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你這輩子會走38萬千米那么遠的路嗎?
這是地球距離月球的平均距離。
讓我們來個自駕游吧,沿著地-月星際公路去月球:如果開著時速80千米的汽車,要晝夜不停地開上197天。
在古代,這是一個不可想象的天文距離。想當初,孔子帶著弟子周游列國14年,從山東出發(fā),最遠才到了楚國的穎都(湖北荊州)。
要是孔子和弟子們去月球呢?當時孔子經常坐著牛車,以每小時走5千米的速度,恐怕要走上10來年。
看看我們去月球采樣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吧:2020年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fā)射基地升空,11月28日就進入環(huán)月軌道,成功抵達月亮身邊!
“嫦娥五號”探測器可不是去玩的,它還有重要任務呢:抓取月壤樣本,帶回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
在月球上采樣可不容易呀!由于沒有大氣層保護,月球晝夜溫差極大。為避開極端寒冷環(huán)境,“嫦娥五號”必須在月球白天完成采樣和其他任務,保證在月球入夜前離開。
采樣地點不是隨機選擇的。“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降落并實施采樣,這一區(qū)域巖石更“年輕”,可以考察一下距今10~20億年前月球是否仍處于活火山狀態(tài)。
自動采樣是任務關鍵。2020年12月2日22點,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貯存裝置中。
2020年12月17日,破長空,踏冰雪,“嫦娥五號”平穩(wěn)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帶回了珍貴的月壤,意味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這些月壤里都有什么呢?
除了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月壤中還藏著太陽的秘密。完整的月壤剖面,記錄了長達30多億年的太陽輻射歷史和注入的太陽物質。
月壤中還藏著地球的秘密。通過比較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壤,可以識別出來自地球大氣的成分,研究30多億年前地球大氣的組成和地球磁場。
當然,月壤中還藏著月球本身的秘密。月球表面不斷受到隕石的撞擊,濺射起來的物質一層一層堆積在月球表面。因此,月壤剖面記錄了30多億年以來的隕石撞擊歷史。
讓我們期待著這些月壤能為我們揭曉更多秘密,不斷奏響中華兒女“九天攬月”的華美樂章,為航天夢、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