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2020年,全省共有圖書出版單位19 家,出版圖書26940種,其中新版圖書10145種,重版、重印圖書16795種。全年批復圖書選題348 批次18933種,發放書號10352個。組織出版物“質量管理2020”專項檢查,共檢查18 家出版單位圖書102種,合格率為93.14%。組織出版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參評人員編輯出版物質量檢查,抽查19 家單位的75種出版物,合格率93.33%。組織對省內出版的106種教輔圖書進行質量抽查。開展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和年度核驗工作。
【主題出版】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百年兩大主題,提早行動、提前謀劃,研究提出12個方面選題重點,組織省委黨史工辦、省委黨校、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政府扶貧辦等13 家省直部門單位和全省出版單位,做好重點選題策劃工作。在兩輪選題征集、重點選題策劃的基礎上,召開2020年主題出版選題策劃會,指導協調、部署推進2020、2021年主題出版工作。組織召開2020年省主題出版重點選題評審會,從140 余種選題中評選出58種重點選題,以省委宣傳部名義公布。江蘇人民出版社《世紀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等3種圖書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

表221 2020年江蘇省圖書出版情況
【網絡出版】推動網絡出版精品生產,連續三年舉辦揚子江網絡文學作品大賽,遴選推介《2.24 米的天際》等13 部獲獎作品,舉辦2020 揚子江網絡文學作品大賽頒獎暨IP 交易大會。省內網絡文學出版單位8種選題獲中國作協扶持。首次將網絡文學作品納入省年度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3種網絡文學選題入選。2個項目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項目。1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等5 家企業參展第十屆江蘇書展數字閱讀館。完成2019年網絡文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估,對評估得分較低單位予以誡勉談話、督促整改。印發《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具體措施的通知》,明確管理責任清單,組織網絡文學單位開展自查、屬地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檢查。查處違規網站5 家,指導屬地主管部門對相關網站進行約談,刪除有關違規網絡出版物并限期整改。
(省委宣傳部)
【報紙出版】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出版報紙138種,其中省和設區市黨報14種,縣級報12種,晚報都市報36種,行業專業報27種,高校校報49種。全省報紙平均期印數1116萬份,總印數19.29億份,總印張數40.79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3.18億元。5個項目入選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14種報紙及報紙所辦新媒體入選“2019~2020 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同時入選“亞洲品牌500 強”;8 件報紙及報紙所辦新媒體作品獲第30 屆中國新聞獎。
【期刊出版】2020年,全省共出版發行期刊449種,其中社科期刊190種、科技期刊259種。在推動期刊國際化、專業化、細分化取得新成績,支持有意向的期刊單位調整優化資源,6種期刊更名或創辦新刊。鼓勵和支持優秀科技期刊創辦英文刊,支持和指導更多優秀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中國礦業大學主辦的《深地科學》和南京農業大學主辦的《植物表型組學》入選2020年度高起點新刊擬入選項目名單(全國共30種)。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期刊取得新進展,科睿唯安引證報告顯示《土壤圈》《園藝研究》《礦業科學技術學報》三本期刊進入Q1 區。《土壤學報》《巖土工程學報》《湖泊科學》《中國礦業大學學報》入選中信所“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 ”,比2019年增加兩種。《譯林》等5種期刊入選龍源2019 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TOP100。《兒童故事畫報》申報的“冒險島”科普漫畫入選2020年“原動力”出版扶持計劃。《科學大眾》《未來科學家》入選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全國共50 家)。72種科技期刊入選最新公布的CSCD2019-2020 來源期刊目錄。
(省委宣傳部)
【《新華日報》】2020年,新華日報社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躋身全國文明單位,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單位獲評的省級媒體。《新華日報》再次入選“中國500 最具價值品牌”,“2019~2020 中國傳媒經營價值百強榜”中列“全國省級日報十強”第二名。2021年度報紙發行中,《新華日報》發行量近50萬份。
