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飛
摘要:在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眾對建設項目質量的關注也大大增加了。由于當前的建筑公司和建筑部門不重視建筑技術基坑支護的管理,因此導致其管理水平較低,這極大地限制了建筑項目的后續發展。在這方面,本文介紹了建筑基坑支護技術管理的方法,并分析了建筑技術的適當管理措施,以期為建筑企業和建筑單位的后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基坑支護;施工測量;監測
引言
基坑支護開挖的設計方法和支護技術以施工為基礎。在實際應用工程過程中,大量的基坑工程實例表明,僅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評估得出的結果往往與實際監測有很大差異。為保證基坑安全,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基坑支護工程在施工期都設置了監測要素,采用日常定點監測,確定監測要素的實測值,并對實測值進行比對和預警值來確定基坑支護開挖的安全狀況,若達到警戒值,將通知有關單位,確保基坑支護施工安全可以得到充分保證。
1.基坑測量監測中的常見問題
1.1監測工作規劃整體性太差
現場監測對確保開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指導了原設計方案的驗證,對施工參數進行局部調整,有助于提高設計水平。但現階段,開挖監測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監測規劃缺乏系統性,缺乏集中分工,通信通道中經常出現失控連接等問題。同時,基坑的建造過程非常復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實際環境條件和施工特點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建筑單元經常使用更多的能源。在施工中改變基坑設計,很少注意改變監測計劃。因此,在對深坑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出現了監測方案與施工方案不符的情況,導致監測的作用微乎其微。
1.2軟件監測系統的架設成本過高
挖掘過程非常復雜和耗時。此階段的監測基于各種因素,包括人為測量的水平和垂直位移以及內部結構力。由于深基坑施工涉及的變化多、技術要素多,需要監測的項目多,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雖然現在有些項目使用軟件測量,但大多數是耗時的,整個監控軟件的架設成本過高。出于這個原因,大多數建筑單元在節省成本時會選擇在軟件監控系統方面削減成本。
1.3監測工作前期準備不足
基坑監測單位經常忽略前期的現場調查和數據收集活動。在不完整的實地調查和數據收集的情況下,由此產生的監測計劃往往沒有針對性。例如,基坑支護結構設計工況的計算數據收集不完整,支護結構內力觀測點難以準確確定。如果不明確基坑周圍結構的基本結構形式,就不能準確地進行相關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監測,甚至不能準確地進行觀察裂縫的工作;開挖周圍管道的使用壽命、管道材料和接口形狀尚不清楚,無法進行調查。確定預警的準確數值影響監測數據的分析和評估,尤其是在出現爭議時,難以明確責任。因此,監測單位要積極與各方責任方協調配合,收集各類有效信息,開展實地調研和數據收集工作。同時由于施工現場的巡檢工作安排不到位,導致了基坑支護檢測工作經常出現漏洞,相關工作者需要著重關注。
1.4地下管線及設施的監測精度不夠
由于開挖周圍的地下管線和構筑物通常位于周圍的人行道或混凝土道路下方,因此通過大型土方工程建立觀測點要困難得多。由于測點處存在介質和管道本身,觀測精度較低,尤其是對上部硬化的水泥涂層,其監測效果極弱。常有管道下垂,甚至連接薄弱,測點無明顯異常。這給高壓輸氣管道、高壓輸水管道等地下關鍵管道的安全監測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同時,出現了水管漏水也會威脅到基坑的穩定性。
2.優化基坑支護施工監測的措施
2.1有效的施工組織方案設計
在建設的初期,我們必須注意通過制定有效的組織建設計劃,提高項目建設的質量,提高基坑支護的科學性。在施工的初期,有必要了解相關的工程技術,并靈活地了解施工現場和情況的各個方面,以防止在施工過程中提前出現問題。另外,在基坑支護的施工過程中,有必要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以使建筑材料不影響基坑支護效果。在進行支撐結構設計時,必須根據技術管理保證過程的科學依據,規范支撐結構,并減少基坑的空間影響。它還需要在基礎級別上進一步加強,并注意各種設計的安全性,增加特殊計劃的驗證以及不斷調整每個環節的內容,以確保技術應用和質量控制的有效性。
2.2加強工程施工條件的勘察
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特殊檢查,只有通過進行適當的檢查工作才能保證基坑支護效果。在對站點的地質和水文環境有靈活的了解之后,確定了施工圖和施工計劃,以確保施工程序科學、完整。同時,準備進行預構建階段以確保基坑支護進程正確。如果現場勘測中出現問題,我們必須事先制定適當的決定,采用正確合理的基坑支護技術,保持自然和地質環境的穩定性,并通過不斷加強施工質量控制來促進基坑支護技術的靈活應用。在基坑施工前,建設單位必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監理單位,在土體深度3倍以內的結構、設備、構筑物、場地等處消除裂縫。基坑開挖前后,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建設、勘察、監理等部門對可能受影響的相鄰對象或可能存在爭議的問題進行觀測記錄,采集影像資料,并通知有關單位或業主。基坑的施工會損壞相鄰排水結構,建設單位必須鼓勵建設單位采取特殊保護措施。因施工對鄰近場地造成損害的,建設單位應積極召集有關責任單位與受影響方協商,并負責賠償。
2.3對地下管線及設施檢測與監測工作進行完善
在施工期間,必須控制外部環境,因為整個施工過程將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這將導致結構基坑支護的質量下降。因此,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必須加強溝通,通過技術交流確定當前和實際條件,分析和處理有關水文環境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并制定更完整的施工計劃以確保基坑支護工藝的技術穩定性。還可以方便后續的質量控制。通過提高整個基礎的質量,可以提高檢查和監視各種任務的科學性,并且可以增加施工的復雜性。測量點根據管道的使用壽命、連接結構的類型、材料和尺寸布置,加熱等管道應布置有直接觀察點。監測點應直接安裝在管道上。它們也可以遠離閥門開關、通風口、檢修孔和其他管道輔助設備作為監控點。如果直接監測點無條件掩埋,則可以使用套管法法建立間接監測點。
2.4提高對基坑支護施工質量的重視度
實際的基坑支護施工申請過程將使用專業技術。通過使用專業技術有效地解決問題,可以確保順利的建設項目。如果建筑公司無法提高其專業水平,則將影響建筑技術基坑支護。相關的深層挖掘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工作技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并加強實踐研究,以使整個基坑支護技術更加高效。由于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靈活而有針對性的使用可以確保深坑的施工質量。
結語
由于我國建筑項目的數量和范圍不斷增加,因此對基坑支護建筑質量標準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在實際的建設項目中,建設單位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基坑支護技術,并加強施工階段的技術管理,以確保基坑支護技術發揮最佳效果,提高深坑施工質量,并為我國的建設做出貢獻,這工程行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岳峰.基坑工程監測中常見問題分析及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2021(19):211-212.
[2]楊鵬,張世華.深基坑監測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對策[J].工程質量,2020,38(02):63-66.
[3]陳文耀.芻議深基坑監測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28):42-43.
33275005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