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污染防治

2021-03-09 05:12:24
江蘇年鑒 2021年0期
關鍵詞:污染

綜 述

【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全省PM2.5濃度、優良天數比率、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均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生全局性變化。在首輪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第三方調查的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3.3%,同比提升3.1個百分點。

【服務高質量發展】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8條、加強企業產權保護23條等政策,推進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深化“企業環保接待日”制度,搭建服務外企的“綠橋”,共幫助5563 家企業解決6620個環保難題。組建106個共享環保基礎設施“綠島”,惠及中小企業3.2萬家;推動建設生態安全緩沖區,將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接入人工濕地,利用生態自凈功能減少污染排放、降低治理成本。

【“環保貸”發放】全年,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金融機構共發放“環保貸”176.8億元,下達綠色獎補資金7043萬元,開展排污權抵押融資試點,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相關做法得到全國工商聯和生態環境部肯定,連續兩年在全國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座談會上介紹經驗。

(省生態環境廳)

水污染防治

【碧水保衛戰】落實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推進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實施22 項重點任務和1049 項重點工程。建立“旬預警、月會商、季通報”達標保障機制,及時對不達標斷面地區通報預警,按月編發《打好碧水保衛戰簡報》,定期在省主要新聞媒體公布環境質量狀況。建立斷面水質改善“斷面長制”“掛包責任制”,督促落實“一崗多責”,不定期對水質滑坡國考斷面的責任人開展約談。落實日分析、日調度、日通報機制,通過達標專項幫扶、定點督導、百日攻堅壓茬式督辦等形式,加大水質鞏固提升力度。加強汛期水質保障,做好期間排澇泵站、水源地等監管工作。完成全省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核查整治工作,實現工業園區管網全覆蓋、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制定出臺《江蘇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強化全省水污染防治法制保障。深化水環境區域補償,按照“誰超標、誰補償,誰達標、誰受益”的原則,開展“十三五”省級水環境區域補償績效評估,修訂江蘇省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方案。加強區域協作治理,重點抓好長三角區域協作,開展蘇皖長江流域滁河跨界水環境橫向補償。

【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貫徹實施《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深入推進“1+8”工作方案,落實工作進展定期調度機制。推進實施《江蘇省主要入江支流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分類施策,綜合治理,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V 類。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累計排查1.7萬余個入河排污口,推進監測溯源、分類整治。完成“三磷”企業綜合整治、尾礦庫污染整治任務,扎實推進“清廢行動”。把突出問題整改作為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中之重,落實整改“責任制”和“銷號制”,2018年和2019年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28 項問題均整改銷號,在沿江11個省市中率先清零,得到國家長江辦和生態環境部充分肯定。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召開第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修訂《江蘇省太湖藍藻暴發應急預案》,將太湖安全度夏啟動時間從4月1日提前至3月1日。全年累計安全供水11.3億m3,打撈藍藻202萬噸,產出藻泥8.7萬噸,打撈水草13.9萬噸,實現“兩個確保”目標。全面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16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23 座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和70 家工業行業重點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新建城鎮污水管網600km,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0萬m3/日。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完成池塘生態化改造5萬畝。太湖湖體生態清淤120萬m3,基本完成梅梁湖20萬m3生態清淤和筑島試點工程。自然濕地保護率達63.5%,蘇州市完成5835 畝太湖生態恢復,形成規模化淺灘濕地。開展環太湖區域入河排污口監測、溯源工作,環太湖區域入河排污口數量調整為3960個,其中重復排口、過路涵洞及市區功能排口346個,擬申請核減,對其余3614個排污口全部完成溯源和分類。

【海洋污染防治】完善灣(灘)長制組織架構體系,建立灣(灘)長制部門協調聯動、信息報送、督查通報、整治銷號、工作考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明確責任,確保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報送、及時辦理。推出灣(灘)長App,開啟“掌上治灣”新模式,實現“互聯網+”在江蘇省灣(灘)長制管理工作上的全覆蓋。開展全省入海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工作,印發《2020年入海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工作方案》,定期召開全省入海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工作推進會,全省入海排污口完成監測1079個,溯源1385個,整治531個。在2019年海洋環境容量研究的基礎上,創新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機制,編制印發《江蘇省近岸海域污染物削減和水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在沿海引導建設一批生態環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全力實施江蘇近岸海域水質目標攻堅,編制印發《江蘇省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目標攻堅方案》,召開全省近岸海域水質達標專題部署會,將攻堅任務細化成137條具體措施,逐條明確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切實抓好攻堅措施落實。對沿海直排企業排污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對每一個企業排口明確責任人和巡查人員。

【其他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持續實施淮河流域“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規劃,落實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工程規劃,加強南水北調東線及通榆河沿線監測監控、執法監管,嚴格執行調水期間危化品船舶禁航要求,著力保障“清水北送”。強化洪澤湖等良好湖泊治理保護,印發實施《江蘇省洪澤湖水質提升工作方案》,推進落實《洪澤湖治理保護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入湖河道水質監測全覆蓋、環湖環境綜合整治和問題督查督辦、湖區生態環境管理機制和能力建設,鞏固達標消劣成果。

(省生態環境廳)