內容生產 《新華日報》春節期間提前復刊,第一時間開設疫情防控專題,網站、客戶端等平臺同步聯動,在全國省級媒體中率先把中央提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精神落實到報道中。《新華日報》及各子報刊戰“疫”宣傳共推出200 多個專題、專欄、特刊、系列,發布各類抗疫報道9萬余件,其中原創報道近5萬件。圍繞重大主題,強化議題設置。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的宣傳,推出《踐行囑托勇探路》“大江作證”“踐行囑托開新局”等重磅力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宣傳,在“規定動作”之外策劃推出“市委書記縱論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設”“聽·見小康”等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全國兩會報道,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做足“云”上文章,推出大批富于特色的融媒體產品。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全會、“六穩”“六保”、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大保護、大運河文化等一系列主題,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宣傳。
思想立媒 《新華日報》全年推出系列評論20 組、“新華時論”130 多篇,《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獲得省委主要領導高度肯定。完善評論理論全媒體矩陣,“思想周刊”迭代升級,“江東論壇”全新推出,理論抖音號“@理所當然”主打專家學者原創短視頻,播放量超600萬人次。完善周刊方陣,新推出的《智庫周刊》品牌效應初步顯現。提升內參質量,全年刊發14 期內參,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有關建議轉化為省委決策部署。拓展深度報道,廣泛開展深度報道競賽,“新華調查”“新華觀察”等專欄推出大批精品力作。

表222 2020年江蘇省報紙、期刊出版情況
傳媒融合 在制定和實施《新華日報》新一輪改版方案的同時,大力推進移動化戰略。“北京西路瞭望”“江蘇1號”等微信公號用戶數快速增長。5G 超高清融媒體演播和開放服務平臺、智能媒資庫項目穩步推進。語音播報、AI 播報、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落地,智能語音平臺全年合成語音信息26萬條,智能檢校每月檢校稿件5萬多篇,媒體表達形態更加豐富,內容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成立大數據應用工作室,全年編制傳播力分析、數據趨勢報告300余篇。版權保護新增近3萬個監測媒體,發布侵權風險提示超26萬條。
(新華日報社)
【《群眾》雜志】2020年,群眾雜志社策劃完成專題理論宣傳60 多個,推出1000多篇理論文章、10000 多條網絡理論產品,《化危為機是一場大考》等一批內容被《求是》雜志、“學習強國”平臺等權威媒體轉載;“群眾要論”獲評江蘇期刊“明珠獎”優秀欄目、華東地區期刊“優秀欄目”,并獲江蘇省社科期刊優秀欄目資助;群眾系列新媒體平臺和產品獲中央宣傳部和省級重要獎項;雜志發行量超8.2萬份。
思想引領 依托“群眾要論”“時代強音”等欄目以及新媒體平臺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2020年第23期“群眾要論”欄目刊發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特色》一文在“學習強國”平臺首頁顯著位置轉載,閱讀量近2000萬次。第一時間推出學習解讀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在雜志和新媒體同步策劃編發一批高質量的理論文章,為全省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新思想提供豐富學習指導材料。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第一時間開設“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專欄,集中刊發研究闡釋和貫徹落實系列文章。
服務中心 刊發省委領導同志特別是省委主要領導署名文章共計11篇,及時有效宣傳闡釋省委貫徹落實新思想的決策部署、思路舉措。聚焦省委當前重點部署,推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全會、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美麗江蘇、新發展格局等系列專題宣傳,共計刊文80 余篇,并在新媒體端實現多次傳播。聚焦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和具體實踐,推出新興消費、新基建、夜間經濟、長三角一體化、治理現代化、科學謀劃“十四五”等12個專題策劃。“經濟縱橫”“科教人才”“文化廣角”“社會建設”“生態文明”“戰略研究”“名家PPT”等欄目聚焦全省高質量發展各領域的創新實踐、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啟示。“戰略研究”“智庫報告”等欄目圍繞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刊發前沿觀點和深度解讀,為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提供解題之方、破題之策。“熱點面對面”“宣講家”等欄目聚焦宣傳貫徹省委重要會議精神,強化專題宣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典型宣傳 圍繞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參與省委宣傳部全面小康專題調研,推出“全面小康 追夢之路”專欄,刊發《決勝新時代“淮海戰役”》《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小康中國”偉大實踐的蘇州樣本》等系列文章。建立群眾雜志社南京江北新區調研基地,引導編輯記者深入踐行“四力”,撰寫《長風破浪展宏圖——來自南京江北新區的調研》等一批調研作品。及時宣傳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學習踐行新思想的成果,展現“強富美高”建設一線的黨員干部在學習運用新思想中實現自我思想和工作水平提升。聚焦地方改革創新實踐和新探索,撰寫并提供前沿研究報告和政策建議。“民情手記”欄目及時反映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所為所感,從各地各部門和各級黨員干部的身邊人身邊事入手,刊發一批有溫度、接地氣的理論文章。基層作者比例超30%。
