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澤賓
(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二隊,江西 贛州 341000)
礦山測繪工程在進行的過程中,需要開展的測繪工作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是以地表形態為重要的基礎,對某一處礦山中的礦產資源含量、氣候環境、人文情況、地質結構等進行測量,地表中的任何物件都在測量工作的范圍中。我國國土區域分布情況較為匡闊,多數地區的地形環境都較為復雜,并且地質情況也具有一定的差距,這也對礦山測繪工作的開展增加許多的難度,導致特殊地形測量結果很難得到有效地保障。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特殊地區礦山測繪工作,對測繪工作的實際效率和效果進行保障,即必須要加強對測量技術的研究,為今后礦產資源的開采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水資源覆蓋區域的具體表現情況以及活動狀態經常會對礦山的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礦山特殊區域開展測繪工作的時候,最先應當解決的難題就算是水資源測量工作開展過程的問題。根據以往實際的經驗來看,水資源測量工作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在工作準備階段中對工作流程進行規劃,科學合理地進行部署工作,加強對地上水資源和地下水資源的數據分析工作。
在水資源數據分析的過程中,還需要對水資源覆蓋的實際區域面積以及整體形狀等因素進行重點的研究和分析,一般來說,在對水資源覆蓋區域實際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測繪人員需要多次、長時間地進行測量,這樣才能夠確保數據的精準程度。同時,還需要科學合理地利用相關設施開展工作,實現對地下水資源地測量和分析。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地下水對礦山造成的危害影響(如圖1所示)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數據分析的實際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地管理方案,從而對礦山開采工作實際的安全性進行保障[1]。

圖1 地下水對礦山造成的危害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對自然環境保護工作有著較高程度的重視,在礦山資源開采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的企業、單位部門都需要嚴格按照綠色環保的實際要求,科學合理地制定礦山資源開采環境保護的相關策略,避免資源配置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在對礦山區域特殊地形測量工作進行的時候,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區域的測繪和管理工作,加強規劃和部署,重點將林業資源地形測量工作進行劃分,嚴格按照劃分內容開展工作。首先,對林業資源覆蓋總面積進行測量(如圖2所示),在以往數據的基礎上,將全新的數據信息進行對比,從而獲得更加真實有效的測量數據。其次,林業和礦山實際的覆蓋區域地形變更問題,在測量工作進行的時候,需要重點針對接壤區域的長度和植物生長情況進行探測,將實際的數值進行及時的記錄。最后,對林業資源區域整體的海拔數據參數進行測量,根據礦山特殊地形的海拔參數變化情況,確定礦山在后續開在過程中,可能會對林業資源造成的實際影響情況。

圖2 某地林業資源覆蓋總面積的測量
在礦山特殊地區測繪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地下深度勘測工作是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地下深度勘測工作實際的要求,對地下勘測工作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的劃分。科學合理的利用勘測設備,例如WD智能微動勘探系統,如圖3,實現對地下深度的詳細測量和數據分析。同時,根據規劃和實際開采路線進行綜合性的對比,確定地下開采路線的各項參數,此外還需要根據實際的規劃方案和具體表現情況,為后續的開采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

圖3 WD智能微動勘探系統
GIS測量技術作為現階段在礦山測繪工作中,對特殊地形測量的主要技術手段,通過建設相對應的測量體系,對各項參數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處理,利用GIS技術軟件對圖像內容進行繪制和處理,如圖4。在技術實際應用的時候,主要需要結合衛星系統,對各項地形數據資料進行獲取,根據數據資料實際反饋的結果,將最終處理的數據結果進行及時的傳遞,幫助工作人員更好的進行決策和管理。根據現階段衛星測量工作實際的發展情況來看,在對特殊地形開展測量工作的時候,需要利用軟件對各項參數進行分析,并且加強對參數的處理過程。同時,結合勘測區域的實際平面數據,實現對各種數據的處理和展示,將被勘測區域的平面圖形結合到實際工作中,確保數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與傳統的測量技術方法不同的是,GIS技術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對不同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和對比,將特定時間段內的地形變化情況進行動態化的掌控[2]。在測量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GIS技術的使用主要是以定位系統技術為中心技術,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同地區礦山特殊地形的變化數據進行對比。

