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才
北京市密云區慈善協會自2002年4月成立以來,18載辛勤耕耘,始終秉承慈善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以求真、務實、高效、透明的工作方針,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上替政府分憂,下為貧困群體解愁,彰顯了慈善組織在社會救助體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零距離貼近百姓 面對面了解民情
密云是北京市面積最大行政區,山多地廣人稀,自然村落分散,居住偏僻,尤其是深山區,有的自然村落交通還不夠便利,往往是看見房走半晌,只聞雞鳴不見房東,只聽鋤具響不見鋤禾人。慈善協會工作人員擼起袖子,撲下身子,邁開步子,對申請求助的困難群眾,低收入戶,意外突發事故家庭,堅持深入到村,走訪到戶,了解到人,無一漏訪。18年來,他們走訪了全區330個行政村513個自然村,兩個街道、一個地區56個居委會,深入到5901戶困難家庭,最遠的自然村單程行駛近3個小時,累計行程9萬多公里,面對面地了解求助家庭的實際狀況。通過走訪,掌握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為及時開展幫扶、精準施救、合理確定救助金額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可靠依據,至今未發生一例因救助不合理而上訪的現象。
施善舉排憂解難 動真情溫暖人心
協會以大病助醫為重點,輔之開展了貧困家庭助學、意外突發事故救助、助殘、助老等多個救助項目。不老屯鎮團山子村57歲的馬福民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并實施了兩次手術,累計支出醫療費用40余萬元,因是疑難病癥,大都服用進口藥品,自費近30萬元,全部摘借于親戚朋友。2017年時值寒冬臘月,區慈善協會得知后頂風冒雪,驅車往返百余公里及時送去5萬元助醫款,解決了患者繼續治療的燃眉之急。據統計,18年來累計救助大病患者5597人,支出善款3445.36萬元。大病助醫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減輕了政府的負擔,緩解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也延續了患者的生命,同時也為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總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北莊鎮葦子峪村24歲的郭鑫,因煤氣罐泄漏失火,身體燒傷面積達90%,傷勢威脅著年輕的生命,協會特事特辦,及時送去1萬元,解決了急救押金的難題,使小伙子得以及時入院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據悉,協會已累計救助因燒傷、燙傷、車禍、雷電、房屋火災等意外突發事故的困難群眾304人(戶),支出善款262.71萬元。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脫貧困。18年累計助學1640人,解決助學款459.2萬元。此外,還開展了“精神幫扶,物質助學”活動,對邊遠山區的中小學實施物質幫扶,累計折款58萬余元。
“奉獻一份愛,讓肢殘者站起來”。18年來,先后為53名困難家庭殘疾人免費安裝了假肢,使他們在自食其力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為58名下肢癱瘓的殘疾人配備了輪椅,對20名殘疾人困難家庭發放生活補貼4萬余元,增強了殘疾人的自信心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多方位開展施助 普惠型不斷提升
密云大部山區敬老院缺少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康復健身等設施和器材。協會先后為4所邊遠山區敬老院出資200萬元,建設了老年康復訓練和娛樂活動中心,豐富了老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增強了體質。重陽節期間慰問80歲以上老人314人支出58.85萬元。
針對農村低保老人常見病、慢性病纏身的煩惱,實施了“攜手助老送健康——慈善醫療卡”救助項目,為農村60周歲以上的低保老人每人每年發放面值500元的醫療救助卡15533人次,支出善款776.55萬元。“光明行動”為60周歲以上的52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568臺。“關愛女性健康”,為100名乳腺癌患者捐贈義乳,價值近10萬元。為低收入村投放91.66萬元解決111戶困難家庭生活問題。資助困境兒童(留守兒童)16名,支出18.03萬元。投資75萬元為15個低收入村的醫療衛生室設備進行了更新和改造,惠及9200余人,極大地方便了當地村民和周邊群眾。
密云區基層鄉鎮敬老院大都始建于七八十年代,因受當時經濟條件制約,大部分敬老院冬季供暖設備陳舊破損,一直沒能改造和更新,協會支出162萬元,為全區鄉鎮敬老院更新了節能環保型鍋爐,使老人在冬季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此外,還為全區所有敬老院配發了電影播放器,極大地豐富了老人的文化娛樂生活。
伸援手抗洪賑災 心連心對口幫扶
密云區慈善協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脫貧攻堅戰略,大力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友愛精神。先后向青海省玉樹災區,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巴林右旗,河北省灤平縣,湖北省竹溪縣等貧困地區撥付對口幫扶資金52.6萬元。2018年汛期,密云區石城鎮、不老屯鎮遭受50年來未遇的特大暴風雨襲擊,給災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困難。協會撥付善款278.2萬元,幫助災區恢復生產,保障了災區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及社會秩序的穩定。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投入150萬元用于農村戶廁改造試點,得到老百姓的贊同和好評。
18年來,密云區慈善協會從成立初期的僅大病助醫一項發展擴大到目前的八大救助平臺11個救助項目,已逐步由“小慈善”向“大慈善”的軌道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