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將針對當下應急問題給人們帶來的挑戰,分析基層干部應當具備哪些應急管理方面的能力,并就這些具體的應急能力如何提升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便日后在緊急突發事件來臨時可以減少損失,有效應對。
關鍵詞:基層;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
前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面臨著更加繁復、更加嚴峻的危機。社會結構轉型帶來的風險日益加劇。既有人為帶來的結構性風險,也有因為技術原因帶來的風險,各種原因相互交錯,增加了風險的不確定因素,導致社會危害不斷擴大。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即是新時代社會對領導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賦予的重要使命。
一、基層領導干部應當具備基本應急管理能力
應急管理能力的強弱決定了應急管理的決策和處理是否科學有效,結合應急管理的基礎理論和我國應急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要求我國的基層領導干部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基本應急管理能力:
(一)應急研判能力
我們所有的應急研判能力,是指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決策者第一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各種新進技術,對該事件進行分析,判斷出后期可能的發展走向及其所帶來的危害的能力,它是后續對突發事件做出預防與決策的基礎。只有判斷正確,才能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正確的方法和方向。應急研究判斷是基于充分可靠的信息。信息包括事件本身的情況,如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經過、結果、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等。以及事件發生地的基本社會信息,事件發生地的應急管理情況,以往突發事件處理情況。應急研判的關鍵是動態研判,客觀判斷形勢,運用相似思維,從多個角度把握危機的現實,動態把握形勢,正確把握新形勢、新發展、新問題。
(二)應急決策能力
應急決策能力是指決策者在時間發生后的短時間內,在不確定具體情況的前提下,以科學決策為依據,做出令人滿意的決策的能力。應急決策具有突發性、時限性、信息不足、風險性和非理性等特點。在應急管理的長期實踐中,探索和形成了科學有效的應急決策機制。這是一個由快速的決策制度、科學的決策體系、依法協調的決策機制共同組成的應急決策,是具有科學性、民主性和法律性的應急決策機制。
(三)應急協調聯動能力
應急協調聯動能力是指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整個過程中,為了協調各級、各部門、各地區的業務,應急管理人員通過建立綜合指揮機構、專業應急管理指揮部,組織進行應急聯動會議、成立臨時作業指導小組等形式,建立立體化協同作戰應急部署的能力。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協調與協調,通過資源整合和聯合行動,形成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達到資源共享、功能互補,統一行動的工作機制,形成相應的共同目標。
二、提升基層領導干部應急管理能力的路徑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經明確知道了基層領導干部所應該具備的應急管理能力,但并不是每一位基層領導干部都已經完全可以應對緊急情況下的突發事件。所以從多方面多角度綜合施測,加強領導干部的理論學習,注重對其進行技能培訓,并實地進行模擬演習,對提升基礎領導干部的應急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具體提升路徑如下:
(一)加強應急理論學習
任何類型的突發事件,都是有跡可循的,這就要求基層的干部要了解和掌握不同事件的特性,明白發生的原因及規律。從而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因此基層領導干部需要系統的學習重大風險事件的防范策略,并從中分析對突發事件處理的思路,時刻保持一份危機感,為突發事件的來臨做好準備。
同時基層的領導干部還需要重點學習高層領導人員處理突發問題時所依據的基本理論,通過實地走訪或網絡視頻的方式,學習不同地區面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及經驗,注重因地施策。通過學習應急管理的相關知識,不斷地武裝、完善自己,使得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將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使得工作往更高水平發展。
(二)強化應急技能培訓
提高應急管理能力,不僅需要基礎知識的支持,還需要掌握相關的實踐功能。要把應急技能教育作為提高基層領導干部應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各級黨校、行政大學、社會主義學院、干部輔導班等教育培訓機構,要把應急管理能力素質教育納入干部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提高培訓班、職工班、輪班培訓班等學科的工作頻率和能力,綜合運用教學、案例教學、互動教學、體驗式教學、模擬式教學、小組教育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綜合教育。
(三)開展應急模擬演練
基層領導干部要定期組織參加應急培訓,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應急管理的整體推進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基層領導干部在應急管理中的實際應對能力。從應急訓練方法來看,根據訓練目標任務和實際情況,可以通過桌面推理和實戰演練的交叉方式進行。從應急培訓內容上,重點突出應急響應、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三大中心任務。從應急演練的類型來看,主要是針對自然災害的應對和應對事故災難的模擬演練。開展應急模擬實驗,突出實踐性,需要正確規范計劃、程序、要素和內容。實踐取得實效的同時,應急模擬基層領導干部作為參與者應該真正融入到模擬場景中,在應對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要親身感受和體驗應對一系列復雜的情況和艱巨的任務。在應急模擬演練過程中進行評估,做好事后排序尤為重要。要認真查找應急對策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認真反思制度不靈活和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
(四)構建完善制度保障
應急管理是政府眾多管理內容之一。如何充分體現其重要性,如何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業務加以推廣。再者,基層領導干部是否重視自己想要的行為,還取決于是否建立了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和制度。通過制度的制約和保障,改善基層領導干部的應急管理,作為正常可持續的任務,需要完善應急管理評價體系,將應急響應作為年度目標評價的重點內容,一定的系數權重值和要賦予比例。完善應急管理激勵機制,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需要把優秀干部作為選拔任用的重點對象。規范應急管理制度,特別是應急管理體制改革后,要調整職能、明確責任、細分任務、規范程序,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業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結語
在應急管理中,基層領導干部的應急能力水平直接決定著應急處置的效果。通過多種渠道和渠道,提高其應急研究能力、應急決策能力、應急預案能力、應協調溝通能力是必要的。“十四五”期間,提高安全發展和應急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是中國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同時基層領導干部的應急管理能力將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提高和加強。
參考文獻:
[1]閃淳昌,薛瀾.應急管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李雪峰.應急管理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3]陳宏偉.科學處理應急管理"防"和"救"的關系[J]. 社會主義論壇,2020(8).
[4]龔維斌.應急管理的中國模式——基于結構,過程與功能的視角[J]. 社會學研究, 2020(4):1-24.
[5]李首亞.政府應急管理的信息公開與大眾傳媒[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20(010):258.
作者簡介:
曾靜(1986.10-)女,漢族,貴州遵義,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2018級應急管理.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 貴州? 遵義? ?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