圖4 礦山測量中測量技術的應用
在對礦山特殊區域進行測繪的時候,科學合理的對衛星遙感技術進行應用,可是在短時間內對特殊區域覆蓋的實際范圍進行測量,及時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對比。與定位系統不同的是,衛星遙感測繪技術能夠針對坐標進行測量,并且具有較高的精準程度,還可以針對定位系統的相關參數合理地進行規劃和分析,以此來提升定位系統等的精準程度。在礦山測繪工作中,合理地使用衛星遙感技術,基本上可以針對特殊的環境下完成對礦山地形的測繪工作。具體應用的環節中,測繪工作人員需要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的相關原理和傳感器設備,實現對特殊地形區域高度參數的采集,根據數據結果對實際情況進行反饋,對計算方式和測量技術進行確定,通過衛星遙感測量技術的參數進行綜合性的對比,對兩者之間存在的誤差數值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合理化的對衛星遙感技術進行應用,針對礦山中的水文情況、環境情況、林業資源分布情況等進行測量,掌握動態化的情況,適當地將各項參數進行對比,從而對礦山的安全性進行判斷。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工作,還可以加強對水資源等因素的深入研究,解決已經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3]。
全站儀測繪技術主要形容將水準儀、經緯儀、測距儀集聚在一起的測繪方式,能夠測量礦山地形特殊位置的水平角、垂直角、斜度等。這種礦山地形測繪方式的精準度比較高,儀器操作方便,在使用全站儀進行測繪工作時,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測量位置,在完成定點選擇以后,需要在優化調整好儀器的水平位置以后,再進行儀器安裝工作,定點的誤差值應該不大于2mm。
除此以外,技術人員通過綜合使用全站儀以及智能終端,可以對礦山特殊地形實施精準測繪工作,能夠為測繪人員提供充足的數據。在使用全站儀進行礦山地形測繪時,首先需要設置一個合適的控制點,有助于保證測繪數據的精準性。其次,需要審核采集到的測繪數據,如果在審核過程中發現數據的誤差值超出標準范圍內,需要重新測量。再次,在整理好礦山測量數據以后,應該分析并核算數據,若是礦山測量數據出現的異常問題比較嚴重,技術人員需要重新選擇測量點位,對礦山開展二次測量。
如表1所示,提升礦山測繪質量的舉措包括健全測繪設備應用制度以及不斷提高測繪人員的綜合素質。

表1 提升礦山測繪質量主要方法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測繪設備在礦山地形測量中的應用價值,需要對測繪設備實施科學化管理的同時,設置比較合理的測繪設備應用制度。礦山企業應該在原本測繪設備應用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利弊分析,定期優化更新測繪設備應用制度,保證負責礦山地形測繪的工作人員充分了解測繪設備的規范應用方式、維護保養方式以后,有針對性的優化測繪設備應用制度。在測繪設備應用之前,需要將應用人的信息登記清楚,便于后期出現測繪問題時進行責任追溯。
為了進一步提升礦山測繪人員的綜合素質,礦山單位應該定期為測繪人員組織培訓學習機會,便于測繪人員可以及時通過培訓了解自己在測繪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時查漏補缺。在設置培訓內容,需要注重結合實際礦山測繪工作需要進行內容設計,保證測繪人員可以通過系統培訓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綜合素質。
與此同時,礦山企業需要設置培訓考核以及預制配套的獎懲制度,通過培訓考核可以使礦山氣壓充分了解職工的工作能力,能夠提升工作統籌安排的合理性,獎懲制度可以激勵測繪人員提升培訓學習積極性,礦山企業為培訓考核成績優異的職工給予獎勵,可以促使更多測繪人員積極參與培訓學習,能夠全面提升測繪團隊的綜合水平,能夠為礦山地形測繪工作提供給人才技術支撐。
在不斷地研究發展中,我國礦山測繪工程特殊地形的測繪工作有著明顯的進步和發展,技術的發展也為礦產資源的開采提供良好的保障,對資源勘察工作的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今后礦產行業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在礦山測繪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如果測繪數據結果出現問題或者測繪技術方式選擇不夠恰當,都會對測繪工程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對資源的開采造成很大的損失。測繪技術不達標,也會讓后續相關工作無法有效地開展,尤其是在我國礦山特殊地形中的測繪工作,由于地形環境較為復雜,在特殊環境中開展測繪工作,如果不能針對實際環境情況對技術進行選擇,那么必定會導致后續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在對特殊地形進行勘察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目標,根據測繪目標按照規定時間完成測繪工作,進一步促進我國礦產行業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