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艷
摘要: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立法宗旨目標體現在全面規范不動產的流轉市場秩序,通過明晰不動產權屬主體的方法來保護不動產權益人。在我國目前現有的立法體系框架中,不動產登記制度屬于非常關鍵的立法組成部分。不動產登記的現行法規制度包含多個層面要點,法規制度的實施運行環節也存在較多的障礙影響因素。因此,本文探討了我國不動產登記現行法規制度的運行實施弊端,合理給出完善與整改思路。
關鍵詞: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現存弊端;完善路徑
我國現有的不動產登記制度運用法規條文的表現形式來界定登記機關、登記對象與登記流程等要素,旨在促進不動產的流轉秩序規范,對于不動產的民事權益主體給予法律層面保護。因此從根本上來講,現行不動產登記的物權法規制度具有體系化與規范化的屬性特征,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規范條文應當得到全面嚴格的施行。不動產的登記機關負責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不動產登記規范管理的必要性,切實增強針對不動產權益人的法律保護措施力度。
一、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現存缺陷弊端
(一)不動產登記制度未能形成完整體系
按照現行的我國立法制度,不動產登記的覆蓋對象種類包含房屋不動產、土地不動產、自然資源不動產以及其他類型不動產[1]。在此前提下,不動產登記的法定實施范疇重點包含房屋權屬、土地權屬、林權、草原使用權、水面養殖權等。不動產登記的實踐工作領域由于受到登記機關繁雜以及登記操作的流程混亂影響,那么就會比較容易造成不動產的錯誤登記或者重復登記后果。由此可見,缺乏體系化與規范化的現行登記立法制度將會阻礙不動產流轉的市場秩序全面建成[2]。
(二)不動產登記的范圍規定含糊
不動產登記的具體范圍對象如果沒有得到嚴格清晰的界定,那么通常就會缺乏對于不動產權益主體的法律保障力度。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國現行法規僅限于界定不動產登記的權利歸屬范圍、登記對象范圍以及法律關系范圍,但是現有立法條文規定仍然缺乏針對以上各個層面登記對象的細化監管規范。作為不動產的登記機構具體負責人員而言,不動產登記的操作實施人員無法按照現行法規來準確判斷不動產的法定形態,因此容易表現為不動產的權利主體混同現象。從以上的實踐角度來講,存在模糊性的不動產登記對象與范圍界定方式必須要盡快得到必要的調整。
(三)不動產登記的現行法規內容亟待實現拓展優化
我國現行《物權法》包含不動產登記的相關法規條文,上述的物權法律條文應當成為全面規范不動產流轉使用秩序的重要保障手段。近些年以來,不動產登記實踐操作中的錯誤登記法定救濟制度、更正登記與異議登記等多個層面法規制度都在逐步趨向于完善[3]。然而實際上,不動產登記領域的現行立法制度體系框架需要得到必要的合理擴充。這是由于,我國現有的不動產登記覆蓋對象范圍比較單一狹隘,因此無法保證全部種類的不動產都能夠包含在登記監管范圍。由此可見,合理優化與擴展不動產登記的法規內容具有顯著的必要性。
二、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完善路徑
不動產登記制度具有全面規范不動產流轉市場秩序的作用,對于不動產的法定權益歸屬主體能夠給予充分保護。目前面臨房地產市場領域的急劇轉型發展趨勢,我國目前現行的不動產登記規范制度需要得到合理的完善整改。不動產登記的具體操作實施人員對于現行立法制度必須要嚴格加以遵守,避免表現為違背不動產登記操作實施流程的情況[4]。在此前提下,完善我國現有的不動產登記法規制度應當體現為如下的思路對策:
(一)健全不動產登記的現行法規體系
體系性與規范性構成了不動產登記法規制度的基本屬性,因此決定了立法部門人員目前針對不動產登記的各項法規制度應當納入體系化范圍,合理健全不動產登記的現行立法框架體系[5]。對于我國現行《物權法》在全面進行整改優化的前提下,關鍵應當體現在合理界定法定的登記權力機關,避免表現為不動產的登記機關混亂交叉情況。作為不動產登記的法定機構部門應當達到全面的互動配合狀態,實時共享不動產登記領域的相關數據內容。
