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順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近年來,中國社會較為關注各種國際權威品牌排行榜上的中國身影,而“全球最佳品牌”Interbrand(Best Global Brands)排行榜是關注的焦點之一。Interbrand 隸屬于美國宏盟集團(Omnicom Group),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 品牌價值評估法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分析:品牌化產品(或服務)的財務表現,影響客戶選擇的品牌作用力,贏得溢價、確保未來收益的品牌強度。Interbrand 從1999 年起發布年度全球榜,后來被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最受CEO 重視的三大榜單之一。在2018 年、2019 年Interbrand 全球榜上,只有一個中國品牌,即2014 年以來連續上榜的華為,而在2015—2017 年連續三年上榜的聯想,2018 年落榜。
中國品牌在Interbrand 全球百強榜上的地位,可以從中國品牌在不同時段的自我比較、中外品牌的多角度比較兩方面考察。
2014 年華為代表中國品牌首次沖上全球百強榜,2015 年華為和聯想成為全球榜的“中國雙驕”。2016年華為迅猛上升16 個位次,此后兩年緩慢上升,2019年則下降6 個位次。聯想在上榜的三年中只升降過1 個位次,并在2018 年落榜。

表1 Interbrand 全球百強榜上中國品牌的變化情況
2014—2018 年,華為的品牌價值增長32.65 億美元,年增速介于13.51%和17.83%之間。2019 年華為的品牌價值下降9.12%,幾乎回落到2017 年的水平。2015—2017 年,聯想的品牌價值出現持續小幅度下跌,累計降低1.1 億美元。根據2018 年Interbrand“最佳中國品牌”(Best China Brands)排行榜,聯想的品牌價值為254.24 億元(折合39.64 億美元)。而2018 年全球榜品牌價值的門檻為42.14 億美元,比數月前發布的聯想數據高出2.5 億美元。
通過比較中外品牌在全球百強榜上的數量、名次、價值及其占比,可以更精確地判定中國品牌在榜上的相對地位及其變遷。
1.中外上榜品牌的數量和位次
2019 年全球百強企業來自14 個國家,其中上榜的美國品牌有51 個,占51%;德國品牌10 個,法國品牌9 個,日本品牌7 個,英國品牌4 個,各占4%—10%;韓國、瑞典、意大利、荷蘭品牌各3 個,各占3%;西班牙、瑞士品牌各2 個,各占2%;中國、丹麥、墨西哥品牌各1 個,各占1%。
在2019 年全球榜前5 強中,美國品牌獨霸天下(100%)。前10 強中,美國占據7 席(70%),韓國、日本、德國各得1 席。前20 強中,美國占據14 席(70%),德國得3 席,韓國、日本、法國各得1 席。前30 強中,美國占據18 席(60%),德國、瑞典、法國各得3 席,日本得2 席,韓國、西班牙各得 1 席。而2018 年華為在全球榜的排名(第68 名),是迄今中國品牌取得的最高位次。
2.中外上榜品牌的價值及其占比
華為是民族品牌的驕傲,但其品牌價值與全球頂級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2019 年全球百強榜前五名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分別是華為的34 倍、24 倍、18 倍、15 倍和9 倍。全球百強榜第36 名現代汽車(Hyundai)的品牌價值,是華為的2 倍。
同樣,中國品牌整體占全球百強榜總價值的比例,與先進國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2014—2019 年,美國品牌占全球百強榜總價值的66%左右,德國品牌9%左右,日本品牌6%左右。而2019 年中國品牌占全球百強榜總價值的0.32%,略微高于2014 年,略微低于2018 年,顯著低于2015—2017 年(0.55%左右)。

表2 2014—2019 年主要國家的品牌價值情況占全球百強榜的比例金額單位:億美元 比例單位:%
一方面,華為曾經連續五年在Interbrand 全球榜攀升,但2019 年受挫;聯想曾經連續三年上榜,但2018年落榜;其它中國品牌從未上榜。另一方面,無論是從上榜品牌的數量、位次還是從品牌價值占比來看,迄今中國品牌在Interbrand 全球榜一直處于明顯弱勢。
中國品牌在Interbrand 全球百強榜上的地位是否公平,可以用中國品牌(特別是華為)在其它國際權威品牌排行榜上的位次、品牌價值和品牌數量來衡量。
Brand Z 系列品牌價值排行榜由WPP 集團(Wire &Plastic Products Group)委托旗下的子公司凱度華通明略(Kantar Millward Brown)編制。WPP 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而凱度華通明略是全球著名的品牌、媒體及傳播調研公司。Brand Z 品牌價值評估法引入了品牌動能(Brand Momentum)、品牌貢獻指數(Brand Contribution Index)兩個概念,分別反映品牌價值的未來增長潛力、品牌對企業盈利能力的貢獻。
在2019 年“Brand Z 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 強”(Brand Z Top100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s)中,中國品牌有15 個。阿里巴巴代表中國品牌的最佳形象,居第7 位,其品牌價值是榜首亞馬遜的41.60%。華為在Brand Z 全球榜居第47 名,比在Interbrand 全球榜提前25 個位次。華為在Brand Z 全球榜的品牌價值接近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4 倍,顯著高于表3 所選11 個品牌(包括Brand Z 全球榜前五強、中國上榜品牌前五強)的平均水平2.20 倍。