媒體融合“群眾雜志”學習強國號上線開通,成為全國首個以地方黨刊命名的學習強國號,也是全省首個期刊類學習強國號。改版升級“群眾網”,強化理論宣傳和服務等功能。智慧終端大屏建成并正式啟用,辦公自動化系統、采編系統優化升級后投入使用。融媒體理論產品《走在前列江蘇行》獲評第五屆全省新媒體創新作品獎,“群眾雜志”理論宣傳與決策服務平臺獲評江蘇省優秀新聞作品融媒體類三等獎。“群眾雜志”微信公眾號用戶訂閱數突破20萬,有430 多條圖文消息閱讀量過萬,產生一批閱讀量10萬+的“硬核理論”產品,被中央宣傳部評為2020年度“優秀理論宣講公眾號”。強國號開設“隨聲聽”系列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系列音頻,傳播效果顯著。“群眾視頻”制作推出《為奮力奪取“雙勝利”貢獻人社力量》《用活紅色檔案 匯聚發展動力》等作品。組織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考試,舉辦黨刊媒體融合發展系列講座,推動編輯記者向全媒體人才轉型。
(群眾雜志社 戈尚達 陸國建)
【廣 播】2020年,全省廣播節目制作時間56.81萬小時,全國排名第三,比2019年增加1.36萬小時,同比增長2.45%。按節目類型分:新聞資訊類節目制作時間8.98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4萬小時,同比增長4.21%;專題服務類制作時間14.13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62萬小時,增長4.59%;綜藝類制作時間13.7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23萬小時,增長1.71%;廣播劇類節目制作時間1.24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26萬小時,下降17.33%;廣告類制作時間7.10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65萬小時,增長10.07%。

3月26日,南京第一家復工的電影院——南京大華電影院恢復營業。蔣文超 攝/視覺江蘇網供圖
全省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75.36萬小時,全國排名第六,比2019年減少1.65萬小時,同比下降2.14%。按廣播節目類型分:新聞資訊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3.08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1.24萬小時,下降8.65%;專題服務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7.02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99萬小時,下降5.49%;綜藝益智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7.52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76萬小時,下降4.15%;廣播劇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3.26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33萬小時,增長11.26%;廣告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9.32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71萬小時,增長8.24%,其中廣播公益廣告播出時間1.73萬小時,占廣告類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8.56%。播出少兒節目時間1.26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05萬小時,下降3.8%。
(省廣播電視局)
【電 影】做好影院復業疫情防控,制定發布全省影院復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操作細則、應急處置預案,推動智慧安心影院試點建設。加強影院疫情防控指導督查,聯合衛生消防等部門現場督導影院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動影院加快復業,開展影院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統籌影院復業與安全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八部門推出全國電影行業首個紓困政策“蘇影十條”,多方聯動助力電影企業紓困解難。聯合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南京銀行推出10億元“蘇影保”抗疫專項金融服務。聯合省總工會開展全省職工觀影活動,將發放電影券納入職工福利,圍繞國慶及抗美援朝紀念日等重要節點組織包場觀影活動,組織開展援鄂抗疫醫護人員和抗美援朝老兵及其家屬免費觀影公益活動。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影院管理經營座談會和全省院線和影管公司工作座談會,做好國家重點影片宣發放映工作。參投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影院恢復開放首日在全國公映,贏得良好口碑;歌劇電影《拉貝日記》在2020年國家公祭日首映。
《倩女幽魂之人間情》疫情期間線上播出取得2億多的點擊量,《催眠·裁決》累計票房突破1億元,《赤狐書生》上映票房破億,《解放·終局營救》獲第33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獎,《衣冠風流》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表彰,《彩云深處》獲2020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最喜愛的中國故事片”榮譽。舉辦第四屆中國·江蘇太湖影視文化產業投資峰會暨太湖電影周、常州動漫藝術周和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活動。
(省委宣傳部)
【電 視】2020年,全省電視節目制作時間20.09萬小時,全國排名第三,比2019年增加1.27萬小時,同比增長6.74%。按節目類型分:新聞資訊類節目制作時間6.16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77萬小時,增長14.28%;專題服務類制作時間5.35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11萬小時,增長2.09%;綜藝益智類制作時間2.57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1萬小時,增長4.04%;影視劇類節目制作時間1.17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07萬小時,增長6.36%;廣告類制作時間2.91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06萬小時,下降2.02%。
