一些廢棄物也能夠發揮其剩余價值。通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減少資源浪費,優化城市生態環境,從而間接降低碳排放。
3.2.3 依托自然條件的后期養護。
園林設計是改善現代生活條件和減少現代環境污染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 現代園林景觀是現代自然環境的美麗名片。 保護園林綠色植物是確保充分利用園林使用價值的關鍵。 在園林景觀設計及其后續開發、設計和維護階段,有必要做好植物保護工作。 將茂密的植物群落和有效的綠色植物進行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園林景觀周圍的環境保護質量。 現代社會越來越關注綠色 GDP 的提高,綠色植物維護也可以提高現代景觀裝飾設計的使用價值。 在現代管理執法全過程中應引入技術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改善現代園林的資源和資本投入,并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合理維護園林景觀的植物群落。
4.結束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園林景觀設計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更新。 園林景觀設計師應跟上時代發展節奏,按照園林設計方案標準,以人為本,高度重視綠色生態和進程,科學研究總體方案,有效設計方案,從而構建出舒適和諧的當代園林。
5.參考文獻
[1] 馬云.低碳理念對現代景觀設計影響的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2.
[2] 張念達.低碳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6(8):83.
[3] 趙凌波.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9(20):162-163.
304450058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