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鑫
摘 要:新冠疫情期間,為了最大程度減輕對高校日常教學的影響,全國范圍內普遍開展線上教學。雖然解了正常教學的燃眉之急,但隨之而來顯露出了諸多問題。本文基于學習通平臺,以采用了線上教學的《資產評估》課程為例,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與最終的教學效果,尋找線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提高線上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冠疫情;學習通;線上教學
2020年伊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學生正常返校開展線下教學已不切實際。學校相關部門積極響應貫徹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精神,在特殊時期鼓勵教師踴躍進行在線教學的實踐。為了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相關部門與學習通平臺進行了深切合作,為教師的建課備課和線上施教創造了良好環境,進一步確保了高水準的教學工作與教學質量。
一、學習通平臺與課程簡介
學習通是一個課程學習,知識傳播與管理分享平臺。對于教學而言,該平臺資源比較豐富,不僅擁有海量的圖書、期刊文獻等,而且內置示范教學包,能夠快速幫助教師建課。同時,教師也能根據教學的課程,自行設計教學內容,安排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此外,該平臺還提供一些輔助功能,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班級、教學團隊的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后臺記錄,為考核評價提供了依據。
《資產評估》課程屬于財務專業課,主要講授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和資產評估實務中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會針對不同的評估實物,進行各類評估方法的介紹,涉及到大量的公式。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評估方法,會通過大量的例題與習題進行強化。本課程共32課時,每章節完結后會發布章節作業,期末考核采取線上考試的方式進行。
二、線上教學初探
為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在正式上課前,創建了QQ課程群。通過QQ群,對線上教學的學習通平臺進行簡單介紹、安裝和使用,及時發布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與通知。教師在學習通平臺進行課程創建后,學生可通過輸入邀請碼或掃碼的方式加入課程。最終,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構成以學習通為主、QQ群為輔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中的任何疑問,均可通過任意平臺進行反饋,達到即時溝通的效果。
學習通平臺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可直播可錄播。直播類似面授,雖能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硬件條件要求較高。若同一時段使用人數較多,平臺流量激增,會導致卡頓、崩潰,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選擇了較為保守的錄播方式。每次開課前,在QQ群對學生進行公告。
在特殊時期進行教學,最困難的事情莫過于教材。雖然無法按照教學大綱找到一模一樣的,但在學習通的海量資源庫中找到了適用的教材參考。極大的方便了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沒有教材憂慮。
在備課階段,對于課件的制作,既能采用系統自帶小功能進行創建,也能直接上傳PPT文檔。同時,還支持插入討論、視頻、音頻、文獻、教材等相關功能,極大的豐富了教學方式。在開課階段,每次課程均可設置簽到活動,為增加趣味性,平臺設置了手勢、位置等多種簽到方式。每節課能按需求設置任務點,設置相應的學習時間段進行發布。章節練習也可通過平臺設置,定時發放。待學生提交后,可系統自動批改或手動批改,并進行正確率的統計分析。批改完成后,一方面學生可自行查閱作業情況,另一方面,能讓教師清晰的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度,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后期的習題講解提供了一定依據。在結課階段,平臺可開啟結課狀態,停止學生學習的相關記錄。教師可通過后臺的統計功能,查閱學生在平臺中的詳細學習情況,例如:是否完成所有任務點,是否保質保量的完成課程學習,是否參與課堂互動等等,以便輔助完成教學成績評判。
三、線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線上教學經驗
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大多數教師“現學現賣”,對平臺各項功能的使用并不熟悉,只能通過摸索前進。對線上教學平臺使用不熟練或年齡較大的教師而言,挑戰性很大。雖然對課程設計有諸多想法,但由于線上教學經驗不足,無法有效的將線下課堂有亮點的教學設計演變為適合線上教學的模式。
(二)平臺教學輔助資源缺乏且較陳舊
為了幫助教師快速開展線上教學,學習通平臺提供了示范教學包,讓教師有參照性的建課。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均有一定的針對性。但由于涉及面廣,基本只提供一些基礎課程的示范教學包,還有大量的專業課程未涉及。
在缺乏教材的教學中,各大出版社雖然能提供給教師部分教材的電子閱讀使用權,但無法解決學生閱讀的問題。因此,只能依靠學習通平臺資源解決問題。通過資源庫的使用,注意到學習通平臺雖擁有大量的教材資源,但出版年份都比較早,在結合專業研究前沿的內容方面,內容更新比較緩慢,不太能滿足教學的需求。
(三)教學效果不太盡如人意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平臺在線人數過多,經常性出現卡頓現象。學生比較焦急,在反復衡量后,決定取消按時打卡,將每次課程學習時間設置為一周,方便學生錯峰學習。但對于自覺性較差的學生而言,一旦有了自由度,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出現掛機行為,章節作業也無法按時完成。雖然與相關學生進行了多次溝通,但效果甚微。大多數學生普遍感覺線上教學不太適應,認為沒有教室正常上課效果好。
在長達將近5個月的線上教學中,一共發布11次作業。在發布的作業題中,客觀題量占據三分之二,主觀題量三分之一。根據平臺數據統計,按時提交完成度均在90%以上,說明發布的作業題量適中,學生基本能按時完成。日常作業的批閱結果表明,客觀題的均分較高,主觀題平均分的高低因章節的難易程度不同,出現較大起伏。
期末考核采用了學習通自帶的考試平臺,經過統計,全班68人,90-100優秀分數段6人,80-89良好分數段13人,70-79中等分數段18人,60-69及格分數段6人,剩余25人不及格。卷面均分接近68,及格率63.24%。最高分99,最低分25。結合其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平臺聽課記錄相比對,未及格的同學基本都存在一個共性,即未能按時完成相關課程內容,或存在較嚴重的刷課情況,因而導致作業晚交或不交,且質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