全省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79.26萬小時,全國排名第十,比2019年增加3.44萬小時,同比增長4.53%。按電視節目類型分:新聞資訊類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0.98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6萬小時,增長5.78%;專題服務類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2.83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1.41萬小時,增長12.43%;綜藝益智類電視節目播出時間3.98萬小時,比2019年減少0.72萬小時,下降15.31%;影視劇類電視節目播出時間31.27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1.81萬小時,增長6.14%;廣告類節目播出時間11.54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1.02萬小時,增長9.69%,其中電視公益廣告播出時間2萬小時,占廣告類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7.33%。電視劇播出6856 部,比2019年增加432 部,增長12.62%;電視動畫片播出1.52萬小時,比2019年增加0.16萬小時,增長10.94%。
(省廣播電視局)
【網絡資源】IP 地址和域名 江蘇省IPv4地址數量1852.7萬個,占全國IPv4 地址總數的4.76%,居全國第五位。域名總數達206.74萬個,比上年同期降低14.7%,占全國域名總數的4.9%,居全國第六位。其中CN 域名數106.54萬個,占全國CN 域名總數的5.6%,居全國第三位。據省通信管理局ICP/IP 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顯示,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網站主辦者實際使用域名數42.53萬個。在江蘇省網站主辦者實際使用的獨立域名中,“.com”“.cn”“.net”域名數量最多,占整個獨立域名總量的92.26%。在多語種域名方面,中文域名使用持續穩步增長,主要使用的中文頂級域有“.中國”“.公司”“.購物”等。
網 站 2020年,省通信管理局繼續開展網站清理工作,網站數量有所減少。據省通信管理局統計,2020年底江蘇省備案網站數量41.11萬個,較2019年同期減少1.49萬個,備案主體數量31.61萬個,較上年同期增加1.01萬個。主體所在地在蘇州、南京、無錫的備案網站數占全省備案網站總數的58.62%。全省接入的網站總數達10.4萬個,其中蘇州、南京、無錫三市接入8萬個網站,接入數占全省接入總數的77.1%。全省訪問量排名前50 位的網站類型主要是生活服務、文化教育、休閑娛樂、新聞網站,占比約為72%。全省網頁數量為141.6億個,比2019年同期減少1.6%,居全國第六。其中靜態網頁83.4億個,動態網頁58.2億個。
【網絡應用】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群眾生活向線上轉移加速,諸多互聯網應用發展勢頭持續高漲,即時通信、網絡視頻、搜索引擎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網絡應用,屬高頻應用。網絡新聞、網絡音樂、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等的使用率都在70%以上,使用相對較頻繁。江蘇省網民個人互聯網應用使用率大幅增加,用戶規模均呈較明顯的上升趨勢。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江蘇省網民對搜索引擎、網絡新聞、網絡音樂、網絡購物、網絡游戲、網絡文學、網絡外賣的使用率均高出5個百分點;全省在線教育、網絡視頻、網絡支付的用戶規模增長最快,年增長率分別為16.1%、14.9%、14.7%。
(省通信管理局 陳 喆)
【網絡視聽】全省網絡視聽注冊用戶達47308.09萬戶,比上年增加收入44006.83萬戶(2020年新增華為視頻36456.75萬戶),扣除新增單位影響,同比增長228%;全省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年收入14.14億元,比2019年增加12.3億元,增長668%。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成為發展新的增長點。
(省廣播電視局)
【新聞網站】截至2020年底,全省有67家服務主體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新華日報社、江蘇中江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集團)、江蘇揚子晚報有限公司、江蘇龍虎網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無錫日報報業集團、揚州日報社、鎮江報業網絡傳媒有限公司、蘇州日報社、常州日報社、徐州報業網絡傳播有限公司、群眾雜志社、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南京日報社、南京廣播電視臺、江蘇南京晨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鹽城廣播電視臺、揚州廣播電視總臺、常州廣播電視臺、泰州日報社、徐州廣播電視臺、鎮江市廣播電視臺、南通日報社、南通廣播電視臺、泰州廣播電視臺、淮安日報社、淮安市廣播電視臺、連云港日報社、連云港市廣播電視臺、宿遷報業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無錫市廣播電視臺、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金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其中,互聯網站62個、應用程序55個、論壇9個、博客1個、公眾賬號144個、其他2個,共273個服務項。
(省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