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


摘要:樁基是建筑的基礎部分,樁基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建筑工程安全。為提高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水平,運用文獻法、調查法在文章第一部分對當前常見樁基技術類型做簡單分析;于文章第二部分詳細探究水土泥擠密樁技術與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流程、技術要點以及注意事項,以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水土泥擠密樁技術;鉆孔灌注樁技術
近些年我國建筑技術快速發(fā)展,建筑樁基施工技術類型也更加多樣。下面結合有關資料首先對常見的幾種樁基類型做簡單分析介紹。
1建筑工程常見樁基類型
近年來樁基技術得到了更快速的發(fā)展,目前,樁基有多種類型,如若按照成樁方法與施工工藝劃分,可將樁基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部分擠土樁、擠土裝以及非擠土樁。部分擠土樁就是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范圍過大的擠土效應,只有樁周圍的土體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擾動【1】。在建筑中,常見到的部分擠土樁有沖孔灌注樁、長螺旋鉆孔樁以及H型鋼樁等。擠土樁是指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會有大范圍的擠土效應產生,如出現(xiàn)土體側移、地面隆起等問題,這些問題會使樁周圍的土體受到比較大的擾動。在建筑中用到的沉管灌注樁、閉口預制混凝土樁等就屬于擠土樁的類型。非擠土樁在樁基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擠土效應,樁周圍的土體不會受到擾動,常見鉆孔灌注樁。
2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水土泥擠密樁技術與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2.1建筑工程中水土泥擠密樁技術應用
2.1.1技術簡介
水土泥擠密樁是一種在施工中加固基床的技術,通過對水泥擠密樁的運用,能讓工程地基的抗壓強度、承載能力等大大提升,使地基成為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新型復合地基【2】。
(1)施工準備。在施工準備階段,對柴油捶打樁基、全站儀、水準儀、量斗、發(fā)電機、卷揚機提升式夯實機等專業(yè)器具進行檢查調試,確保設備狀態(tài)良好,功率以及運行狀態(tài)等滿足施工需求。施工前檢查確定相關管道、管線以及電線位置,做好位置標記,防止施工時對既有管線或管道產生破壞。根據(jù)設計圖紙,使用全站儀完成測量防線工作以及孔位標記工作,要保證樁孔位置準確無誤。為確保最終的施工質量,在定位時應先準確確定出水泥擠密樁的第一排中心位置,并在施工現(xiàn)場好照明線路以及材料運輸線路,確保各項施工活動能順利有序進行【3】。
(2)計算與控制水土泥比例。施工過程中根據(jù)施工區(qū)域土壤特質確定各原料添加比例,讓水土泥的含水量、密度以及抗壓能力等達到施工要求。備制水土泥時,要能嚴格控制材料的攪拌速度、時間以及力度等,確保材料性能質量良好。材料備制結束后先對材料的各項性能進行檢測試驗,確保含水量、密度等各項參數(shù)達到設計值后再進行后續(xù)施工。
(3)樁孔與樁體施工。鉆孔時,先將潛孔鉆放置到指定位置,讓鉆頭中心與樁位對準,對潛孔鉆支架進行調整,讓鉆桿保持鉛值,同時對鉆桿的垂直度使線錘吊線進行檢查調整。打樁時嚴格控制打樁力度,并對打樁工藝進行規(guī)范。規(guī)范的打樁技術為:將樁錘提起然后用手扶穩(wěn),當樁錘鉛直后再落錘沖擊。在打樁時應保證樁體垂直度偏差小于1.5%。為保證樁孔質量,施工人員要在正式鉆孔之前提前濕潤樁孔,以此降低鉆孔過程中的阻力。對回填水泥進行沖擊擠密時,沖擊能量要達到設計值,在一些情況下應通過增加沖擊次數(shù)來降低振動強度。
在水泥擠密樁施工中,成樁施工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成樁施工時,施工人員要結合圖紙準確標記好裝架以及樁管,以便在施工過程中判斷鋼管深度。施工時先將鋼管通過打樁機械打入土體內,當鋼管在土地中的深度達到設計值后抽出鋼管,形成完整的樁孔。樁孔形成后立即檢查樁孔,確保各項參數(shù)與設置數(shù)值相符,并保證孔壁光滑無裂縫,樁孔不存在塌陷問題。樁孔質量合格后及時覆蓋孔口【4】。
2.2建筑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
2.2.1技術簡介
鉆孔灌注樁的成樁過程經過機械挖孔、現(xiàn)場鋼筋籠吊放、混凝土澆筑等工序后最終形成圓柱形樁。鉆孔灌注樁有良好的抗震性。鉆孔灌注樁打入到巖層內一定深度,樁身與基巖相嵌, 樁身與基巖構成受力整體, 因而能有效抵御地震波的沖擊。但同時鉆孔灌注樁也有一些缺點,如在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時,需要采用機械或手工向地下鉆孔,形成較為嚴重的擾動,使土層原本結構受損。