不動產登記的法律條文規范對于統一化的法定登記機構部門應當給予合理確定,確保房屋管理部門以及土地管理部門能夠全面負責于不動產的登記規范監管工作。不動產登記領域的現行立法制度必須要包含法定登記機關、不動產登記的對象、不動產權利人、法定登記步驟與流程等基本要素。登記機關人員對于現行的物權法條文規范應當準確加以把握,嚴格規范不動產的登記操作實施步驟與流程。
(二)合理界定不動產登記的適用范圍領域
不動產登記的適用領域范圍應當得到嚴格準確的界定,如此才能實現物權法在保護不動產權益過程中的真正價值。因此,立法部門針對不動產登記的基本適用領域以及適用對象范圍必須要給予合理的限定,從而做到在根源上避免與杜絕不動產登記中的混亂盲目實施狀態。在目前的情況下,法定登記監管機構人員針對不動產的預告登記、變更登記與異議登記等特殊法律條文應當進行準確的掌握,運用多元化的不動產登記法規體系來保障當事人權益。
不動產登記的現有實施操作流程亟待得到調整,運用規范性更強的法律操作流程來增加權益保障力度。物權法定原則應當成為約束與監管不動產權益流轉的最關鍵法律原則,那么決定了不動產登記的現行立法規定應當達到體系化的標準,妥善處理不動產登記實踐工作領域的各種權屬糾紛。不動產權益本身屬于法定物權,那么不動產權益人必須要經過登記才能實現自身財產權益的合法保護目標,防止自身權益遭到侵害。
(三)優化不動產登記的法律規范內容
不動產登記的法規內容比較繁多復雜,不動產登記的目前實施機關存在交叉與混亂的弊端。因此為了在根本上促進實現轉變,那么立法部門人員有必要盡快優化現行物權法體系框架中的不動產登記法規條文。立法機構人員應當通過增設不動產登記的監管規定與權益保障規定,進而達到合理優化不動產登記法律規范體系的目標,對于狹隘的登記對象范圍進行必要的擴展。
除了以上的完善轉型實踐要點之外,立法機構部門針對不動產登記的現行法律條文以及法律規范制度應當著眼于嚴格施行,不斷促進不動產登記業務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升。不動產登記的具體操作負責人員必須要深刻認識到不動產登記流程在界定不動產權屬過程中的價值作用,切實增強針對不動產權利主體的法律保護實踐工作力度。不動產登記的機構業務人員目前對于信息化的不動產登記管理技術手段應當正確進行操作運用,不動產登記機構需要盡快建立不動產登記的網絡數據庫,避免不動產登記的關鍵數據信息被遺漏。
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我國目前運行實施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正在逐步趨向于合理完善。但是從總體角度來講,現行不動產登記的法規制度仍然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規范體系,不動產登記的對象范圍界定存在模糊性,并且現行法規條文的基本內容也要得到整改優化。具體在實踐工作中,完善不動產登記制度的關鍵思路應當包含健全現行法規制度體系,合理界定登記適用范圍,以及優化法律條文內容。
參考文獻:
[1]王春梅.不動產登記制度下的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及路徑探究[J].今日財富,2021(15):3-4.
[2]李冬梅,王志芳.不動產登記與房屋交易產權管理剝離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1(09):50-51.
[3]李磊,于明明.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制度的構建——兼與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對比[J].征信,2020,39(03):88-92.
[4]龔威.面向不動產登記制度弊端的措施探討[J].科技資訊,2019,14(05):125-126+128.
[5]馮耀華.淺談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弊端及其完善[J].科技風,2019(11):260.
347050190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