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孫飛 胡邦 張萬里




摘要:遵義市某城市污水處理廠原出水滿足一級B限制,設計規模1.0×104m3/d。對現狀規模進行提標改造并同步實施2.0×104m3/d的擴建工程,出水標準均提高至一級A限制。提標工程采取新增碳源加藥與除磷加藥措施、強化曝氣效率等手段強化現狀一體式氧化溝處理能力,新增過濾工藝強化SS、COD等指標去除效率。擴建工程采用預處理+改良式AAO生化池+二沉池+V型濾池工藝。污泥系統統籌設計,新建規模3.0×104m3/d,脫水污泥含水率提高至60%。投產運行后,擴建工程出水穩定達標;提標改造工程出水SS存在超標問題,分析原因后采取適當的優化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滿足設計要求。
關鍵詞:強化生化處理;提標改造與擴建;工程設計總結與優化
1 工程概況
遵義市某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規模1.0×104m3/d,進水成分以生活污水為主,工業廢水占比約12%。工藝流程:粗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的預處理,一體式氧化溝的生化沉淀,紫外消毒出水,出水滿足一級B要求。脫水污泥含水率80%?,F狀工程占地24畝,預留用地29.11畝。本次工程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限制。脫水污泥含水率提高至60%。工程設計規模:現狀1.0×104m3/d(提標改造)、2.0×104m3/d(擴建工程)。設計開展之前對水廠現在運行的實際進、出水水質進行采集分析,近一年水質數據如見表1.
可見,進出水水質波動較大,出水指標均滿足一級B限制要求。其中出水BOD指標的平均值滿足新標準要求,TN、NH3-N、CODcr指標的平均值接近新標準限制。SS、TP指標的平均值遠不能滿足新指標要求?,F狀CODcr、BOD、NH3-N、TP、TN、SS指標的達標率:35.7%、83.4%、41.7%、5.7%、38.3%、0%。針對新指標,現狀工藝去除SS、TP明顯能力不足。以運行水質數據的95%涵蓋率,作為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設計進水水質的取值依據,得出本次工程設計進出水水質及指標去除率,見表2:
2 重難點分析及工藝措施
①針對新指標的要求,現狀工藝系統去除SS、TP的能力不足,針對于深度去除SS、TP的工藝較多,如高效沉淀池、高效氣浮池、混凝沉淀等;如何結合水廠現狀,選擇經濟、有效且實施復雜性不高的工藝。工藝措施:現狀預處理+一體式氧化溝工藝,對TP的去除完全生物作用,SS去除主要依賴二沉池泥水分離作用,考慮輔以化學除磷并新增深度過濾措施,保證TP、SS達標。
②從現進水水質的B/C比、B/N比來看,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且具備足夠的反硝化能力?,F一體式氧化溝停留時間充足,是否可以采取適當的手段強化生化處理能力,保證出水TN、NH3-N、BOD滿足新標準。工藝措施:在一體式氧化溝轉碟表面供氣方式下適當補充池底微孔曝氣器,提高氧氣傳質能力,并外加碳源確保總氮達標。
③現運水廠無法長時間停產,工程的實施不應對運行產生較大影響。工藝措施:提標工程新建深度過濾工藝選擇處理一體式處理設備,比新建構筑物施工便利、投產周期短[1];擴建工程深度過濾采用V型濾池,按照總規模3.0×104m3/d設計,投產后接收兩期工程二沉池出水,比過濾設備在運行上更為穩定且耐負荷能力高。
④擴建工程根據現狀工程的運行情況,在工藝設計上同步優化改善。工藝措施:擴建工程選擇改良AAO生化池+二沉池工藝,比現狀一體式氧化溝工藝在脫氮除磷方面更有優勢[2];現狀紫外消毒方式經常出現燈管損壞,影響消毒效果,擴建工程采用次氯酸鈉加藥消毒,效果好效率高。
3 工程設計
3.1 ?提標改造工程
①深度過濾系統
現狀工程預留用地新建設備基礎,安裝1套(2組并聯運行)纖維轉盤濾池一體式成套設備,處理水量1.0×104m3/d,確保SS、COD的深度去除??偙P片數量24片(單組12片),盤片直徑2000mm,單盤過濾面積2.7m2,單盤處理流量19.2m3/h,單盤清洗水量10m3/h,過濾水頭損失50-250mm。設備整體尺寸6800×6000×3500mm。
②加藥系統
加藥間設置化學除磷和碳源加藥系統,提高TP去除能力,強化反硝化作用。加藥間利用現狀機修車間的一部分進行改造。設備規模1.0×104m3/d。
③一體式氧化溝改造
新增生化供氣風機,在現狀氧化溝在池體適當位置加裝池底微孔曝氣器,彌補轉蝶曝氣出力不足。新增曝氣管路安裝控制閥門,生產中根據生化功能的運行情況,靈活調整供氣量、控制曝氣盤工作數量,強化現狀氧化溝的生化處理能力。盤式微孔曝氣器:400套,Q=4m3/h/套。