2.2.2技術應用流程與要點
(1)施工準備。正式施工前,首先要認真完成樁基礎施工平面布置工作,完成現(xiàn)場臨時設施。具體如根據(jù)圖紙完成樁位測量與超前鉆施工,提前做好基坑支護,完成土方開挖以及工程樁的施工。科學設計與確定施工現(xiàn)場的圍擋以及出入口,保證材料能及時輸送到位,有意外發(fā)生時人員能順利疏散。規(guī)劃好模板加工場以及其它材料堆場,提前規(guī)劃好各個場所以免在正式施工中產生混亂。施工前需多次確定技術方案,與施工人員開展技術交底工作等,確保樁基礎的施工能安全順利完成。
(2)鉆孔施工。樁基鉆孔前先檢查工藝孔,根據(jù)工藝孔的直徑等參數(shù)確定出套管長度。套管長度可略高于地面。確定好套管長度后開始安裝套管,使用吊車將套管放置到工藝孔中,然后操作鉆機,將鉆機對準孔口中心,將工藝孔中的外護筒安裝到設備外動力頭驅動器上,將外護筒拔起后鉆具套進。操作鉆機使其就位,將鉆機底座調平,桅桿垂直度調正,控制好各項偏差,以確保最終的施工質量達標。在鉆孔時根據(jù)設計圖紙科學控制孔深以及孔徑,避免出現(xiàn)孔洞不符合要求的情況【5】。
(3) 內護筒施工。進行內護筒施工時,第一步是要旋挖清孔。清孔前先精準計算出孔深,然后規(guī)范進行清孔,將鉆孔底部的沉渣清除到其厚度符合規(guī)范與設計要求后再將鋼筋籠與內護筒下放到孔洞中。吊放一次性內護筒時,將護筒焊接并對焊接質量進行檢查,之后對吊點進行加工對鋼筋進行定位。將鋼筋籠下放后就使用氧氣乙炔及時切除吊點。吊放時使用吊車將護筒平穩(wěn)緩慢放置到孔中,為防止護筒受到損傷,在吊放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將內護筒扶住然后平穩(wěn)下放。待內護筒下放到指定深度后將鋼筋籠置入并運用混凝土進行澆筑。
(4)混凝土灌注。灌注混凝土前先根據(jù)設計圖紙與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出導管的直徑,對每節(jié)導管盡可能編號。導管直徑確定后對導管的密封性、承壓性、抗拉性等進行試驗,確保使用的導管不存在破損、滲漏等問題。試驗與檢查結束后開展導管安裝工作,安裝時仔細記錄每節(jié)導管的長度。灌注時,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數(shù)量應滿足導管首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m,確保首次灌注封底符合規(guī)范要求。在灌注過程中做好記錄,為后期的質檢提供方便。灌注時,工作人員要詳細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和易性,確保混凝土性能質量滿足施工要求。于樁孔中灌入首批混凝土后繼續(xù)進行二次灌注,不能中斷尤其是中斷過長時間。二次灌注過程中要結合圖紙對導管埋置深度進行控制,根據(jù)具體情況適時提拔導管,防止導管埋置深度過大。灌注結束后使用全套管鉆機外動力頭接好外護筒,然后慢慢旋轉將外護筒拔出。護筒拔出后直接將其套入到鉆具中進行下一內容的施工。
結語
綜上所述,樁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進行樁基施工時,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樁基類型,然后是按照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范整個樁基施工過程,優(yōu)化對樁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全面提升建筑樁基工程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趙以明.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樁基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房地產世界,2021(21):91-93.
[2]劉衛(wèi)東.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應用方法[J].居舍,2020(24):57-58.
[3]段宗林.樁基礎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9(24):164.
[4]張振.建筑工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控制策略分析[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9(06):221.DOI:10.16141/j.cnki.1671-8089.2019.06.198.
[5]王建安,任猛濤.房屋建筑樁基工程中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分析[J].中外建筑,2019(02):175-176.
38295019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