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多,高層建筑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據此,本文分析綠色建筑理念的相關概念及意義,指明綠色建筑理念的設計原則,在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理念,并提出相應的應用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夠加深綠色建筑理念在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成效,進一步提高高層民用住宅設計的資源利用和資源節約效果,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關鍵詞:綠色建筑;理念;高層;民用住宅
引言
迅速發展的經濟加快了我國現代化城市的建設。隨著人口素質的不斷提升,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師更側重于減輕建筑對能源的負荷,節約資源,創造出符合現代化需求的綠色建筑。將綠色設計原則貫穿到每一個建筑設計中,從而逐漸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1.綠色建筑的設計特點及設計準則
綠色建筑是滿足住宅本身與周邊環境以及人類和諧相處的建筑體系。其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觀念,為人類打造舒適自然的生活環境,滿足住宅本身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現代需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平衡。
1.1設計特點
(1)節約能源綠色建筑設計的首要標準就是節約能源。在設計的過程中,率先考慮能源的性能問題,將能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提升能源的利用率。(2)綠色環保要盡可能地減少建筑建造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干擾。(3)地途性與宜居性住宅設計要滿足人類的生活需求與生活習慣。綠色建筑設計在考慮地理條件的同時,還要將當地的文化習俗結合起來,使其融入當地文化中,打造本土化的綠色宜居[1]。
1.2設計準則
(1)環境保護準則綠色住宅設計要與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結合起來,以確保建筑設計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在針對住宅內部小環境進行規劃時,要盡可能地保證其與大環境的整體呼應。這樣才能拉近住宅與環境之間的距離,讓住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保證這一原則的基礎上,不斷協調建筑與自然的共存狀態,實現保護環境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實施設計方案之前,一定要加強對當地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調研,將其作為設計基礎。同時,還要注意古樹以及歷史遺跡的保護,將其與現代園林結合起來。(2)采光通風準則采光通風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部分,是人類享受舒適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進行采光通風設計時,要最大限度地將自然風與自然光運用到方案設計的各個環節,發揮其作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能源的整體消耗,處理好自然采光與人為照明的關系,使之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針對向陽的窗戶,設計師可以利用百葉窗對其進行調節,使建筑物可以獲取與用戶需求相符合的陽光程度。同時,還要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可以利用外墻進風設備等不同方式將污濁空氣排放到室外,保證內部環境的通透。
2.綠色建筑理念在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
2.1選址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推進,如今城鎮中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導致待建設建筑周邊區域必然會存在其它建筑物,而不同的建筑物將會對待建設的建筑造成不同的影響,若是在設計階段不對相關內容進行充分考慮,那么將會對綠色建筑理念在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的應用成效造成嚴重影響。對此,在進行實際設計前,應對以下幾方面內容進行充分考慮。一是對建筑區域的采光效果進行充分測定,主要測定內容為光照時長、光照方向、周邊建筑擋光情況等。二是對建筑風環境進行測定。即便是在同一城市中,不同區域和不同高度的風環境條件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進行建筑選址過程中,需要結合待建設建筑的樓層數量及高度,對周邊風環境進行充分考慮[2]。三是在綠色建筑理念中,高層建筑的周邊的一切資源均需要進行相應的考慮分析,確定時候可以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進行體現和影響。尤其是對地下水資源、地熱資源等可以降低建筑對資源網依賴的相關資源更是要進行著重調查和考慮。四是為能夠降低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還需對周邊的交通環境進行研究分析,確保建筑需求材料可以最快速地運抵到建設現場。
2.2節能技術
有關學者統計,人類最佳居住高度應小于20m。但由于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緊張的土地資源,為確保建筑密度,只能做出低層建筑向高層建筑的轉變。與此同時,也產生了空氣質量差等不利于人類生活的因素出現。所以,為提高人類生活的舒適度,通常會采用環境綠化等一些節能措施對居住環境進行改善。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高層民用住宅設計需要重點體現出節能技術的實際應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節能技術的應用成效將會直接決定綠色建筑設計成功與否。不過節能技術雖然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重點內容,但在進行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高層民用住宅建筑的實際情況,對現有的綠色節能技術進行靈活選擇和利用,保障綠色建筑設計可以滿足整體性和節能性原則的同時,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居住體驗。例如在高層民用住宅中應用智能樓宇管控系統,并以此來實現對建筑照明系統、通風系統、電梯系統、監控系統等諸多系統進行實時、有效控制,促使高層民用住宅建筑的實際運行能耗得到有效控制管理。再比如,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以及雨水收集潔凈技術,回收后的水資源可以用于綠植灌溉、衛生用水等方面,降低高層民用住宅的水資源浪費情況。
2.3資源利用
現如今,最常用的建筑資源利用方式就是通過光能、風能發電技術將光能、風能轉化為電能,并以此來供應建筑的日常用電需求,降低建筑對電力系統的依賴性。除了上述常用的資源利用方式以外,還可以在設計結合建筑周邊風環境情況,通過通風系統來降低建筑對于空調使用需求,此種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建筑的實際能耗,而且還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適體驗。在太陽能資源利用方面,可以利用太陽能加熱循環水,然后以此來構建建筑供暖循環設計,保障建筑的整體供暖效果。此外,還有地熱資源利用、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生物肥料回收技術、綠化遮陽技術等,該些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進行靈活選擇,確保建筑的最佳節能和舒適性效果[3]。
2.4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作為一種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對外界能源需求的建筑形式,其主要包括高效保溫技術、被動式外窗安裝技術、建筑外遮陽技術、地源熱泵技術、冷梁獨立新風技術、環保磨石漆地面技術等,該些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的應用將可以提高建筑隔熱保溫效果,降低建筑對外界能源需求,提高建筑整體舒適性以及使用壽命,可以最大限度滿足綠色建筑設計的相關需求。因此,在基于綠色建筑理念的高層民用住宅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建筑周邊環境的實際情況,首選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此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舒適性,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要求。
3.結束語
在未來,人們會越來越重視周邊的生態環境,不僅僅體現在植被數量上,還體現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上。要想實現綠色住宅建筑的科學發展,就要尊重自然發展的規律,從當地環境特點出發,科學地規劃人類生活以及綠色生態。總之,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更加重視綠色建筑設計在住宅建筑的應用。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在未來的發展中,綠色建筑設計更是人人追求的建筑形式。因此,設計人員在日后的每個建筑方案中都要以區域特點為基礎,融入綠色環保意識,合理選擇建筑方式,逐漸提高住宅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子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住宅小區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1(3):115-116.
[2]曹磊.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20,6(20):41-42.
[3]暴帥斌,陳剛,周釔彤,許寧.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 工程技術研究,2020,5(18):198-199.
3461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