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釗
摘 要:在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新趨勢下,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成為連接世界與中國新的紐帶,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領導者和踐行者,中國正面臨引導發展的機會。隨著近些年來自由貿易區概念的提出與優化,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開始建立貿易合作關系,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繼續致力于建設和完善各類自由貿易區,與周邊國家建立互利互惠的貿易合作伙伴關系,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關鍵詞:一帶一路建設;世界經濟增長;新動能;自由貿易區
引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在與沿線國家不斷深化合作過程中,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源。
一、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從經濟學角度看,區域經濟一體化依賴于互操作性。在沒有互聯和合作的前提下,一個城市或港口可能僅能服務一個地區,若充分發揮互聯與合作的作用,一個城市或港口可以深入內陸貿易網絡通道,發揮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見,一帶一路的互聯網絡將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產生有效的影響。為避免單一經濟體的經濟活動成為孤立的網絡孤島,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推廣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方式,此種方式的特點是構建以網絡為基礎的經濟活動,這個網絡可以作為產生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媒介。為了使一帶一路互聯網絡功能健康運行,國家網絡和區域網絡之間必須具備互操作性,亦對網絡容量、速度和互聯互通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1]。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了一帶一路互聯網絡的發展,互聯網絡的發展增進了地區間貿易合作,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二、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
一帶一路建設可以看作是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互操作性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條件和基礎?!翱苫ゲ僮鳌笔侵概c中國周邊國家建立全球聯系,需要硬件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需要軟件“煽動、規則互聯”的建設,以及中國與相關國家之間的“主要通道”,包括貨物、資本、運輸、物流和信息自由。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創新型合作模式。這種多邊、雙邊和地區的開放與合作,適用于中國現有的組織和機制,有利于打破區域內原有的貿易壁壘,增進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從全新的合作模式重新開始,旨在與現有的和新興的組織競爭,形成一帶一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源。[2]
三、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經濟發展理論研究的三個主要階段,包含三種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只有當供給在底層結構中處于領先地位時,經濟才能得到增長。他們認為,只有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才能保持快速的經濟增長。第二,基礎設施的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這是均衡增長理論首先提出的觀點,其主要內容是在直接生產活動中應首先采用投資資本,其中一部分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第三,效率更高、風險更小的方法是首先開展直接的生產性活動。利用自由貿易協定,貿易壁壘被削弱或消除,生產要素趨于自由流動,在區域經濟影響下逐步實現一體化的目標。
近些年來,我國的自由貿易區建設取得較快發展,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明顯加快,與其他各國共同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國已經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自由貿易范圍不斷擴大、開放程度不斷增加。在現代多邊貿易組織以及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歷程之中,我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隨著這些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進一步拓寬合作渠道,拓展新型的交流模式。2020年11月15日,由我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宣告誕生。這不僅成為東亞、南亞等區域經濟合作新的窗口和平臺,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成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舉措。我國的自由貿易將迎來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也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市場機遇。
從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參加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貿易總量不斷上升。根據我國商務局發布的公開數據,截至2019年末,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總額超過78000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1100億美元,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近8000億美元,一大批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相繼落地。一帶一路建設初期階段主要涉及中國和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現已逐漸延伸到西亞、中歐和東歐的國家,甚至影響到北非和其他歐洲國家。[3]我國的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在經濟發展領域的增速更快,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領域取得的進展更豐富,為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提供更多可能性??梢哉f,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已經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亞洲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數量較多,經濟規模發展增速較快,在全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貢獻了獨特的力量。隨著未來更多國家加入一帶一路體系,以目前的發展增速測算,當一帶一路建設完成時,亞洲國家的經濟總量將位居世界各大洲前列水平,各成員國均能享受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紅利,為世界經濟增長釋放發展潛力。
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更是國家間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它打破了原有國家之間的限制,使得各國經濟發展成為一個整體。新的發展格局可以助力各個國家及地區經濟貿易取得更大的進步;新的發展思路也可以為各國、各組織之間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條件和機會。[4]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涌現,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動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第一,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產業引領作用,結合各成員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水平和階段,有針對性的補齊涉及農業、醫療、基礎公共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短板,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第二,制定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在產業、貿易、技術、知識產權等領域擴大合作范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提升合作各方的獲得感和發展信心;第三,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向更高水平發展,深入發掘一帶一路發展潛力,鞏固和發展國家間的貿易合作伙伴關系,共享發展成果。
結束語:本文從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出發,闡述我國建設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思想,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將會構建信息互通及平等交流的平臺,不斷優化區域合作機制,最終實現各國之間貿易平等。面對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涌現,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動力不足等潛在風險,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產業引領作用,制定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向更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勃昕.從經濟高速增長到發展質量提升:內外變革與創新重塑[J].當代經濟管理,2020,42(10):11-16.
[2]王頌吉,谷磊,蘇小慶.“一帶一路”引領新型全球化:變局研判與建設任務[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9(2):148-154.
[3]王美玲."一帶一路"背景下適合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的課程國際化建設研究 ——以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8):147-148.
[4]吳凡秋.對外基礎設施合作建設對貿易強度關系的影響與機制 ——以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例[J].國際商務財會,2020,(1):65-73.
(南開大學? 天津市?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