表3 2019 年Brand Z 全球榜部分品牌的價值及有關比較情況金額單位:億美元
“品牌金融全球500 強”(Brand Finance Global 500)排行榜,由從事品牌業務評估和戰略設計的英國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 編制。Brand Finance 根據特許權使用費減免法(Royalty Relief Method)計算品牌價值,通過估計未來銷售額、使用適當的特許費率、確定稅后特許費的折扣率,獲得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NPV)。
在2019 年Brand F 全球500 強排行榜,中國品牌(含港澳臺品牌)共計77 個,其中有21 個進入全球百強。中國工商銀行代表中國品牌的最佳形象(居第8 位),其品牌價值為榜首亞馬遜的42.48%。華為在Brand F 全球榜居第12 位,比在Interbrand 全球榜提前62 個位次。華為在Brand F 全球榜的品牌價值超過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9 倍,顯著高于表4 所選11 個品牌(包括Brand F 全球榜前五強、中國上榜品牌前六強)的平均水平1.36 倍。

表4 2019 年BrandF 全球榜部分品牌的價值及有關比較情況金額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Global 500 2019 (Brand Finance);Best Global Brands 2019 (Interbrand);Best China Brands 2019 (Interbrand)。
“世界最具影響力品牌500 強”(The World'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BL(World Brand Lab)編制。WBL 是全球知名戰略咨詢公司世界經理人集團的子公司,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華裔學者丁海森領導,發布系列品牌價值排行榜。“世界品牌500 強”的評選方法為:從品牌影響力(Brand Influence)、市場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誠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領導力(Global Leadership)四個方面給品牌評分,每個方面的最高得分為5 分。
在2019 年WBL“世界品牌500 強”排行榜,中國品牌共計40 個,其中有10 個進入世界百強。國家電網代表中國品牌的最佳形象,居第28 位。WBL 全球榜前四強就是Interbrand 全球榜前四強,只是兩個榜單上前四強的排序不同。在WBL 全球榜前十強中,7 個品牌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位次變化幅度(取絕對值)不超過3 個。華為在WBL 全球榜居第51 名,比在Interbrand 全球榜提高了23 個位次。

表5 2019 年WBL 全球榜部分品牌的價值及有關比較情況
“ 全球最具價值品牌”(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Brands)100 強排行榜,由美國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編制。Forbes 品牌價值評估法的基本內容為:先以品牌化產品和服務過去3 年息稅前收益(EBIT)的平均值減去所使用資本的8%,然后考慮品牌所屬母國的企業稅率、品牌在行業發揮作用的大小、品牌所屬公司或可比上市公司過去3 年市盈率的平均值。

表6 2019 年Forbes 全球榜部分品牌的價值及有關比較情況金額 單位:億美元
歷年Forbes 全球百強榜中,直到2017 年才有中國品牌華為上榜(居第88 位),此后三年沒有新的中國品牌跟進。2018 年華為在Forbes 全球榜居第79 位,其品牌價值為84 億美元,是榜首蘋果的4.60%。2019 年華為在Forbes 全球榜降至第97 名,比在Interbrand 全球榜落后23 個位次。但是,華為在Forbes 全球榜的品牌價值比在Interbrand 全球榜高出11 億美元;華為在Forbes 全球榜的品牌價值是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1.16倍,略微高于表6 所選11 個品牌(包括Forbes 全球榜前十強)的平均水平0.99 倍。
從Brand Z 全球榜、Brand F 全球榜、WBL 全球榜和Forbes 全球榜來看,中國品牌展示的最大品牌價值是1312.46 億美元,贏得的最佳位次是第7 名,在百強中實現的最多品牌數量為21 個。與2019 年Brand Z 全球榜、Brand F 全球榜和Forbes 全球榜相比,華為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品牌價值較低,分別低11—554 億美元。與Brand Z 全球榜、Brand F 全球榜和WBL 全球榜相比,華為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位次較落后,分別落后23—62 個位次。
鑒于Interbrand 全球榜具有非凡的國際影響力,中國企業要主動適應全球榜的規則,努力沖進該榜、充分利用該榜。
Interbrand 為全球榜制定了五項入選標準:有不低于1/3 的境外收入;在亞洲、歐洲、北美有顯著的存在,在新興市場有廣闊的覆蓋性;有公開發表的財務報告;有長期性的盈利預計;在世界主要經濟體有公眾形象和意識。其中,第一、二項標準有較強的相關性,也較難達到。從2019 年Interbrand 中國榜來看,第14 名小米的品牌價值為338.91 億元(折合49.38 億美元),大于2019 年Interbrand 全球榜的門檻值47.81億美元。如果除華為(列第11 位)外的13 個品牌也滿足Interbrand 全球榜的各項入選標準,它們就都能進入2019 年全球榜。因此,中國企業在大力提高品牌價值的同時,應向Interbrand 全球榜的入選標準靠攏。在實踐中,中國企業可以按照先易后難、逐步升級的原則,將Interbrand 全球榜的入選標準分層次轉化,列入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規劃。
2018 財年聯想集團的凈利潤為-1.27 億美元,但2019 財年扭轉為6.57 億美元,在歷史上僅次于2014 和2015 財年。2019 財年聯想集團的營業收入為510.38 億美元(歷史最高水平),是2015 財年(歷史次高水平)的1.10 倍。但是,根據2019 年Interbrand 中國榜,聯想的品牌價值不足37 億美元,顯然被低估了。由此可見,中國實業界、理論界應當尋找機會,努力改善中國品牌在Interbrand 全球榜的競爭環境。
[注釋]
①②在第三列中,如果該中國品牌進入了2019 年Interbrand 全球榜,那么其品牌價值援引該榜;否則,其品牌價值援引2019 年Interbrand 中國榜。
③美國電話電報、沃爾瑪的境外收入比低于1/3,因此它們未能進入Interbrand 全球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