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絡上經常會有負面新聞出現,當新聞中主人公距離我們很近時,我們也會受新聞主人公所表達的情緒的影響,產生憤怒、失望、悲傷等負面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情緒感染。
情緒感染是我們通過捕捉他人的情緒來感知周邊人的情感變化的過程。如果感染我們的是正面情緒,我們也會產生正面情緒,從而反饋正面情緒。例如,在迪士尼樂園中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快樂;看完喜劇電影、參加完聚會后,我們就會感到開心。
但另一方面,如果感染我們的是負面情緒,例如焦慮、憤怒、悲傷,我們也會感受到它們并反饋出來。這種情緒感染在群體內的個體間更容易傳播,這是因為個體間相似性高,會產生更強的共情。
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鋪天蓋地的新聞信息。既然無法避免,面對負面事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一是提高對不確定性的容忍程度。接納生活中的不確定和風險,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要接納自己對于某些事情的無能為力。
二是避免過度沉浸于事件的細節中,從整體、全局的角度看待問題。
三是理性地看待他人的情緒,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不做“鍵盤俠”,不被人利用而發表不當言論。
四是將負面事件帶來的威脅感升華為改善負面現狀的行動。例如,面對因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一方面需要呼吁社會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地關心身邊的小伙伴,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