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平
摘要:全面優化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加強電力工程建設,必須全面做好桿塔施工作業,規劃該項作業施工程序,對電桿基坑實施準確測量與定位,結合勘測地形圖所指定的線路走向依次界定鋼管塔桿塔的位置與架空線路的位置,做好放線定位作業,依次完成鋼管塔桿塔組立組合工作和跨越網搭設工作。其次,要設計完善電網系統,合理組建網架。另外,要著重優化電纜鋪設工藝,大量加強智能電網建設。與此同時,要全方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關鍵詞:110KV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構件探討
引言
信息化時代,智能電網融合了各種先進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供電效率,盡量減少發生的供電事故,提高電力市場的經濟收益。第二,智能電網能夠有效地收集相關數據信息,準確認識電力的價值,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如在網上繳納電費,滿足用戶持續性供電的需要,同時通過電能供應調節來增強用戶節約用電意識。因此,在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線建設中,不僅要注重做好桿塔、線路、電纜等基礎施工,更要重視加強智能電網建設。
1.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建設標準要求
從整體結構來看,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建設標準要求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1)做好輸電線路和電網規劃建設工作,在具體規劃中,應結合所處區域界定電網假設規模與方式。(2)根據變電站與電源點分布要求,正確設置分段線路及其開關,盡量避免出現故障和母線分段重復問題,促進各工序之間的有效銜接,科學布設單環與多環網絡。(3)根據輸電線路供電需求和電力分配精選絕緣材料,減少每個環節的壓力,同時,啟用網絡計劃技術能夠對電力配網施工進度和各環節配置比例等進行合理調整,提高工作效益。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網絡圖繪制方法,依據電力線路工程施工重點,謹遵工作流程,構建施工模型,正確標識施工流程和工作進度,明確不同環節的時間參數,制定全環節的施工方案。
2.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建設方案
2.1.做好鋼管塔桿塔施工作業
要嚴格控制基坑定位偏差,通常,鋼管塔桿塔沿著路線方向的位移不超過設計檔距離的5%,垂直線路方向不能超出50mm,轉角的位移同樣不可超出50mm。如果所架設的線路沿著已有道路,則需要依據道路走向和距離來確定塔位。如果線路較短,就能通過標桿實施測量定位,同時,用經緯儀測量定位,依次標注所有桿位,在每一定位點打入標樁,做好順序編號。在挖設拉線坑時,應準確標識鋼管塔桿塔的埋設深度,以此確保鋼管塔桿塔的安全性與穩固性。
在鋼管塔桿塔基坑開挖回填作業中,應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做好基坑逐層夯實作業,將培土高度控制在地面30cm以上,打碎所有土塊,每當回填50cm就要做一次夯實。需要注意的是,遇到軟弱土體,則必須在換填過程中進行加固,適當增加夯實次數,初步完成回填作業后,需要為基坑周邊設置良好的防沉涂層。另外,要安裝標準順序做好鋼管塔桿塔組立工作,優化下端處理措施,根據起吊方案實施起吊。組立完鋼管塔桿塔后,應注意查看其橫向位移是否在50mm米以內,如果超出50mm,就要校正。
2.2.做好輸電線路架設工作
在架設110kV輸電線路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完善的輸電電網系統,合理組建網架,根據實際需求做好手拉手環網架或者聯絡線網架組裝工作,這兩種網架結構各有優勢。相比而言,手拉手環網架成本更低,施工方法更為簡易,因此適用范圍更廣泛。此外,在110kV配電線路組裝中,要科學架設導線,確保絕緣設備的安全性與牢固性。通常,在正式架設導線前,嚴格檢查絕緣導線和鋼芯鋁絞線的質量,查看外觀是否有損傷,如果存在損傷,就要鋸掉該部分,然后用接續管予以緊密連接。
2.3.做好跨越網搭設工作
在搭設跨越網的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首先要謹遵安全施工標準要求,翻越被跨越的線路,安全登上110kV輸電線路塔頂,接著,為110kV輸電線路兩側放下事先準備好的高強丙綸絕緣繩,然后和其他繩進行牢固連接,此時,高強丙綸絕緣繩會穿過兩側支撐桿的滑車,施工人員查看連接準確后將回收高強丙綸絕緣繩,因此形成升空。其次,要科學運用張力來牽引其他繩索,做好防護設施的搭建工作,運用已經升空的高強丙綸絕緣繩所產生的張力對另外一根高強丙綸絕緣繩實施牽引,當其接頭到達滑車的出口時停止牽引,接著采取人力模式使兩根迪尼瑪承力繩能夠成功穿過滑車,然后連接之前的迪尼瑪承力繩,確認連接無誤后再實施張力牽引工作。完成牽引作業后,就可以拆除高強丙綸絕緣繩和迪尼瑪承力繩的連接,對迪尼瑪承力繩實施收緊與錨固處理。另外,要做好兩相防護網的搭設工作,以此起到安全防護作用。
2.4.做好電纜鋪設工作
在鋪設電纜之前,工作人員應仔細核對電纜規格與種類,然后,按照施工圖紙與標準方案實施組接與鋪設,切忌急于求成。完成所有電纜鋪設作業后,管理人員應嚴格做好檢查與驗收工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以免后期影響正常供電需求。
2.5.構建智能電網
電力系統屬于動態變化系統,系統運行中潛存著多種不確定性,而構建智能電網能解決這一問題。智能電網的核心特色是自動化,即通過啟用自動檢查功能來優化配網系統,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予以有效處理,避免事故擴大化。與此同時,智能技術能對整個電力配網系統進行優化,確保電網運行安全與穩定,做好設備保養工作,使輸變電系統能平穩運轉。提升電力配網工程施工技術,優化智能電網建設方案,則需要大力加強電網信息化建設、自動化建設與互動化建設。首先,要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電網系統中,從而高效收集、分析整合與存儲電力信息,為變電檢測提供準確的參考。其次,要啟用自動化技術完善輸電管理、配電管理與電力調度模塊,實現監測系統自動化與防災預警系統自動化建設,確保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維護持續供電的可靠性。另外,要充分利用光伏技術、光電預測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各種先進的技術增強智能電網互動化建設,實現不同區域供電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對接,不斷提升智能電網建設技術,如提高安全控制芯片技術與各種電子設備研發生產技術。
2.6.加強施工安全管理
加強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做好電力配網施工安全管理,則需要對所有施工材料進行嚴格質檢,以此為施工安全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技術人員安全培訓工作,不斷強化他們的安全施工意識。進入施工活動后,要全方位監控施工現場,規范施工人員操作方法,及時檢測施工設備與各環節施工質量,以便于發現安全隱患,確保電力配網施工項目的順利完成,全面優化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
3.結語
綜上所述,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建設與發展為電力市場的安全高效運轉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保障,而電力市場是加強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建設的動力,兩者互相作用。優化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確保供電持續性與安全性,理應全面優化電力工程施工技術,確保施工安全,健全電力系統,大力加強電網信息化、自動化與互動化建設,不斷提高智能電網技術。
參考文獻
[1]吳華強. 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的探討[J]. 價值工程,2015,34(01):55-56.
[2]郭海林. 110kV輸電線路不停電跨越電力線設施的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2012,(29):65.
223550118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