3.2 ?擴建工程
擴建工程:新建中間泵房及V型濾池、消毒及污泥系統設計規模3.0×104m3/d,其余新建構(建)筑物以2.0×104m3/d規模設計。
①格柵及進水泵房
新建粗格柵及進水提升泵房1座。泵房集水池有效容積150m3,主要設備:機械回轉型粗格柵2套,渠寬1000mm,過柵流速1m/s,柵前水深1040mm,柵隙10mm;配置大小泵,便于調控和運行。大泵3臺(變頻控制潛水泵,2用1備,Q=560m3/h,H=13.5m,N=37Kw),小泵1臺(變頻控制潛水泵,單臺Q=280m3/h,H=13.5m,N=22Kw);閘門4套、螺旋輸送機1套、電動單梁懸掛吊車1套。
②格柵及旋流沉砂池
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1座。旋流沉砂池前安裝轉鼓細格柵,柵隙3mm。細格柵渠設計2條,單渠寬1.9m。旋流沉砂總表面面積48m2,分2組并聯運行。主要設備:安裝2套轉鼓式細格柵,v過柵=0.5m/s,產渣量2m3/天。安裝2套旋流沉砂器(Q=72m3/h)。格柵渠安裝疊梁閘、調節堰門,格柵配套高低壓沖洗水泵、螺旋輸送機,沉砂器配套提砂泵、砂水分離器。
③良式AAO生化池
新建生化池1座,分2組并聯運行。生化池分為預缺氧功能段、厭氧功能段、缺氧功能段、好氧功能段、污泥回流排放區。采用池底微孔曝氣方式。多點配水的進水方式,可根據不同水質、季節條件結合脫氮、除磷所需營養物的變化,調節不同功能區進水比例,強化脫氮除磷效果,提高運行的靈活性。回流污泥協同生化池進水率先經過預缺氧功能段,進行預缺氧反硝化作用,為厭氧功能段消除硝酸根離子對生物除磷的競爭作用,減輕缺氧段工作負荷。設計污泥濃度3.5g/L,以1.5倍設計水量(2.0×104m3/d)確定污泥回流泵流量,污泥回流泵及污泥排放泵型式選擇潛污泵,安裝于污泥回流排放井;以2.5倍設計水量確定硝化液回流泵流量,泵型式選擇穿墻泵,安裝于好氧區末端,總水力停留時間17.6h,停留時間比為預缺氧:厭氧:缺氧:好氧=0.6:1.1:2.4:5.9。氣水比6.6:1。安裝潛水攪拌器8套(預缺氧區2套,單套2.5Kw;厭氧區2套,單套5Kw;缺氧區4套,單套3Kw)。塔式曝氣器1590套,Q=3.5 m3/h·單套,服務面積0.82m2/套。
④二沉池
二沉池設置1座,采用周進周出圓形輻流式。主要設備:中心傳動刮吸泥機1套,排渣堰門1套,閉水閘門1套。二沉池表面負荷0.82m3/m2·h。
⑤中間泵房及V型濾池
V型濾池1座6格,設計規模3.0×104m3/d?,F狀一體式氧化溝二沉池及擴建工程二沉池出水自流進入中間泵房,提升進入V型濾池進水渠,泵房與V型濾池疊合設計。泵房集水池有效容積250m3。濾池單格過濾面積52.8m2,運行濾速6m/h(Q=2.0×104m3/d),強制濾速7.9mh,峰值濾速9m/h(Q峰值=3.0×104m3/d)。濾層厚度1.5m,濾層水損1.7m,清潔層高度2.75m。單氣洗強度、氣水同時反洗氣洗強度、水洗強度、水漂洗強度、表面掃洗強度設計分別取值15、15、3、6、1.5L/s·m2。反洗設備設置于綜合車間內。
⑥清水消毒池及廢水池
濾池反洗水進入廢水池,清水消毒池發揮消毒計加藥接觸反應的作用,兩池合建,設計規模3.0×104m3/d。清水消毒池停留時間30min,有效水深3.5m。廢水池有效容積288m3,大于V型濾池單次反洗排水量220m3。
⑦污泥系統
新建總規模3.0×104m3/d污泥處理系統,滿足脫水污泥達到60%含水率的要求。日總干泥產量5615kg/d,污泥含水率99.3%。新建污泥濃縮池1座,設直徑14m中心傳動濃縮機1套;新建污泥調理池2座,設直徑3m耙式攪拌機2臺;粉料提升裝置1套,容積10m3;水平、傾斜螺旋輸送機各1套(D=200mm)。濃縮后污泥進入調理池。污泥調理:PAM投加量4%kgDS/d,配置濃度0.4%,FeCl3投加量10%~15%kgDS/d,投加濃度38%,CaO投加量15%~20%kgDS/d。調理改性污泥去污泥脫水機房深度脫水,設2套液壓隔膜壓濾機,單臺過濾面積300m2(處理能力1.5tDS/周期),單周期運行時間3~4h,兩套板框機同時運行2個批次即滿足污泥日總處理需求。脫水機房為兩層框架式結構,二層布置2臺脫水機及壓縮空氣系統1套(Q=2.4m3/min),一層布置污泥進料系統、清洗及壓榨系統、混凝劑與鐵鹽投機系統。
⑧綜合車間
新建1座生產輔助集成車間。車間內鼓風機房設3臺生化曝氣風機(2用1備,風機型式采用多級離心,Q=45m3/min,H=220m,N=18.5Kw);進風廊道安裝2套過濾卷簾,過風流速1.5m/s。車間內加藥間設PAC加藥系統、醋酸鈉加藥系統及次氯酸鈉加藥系統各1套。車間內反洗機房設3臺濾池反洗泵,2臺常用1臺備用,反洗流量580m3/h,反洗揚程13m,反洗泵選擇中開臥式離心泵。設2臺反洗風機,1用1備,反洗風量48m3/min,反洗壓力53.9Kpa,風機選擇羅茨風機,變頻控制。
