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金林
摘要:市場經濟的活力來源于經濟行為的高效,而招投標工作作為活力的激發要素之一,需要就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研討,如此才能規范市場。基于此,本文將重點研究目前在招投標市場中所存在的熱點問題,根據問題出現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響,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以期通過下文的闡釋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向好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招投標市場;熱點問題;解決方案
引言:市場競爭力的體現方式之一便為招投標,其不僅影響宏觀經濟,還成為促使企業內部發展逐漸向好的要素,因此足以看出此項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我國在招投標這一領域才剛剛起步,自然會存在著一些規范性和經濟性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要求多個部門與主體通力協作,從而給出建設性意見,保證招投標市場的規范化水平。
1 招投標市場的熱點問題
1.1 形式匱乏
現階段,我國主要采取公開投標的方式,但此種方式并不科學,其會因一些不合理因素導致公平性的降低,不利于小型企業發展自身。由此說明,目前的招投標方式僅僅適用于大中企業展開大規模和高投資的活動,無法刺激整個市場經濟的躍升[1]。
1.2 有失公允
在我國的招投標市場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便是公平性如何保障,反觀實際情況,依舊存有公平性不足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但所給出的干預原則和模式并不能保證競爭的公平,極易出現失衡的問題。說明政府評判的標準尚未統一,難以保障工程的質量,因此合同糾紛事件頻發。
1.3 評標方式單一
評標方式過于單一一直是困擾招標單位的問題,但由于意識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不足,在評定中標單位的過程中,主要依據經濟成本的高低確定,這并不符合競爭的公平性要求,需要以質量為核心,避免出現因質量不佳而導致附加資金消耗的問題。
1.4 競爭盲目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突出特征,但在招投標市場中,盲目競爭的事件已不鮮知,一些企業為贏得勝利,采用多種不合規的辦法,影響了市場的秩序,也會造成無形的浪費[2]。
2 招投標市場熱點問題的解決方案
2.1 形成明確的評標辦法
結合上文對招投標市場熱點問題的分析來看,其中較為凸顯的問題評標方式的單一,為解決這一問題,要針對以低價為準則的評標弊病予以消除,避免出現工程建設的主要目標為成本嚴格管控的情況,保證利益最大化的實現要以科學的方式展開。這就要求有關單位在評標的過程中,杜絕舞弊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提升工程質量。在運用多種方式評標時,要立足于分歧,明確分歧的原因和解決的具體辦法。并且要統一評標的標準,要求全過程都要在此種規范下展開評定工作,切實遵從法律法規中的要求,對實際預算展開分析,以此將結果作為情況評估的基點,保證在限期范圍內擇優選擇,提升工程建設的有效性。
2.2 注重投標實效性的提升
招投標工作最大的特點是競爭,要想突出重圍,企業自身的信譽、實力和經驗要強于競爭對手,因此作為投標企業,應當結合對市場情況的調研和分析,掌握市場發展動態,從而結合所獲取的信息,制定投標計劃,以此提升中標的可能性。由于目前存在著以價格高低定勝負的問題,對于工程質量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需要提升對工程質量的管控,在合理的經濟范圍內,尋找到可保障質量的辦法,以此斬獲先機[3]。投標單位的方案是評標的分析材料之一,對此要求投標單位做好標書的編制工作,下到現場對招標地點的環境進行勘察,從人文環境、區位條件、地理條件和交通情況幾個角度展開分析,進而綜合考量所投區域的基本情況,將各個要素間的作用方式以及相互影響的結果考慮在內,基于此完善投標方案。而對于招標單位來講,其要向社會公布此次招標項目的具體條件,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消除因原則落實不良造成損失的問題,提升工作的實效。綜合評定招標方案,就其可行性和經濟性加以剖析,進而從大量的投標方案中挑選出最為符合本次招標項目特征的內容,以此保障工程建設的合理性。
2.3 加強監管工作
監管的主體并非僅限于招標單位,投標單位也要發揮出相互監督的作用,以此維持市場經濟活動的秩序,避免發生惡意競爭的事件。在招投標的環節中,因項目本身的規模較大,自然所涉及的主體眾多,每個主體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但沒能將整體的利益考慮在內,這就有可能會出現行為不合規的情況,為此要求提升管理的力度,加強對經濟活動雙方的制約程度,維護市場競爭的有序性[4]。政府也要同時做好宏觀調控的工作,對市場展開監控,消滅不合規的行為。為加強監管工作的實效,要首先從透明度的提升入手,就暗箱操作等行為給出處理辦法,責令出現不良操作問題的企業推出競爭市場,并給予一定的處罰。按照全程跟蹤的模式對招投標工作的推進加以監管,參照現行的標準,分析是否存在不法的行為和單位,保障評標的透明度。在招投標進行過程中,要求構建透明的環境,消除人為因素的干擾,設置專項監管的計劃,推動招投標工作高效展開。一些監督隊伍知法犯法,存在腐敗的情況,面對這一現實問題,要求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嚴明執法隊伍,按照規范約束執法人員的行為,一旦發現存在著腐敗等行為,立刻嚴查,提升懲處的力度,以此為執法人員行為的完善提供法律的支持。目前我國在招投標工作中,為保證反腐工作的有效推進,采取高薪養廉的辦法,提高監管人員的薪酬待遇水平,加大資金投入,進而將法律的嚴明凸顯出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充分應用于招投標工作中,因此針對網絡陣地所開展的監督工作也要逐漸引起重視,通過加入公平公開的網絡招投標模式,向全社會公布此次招標的具體信息,相關企業可直接在網上獲取到本次招標的要求和投標標準,進而衡量自身是否與基本要求契合,以此提升信息傳遞的時效性[5]。將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共享是技術得以升級發展的實質體現,說明運用信息采集、分類投放和平臺監管的方式能夠提升市場經濟活動的透明度。政府部門要時刻發揮出宏觀調控的作用,合理的運用政府干預的手段,與市場自身調節相適應,從而將這雙無形的手作用于市場經濟活動中。面對招投標市場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依靠市場自我調節有些難度,政府在此種情況下介入可消除市場經濟所存在的滯后性的弊病,以此提升宏觀調控的效果。政府要結合我國國情,就建設投資的方式予以修整,提高監管的水平和力度,如此可創設更為健康的市場環境。
2.4 細化招投標規則
為有效化解招投標工作的盲目性和無序性,要求在實際開展各項工作的環節遵從法律機制引入、競爭秩序規范和透明監管的原則。基于目前的市場發展情況,按需制定法律法規,要求雙方要對施行的法律規范有深刻的認識,從而判定自身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著違規的行為。競爭秩序規范是保障現代市場競爭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必要舉措,投資者要明確招標要求和程序,按照既定的評標方式選中其中作為符合此次招標意愿的單位,以此管控市場秩序,最終將提升工作的透明度,將結果于網絡上明示。
結束語
綜上所述,招投標市場的公開公正公平始終是企業以及政府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因此為解決熱點問題,要求企業自身和政府都承擔起相互監管的責任,提出有利于規范競爭環境的切實舉措,以此保障各項工作開展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向經洋.建設工程招投標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門窗,2019,23:44+46.
[2]黃文林.建筑工程招投標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居舍,2020,10:139.
[3]齊曉旭.招投標過程中各參與主體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的探討[J].建筑與預算,2020,04:14-16.
[4]鄭文通.串通投標罪司法認定疑難問題探析[D].江西理工大學,2020.
[5]李松.建設工程招投標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分析[J].居舍,2019,23:183.
33975019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