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理薰
摘 要:隨著經濟和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預測風險、評估風險、降低風險、化解風險等風險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企業是否能健康、有序地發展。目前,大部分企業在進行會計風險管理時,主要是通過“內部審計”來加強抗風險能力。可以說,企業內部審計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安全防線,可以幫助企業識別風險、降低風險,為企業在新時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本文從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的地位開始分析,重點探討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現狀,以及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企業會計;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管理對策
0引言
影響企業健康穩定運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在于企業的會計工作,因此企業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推進會計工作,在于不斷完善會計風險管理的制度,提高企業應對經濟事務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實現針對風險的管控,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積極運用內部審計。
1企業內部審計概述
1.1企業內部審計的內涵
內部審計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其完善程度關系著企業能否健康穩定運營,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開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據研究顯示,推動企業內部審計能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了解員工的實際發展狀況,提高管理層評價員工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保證企業決策的正確性。此外,完善企業內部審計能有效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同時提高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1.2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
企業所開展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在于檢查和監督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在明確相關情況的基礎上針對經濟活動提出評價,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企業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審計制度,其中要注重建立相應的、專業的審計部門來完成審計工作,并保證由專業的審計人員來負責相應的工作,同時要注重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證審計工作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審計人員要樹立自身的責任意識,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企業經濟事務的管理。還要注重不斷改進和更新自身的工作方式,體現審計的科學性。審計人員開展工作的另一主要內容在于對企業的經濟狀況和發展前景進行全面的分析,明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劣勢,從而讓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好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
2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現狀
2.1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工作不注重全面滲透
當前我國部分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工作不注重全面滲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有些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部門設置越來越多,獨立的分公司也越來越多,但內部審計工作的理念沒有轉變,沒有加強對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分支機構的評估工作,影響了企業的有序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及時性,相關工作人員要密切關注國家財務方面的最新動態,從而進行“有章可循”的審計工作。但有些企業的審計工作人員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不注重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既沒有確保審計工作的先進性,也無法給企業在新時期的發展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議。
2.2內部審計風險管理人員綜合能力不足
在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相對應的專業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直接關系到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目前,部分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人員能力不足的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大部分工作人員只是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缺乏對企業審計工作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②內部審計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不足,遇到會計風險管理中的突發問題,只知道向上級反饋,沒有形成自己的思考,無法提供可參考性建議。③企業不注重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沒有給內部審計人員創造一些學習、交流的機會,導致內部審計人員的視野比較狹窄,只能看到企業內部的一些風險問題,無法從市場的角度、社會的角度,給予企業更好的發展意見。
3內部審計在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的有效運用
3.1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
要提高內部審計運用的有效性,從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穩定運營,關鍵在于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來承擔相應的工作。此外,建立好的獨立的審計機構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根據企業發展和運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的不斷完善和工作的有效性。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性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證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在這個過程中審計人員要注重明確內部審計和會計風險管理的關系,而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即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將內部審計機構和企業監督部門混為一談,加強內部審計機構的專門化程度,保證審計機構能更好開展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突出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2對審計風險進行科學評估
此外還要注重對審計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在開展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審計人員要注重對審計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調整,注重深入挖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此外,審計人員要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操作,保證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此外,針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需要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注重了解相關的風險,增強對不同風險的理解和認識,提升自身發現風險、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能力和水平。從而為企業開展經濟事務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
3.3建立內部審計標準化體系
當前大部分企業內部審計沒有一個相對固定審計模式,沒有預先設計比較完善審計指標體系,仍然著重于傳統的財務指標審計,這樣不利于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要求,因此對內部審計的內容進行標準化審計體系設計。企業將內部審計需要關注的風險點作為審計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只有內部審計標準化體系建立有利于全面提升審計質量,能全面關注到企業的重要風險領域。根據建立標準化的審計模式,可以使內部審計人員高效地按審計程序,審計流程,獲得審計需要的數據和資料,以提高對風險事項審計結果的判斷,提升內部審計對風險事項的預警作用。
3.4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
企業內部審計參與企業風險管理是體現在對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內部審計結果的運用關系到企業對風險管理成敗。一般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研究,重點分析發現的問題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風險因素的嚴重性、問題發生的重復率、涉及資金的大小、問題存在的普遍性及影響范圍的大小等方面進行梳理分類,找出問題的關鍵因素,提出可行性改進措施。如果發現的問題屬于內控存在的缺陷,及時修訂和完善內控制度,從內控制度上杜絕風險管理漏洞。二是對內控制度執行缺陷,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確已發現的各項問題的整改時限、整改要求、整改的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并對整改效果進行跟蹤落實,確保需要整改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整改
4.結語
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極其重要的管理內容,而企業的內部審計對企業風險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通過內部審計加強對風險隱患進行有效管控,及時發現風險隱患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唐子淳,唐毅泓.內部控制審計質量對高管薪酬的影響—基于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研究[J].現代管理,2018,8(01).
[2]趙鳳艷.企業會計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作用[J].商情,2020(22).
(上海理工大學MPAcc研究生? 上海? ?2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