4 運行效果及分析
該項目2018年7月施工,2018年9月提標改造工程投產運行,2019年5月擴建工程投產運行。2018.09~2019.09近一年時間的實際進水水質、提標改造工程出水水質與2019.05~2019.09四個月的擴建工程實際出水水質,如表4所示:
可見,擴建工程出水穩定達標。提標改造工程CODcr、TP、TN指標穩定至一級A限制,BOD、NH3-N指標優于出水標準。擴建工程出水水質整體優于提標工程,可能是由于新建改良AAO生化+二沉池的處理效果優于現狀一體式氧化溝,也可能優于現狀設備運行上存在問題,需要加強維護。
提標改造工程出水SS不達標,出水COD具有超標風險。兩期工程工藝處理體系基本相同(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過濾),多數污水廠運行經驗表明,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針對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可以確保出水SS、COD穩定達到一級A要求。
5 運行優化措施
針對此問題,在運行中對現狀工程整個處理系統做全流程檢測與分析,考察工藝構筑物及工藝設備運行情況[3]。一體式氧化溝的污泥濃度及污泥體積指數,月平均值指標如表4:
可見,現狀工程2座一體式氧化溝污泥體積指數正常,污泥濃度相差較大,其中2#氧化溝污泥濃度過高,1#氧化溝污泥濃度在正常值之上。剩余污泥排放控制不當可導致污泥濃度異常,頻繁排泥導致污泥濃度較低,排泥次數較少導致污泥濃度較高。污泥濃度過高勢必提高二沉池接收負荷,導致出水SS難以達標,亦影響出水CODcr的去除效果。全流程檢測發現,現狀沉砂池、氧化溝及二沉池的設備存在損壞或出力不足的情況。沉砂池中沉砂攪拌器1臺故障,排渣風機2臺損壞;氧化溝潛水推流器3臺損壞,污泥回流泵3臺損壞。二沉池2臺刮泥機故障率也較高。對出力不足和損壞的設備進行更換,出水SS及COD指標有明顯提升,穩定達標。
6 工程投資及效益分析
工程總投資7825.47萬元,其中工程直接費6248.74萬元。新增經營成本1.508元/噸,新增總成本2.786元/噸。經營成本中,新增電費0.397元/噸,電費取價0.8元/(Kw·h),用電負荷621Kw。新增藥劑費0.368元/噸,其中PAC 0.6萬元/噸,投加量40mg/L;FeCl3 0.05萬元/噸;乙酸鈉0.28萬元/噸;CaO 0.08萬元/噸;消毒劑0.68萬元/噸,投加量3mg/L。
7 結語
①本項目為遵義某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提標改造在現狀氧化溝池底補充配置池底微孔曝氣器,新增化學除磷與碳源加藥系統,強化生化處理能力。新建纖維轉盤濾池成套設備作為深度過濾措施。
②在主體生化工藝的選擇上,擴建工程采用改良式AAO+二沉池工藝,多點配水的設置,可根據進水水質和脫氮除磷的需要,靈活調配進水比例;更利于脫氮除磷。在實際運行中的NH3-N、TN、TP、BOD去除效果略優于提標工程。
③提標工程在在不改變現狀池體結構,減小施工對現狀水廠的影響。深度過濾選擇一體式成套過濾設備,具有投資小、施工周期短,占地小的特點,提高了SS、COD等的去除效果。
④擴建工程建構筑物設計規模的選擇上兼顧現狀工程。工程實施后投運初期,提標工程出水SS超標,通過對現狀工藝處理體系全流程分析檢測,發現現狀工藝設備出力不足及損壞問題導致污泥濃度異常,加大沉淀池負荷,造成出水SS超標,并影響COD指標的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秦栽根,閆萍. 某污水廠不停水不擴地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設計[J]. 中國給水排水, 2020, 36(14):5.
2.王成剛, 張德華, 溫超. 改良AAO工藝在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中的應用[J]. 凈水技術, 2017, 36(A02):4.
3.王曉保, 趙愛平. 污水處理廠設備運行及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優化措施[J]. 中國科技投資, 2021.
作者簡介:張鑫(1988—),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污水處理廠、給水廠以及管網的設計研究工作。
101750052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