【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全省400 總噸以上貨船全部完成生活污水防污設施改造,400 總噸以下貨船防污改造1.73萬余艘,占全國總數近60%。淘汰江蘇籍內河單殼船916 艘;完成400 總噸以上貨運境內船舶鉛封6163 艘,基本實現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面關停長江江蘇段水上臨時過駁區,建成5 座長江干線洗艙站;新建碼頭粉塵綜合防治率達100%,完成664 家港口企業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全省原油、成品油裝船泊位57個,全部完成油氣回收設施建設;1133個內河碼頭環保整治工作全面完成。開展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號行動,全省轄區共檢查船舶2857 艘,實施行政處罰265 起,基本實現船舶污染物“應交盡交”“應收盡收”。沿江及內河沿線2268個碼頭企業共建成船舶垃圾接收設施5762 套、生活污水接收設施2544 套、含油污水接收設施2212 套,實現“應建盡建”,配備移動接收車123 輛、移動接收船144 艘,做到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設施的全覆蓋。沿海、內河干線航道共509 家企業全面完成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任務并按要求接入省級監管平臺。

10月28日,常州市新北區江邊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投運。夏晨希 攝/視覺江蘇網供圖

(省交通運輸廳)

大氣污染防治

【工業源大氣污染防治】推進燃煤電廠和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省燃煤機組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出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差異化電價政策,對未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的,以及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鋼鐵企業實行電價加價。印發《江蘇省秋冬季重點行業短期深度減排工作方案》,推動石化、焦化、火電、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企業積極推進大氣污染深度治理,自愿落實短期深度減排措施。深化VOCs 治理專項行動,印發《江蘇省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發布《關于實施廠區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監控要求的通告》,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管控。強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企業集群VOCs 綜合治理,對32個重點企業集群進行摸底排查,建立管理臺賬。試點推行“協議減排”,鼓勵企業、園區主動承諾遵守更嚴格的VOCs 排放要求。

【移動源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新生產機動車環保監管,強化在用機動車環保監管,制定并完善I/M 制度,省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管局、公安廳聯合印發《江蘇省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實施方案》,以深化“綠色汽修創建”為載體,全面建立實施I/M 制度,推進實現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閉環管理。組織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工作。實施夏季臭氧攻堅行動,聯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江蘇公司推行夜間加油優惠政策。

【揚塵源大氣污染防治】強化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強化日常監管和聯合懲戒措施,推進工地實施“六個百分之百”。推進“智慧工地”建設,推進工地強化視頻監控、在線監測等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加強道路揚塵污染控制,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創新清掃保潔作業工法,全面提升道路清掃保潔質量。推行清潔城市,實施降塵考核。2020年,全省平均降塵量為3.6 噸/月·km2,13個設區市降塵量介于1.8~4.9噸/月·km2。

【空氣質量應急管控】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推進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加快環境科技聯合攻關,加強環境協同監管和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修訂完善《江蘇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組織各地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清單,夯實應急減排措施,提高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規范性、精準性、有效性。優化應急管控方式,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實際情況明確精準的管控要求。實施環保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機制,實施差異化管控,讓治理水平領先企業享受環保“紅利”,激發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

(省生態環境廳)

土壤和重金屬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工作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動態更新江蘇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2次,截至2020年底,共有名錄內地塊61個。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推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報告制度,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制度和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制度,并督促其將以上法定義務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持續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基本完成第一階段整治任務。完成南京原煤制氣廠地塊、鎮江原江南化工廠退役廠區地塊等9個國家級和12個省級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開展13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并進行評估總結。建立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總規模20億元。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審議意見指出的32個具體問題中,2020年需要完成的21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其余11個問題正按序時進度加快推進。

【重金屬污染防治】更新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全省納入全口徑清單的企業共1619 家,其中電鍍行業1448 家、鉛蓄電池行業118 家、有色金屬冶煉行業24 家、皮革及其制品行業24 家、重有色金屬礦采選行業2 家、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3 家(電石法聚氯乙烯企業1 家,鉻鹽企業2 家)。超額完成與生態環境部簽訂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削減9%的要求,經生態環境部審核,五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2013年基礎排放量33884.9kg,截至年底,全省新增排放量1733.0kg,工程削減量9218.8kg,第三類企業總量替代量為359.2kg,累計較2013年削減21%。完成重點防控區專項整治,將金屬重點防控區納入設區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標任務書進行考核,全省45個重點防控區均按要求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完成專項整治工作。開展尾礦庫污染防治,動態更新尾礦庫清單,落實污染防治措施,組織全省17 座尾礦庫污染防治企業自主驗收,全部完成污染防治整治階段性目標任務。

海安市利用夏收夏種期間清理殘膜、采購新膜的有利時機,組織有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使用厚度0.01mm 以上國家標準地膜,并做好殘留農膜的回收利用,消除農業面源污染,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圖為6月10日,海安市墩頭鎮農村工作局工作人員在墩頭村12 組種植大戶李益兵瓜果蔬菜生產基地進行指導。周強 章玉琴 攝/視覺江蘇網供圖

(省生態環境廳)

【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均連續實現負增長。全省化肥使用量280.75萬噸,農藥使用量6.57萬噸,分別比2015年減少12.3%、15.9%。組織實施耕地輪作13.38萬公頃,其中春夏播5.93萬公頃、秋冬播7.45萬公頃。穩步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7%,廢舊農膜回收率87%,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水平進一步提升。63個縣(市、區)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推廣“戴莊經驗”,31個村開展生態循環農業試點,在村域范圍內整體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省生態環境廳 省農業農村廳)

【農藥減量行動】完善病蟲疫情監測預警、病蟲抗藥性監測、農藥使用強度監測和農藥有效性監測等監測體系和監測制度,建立覆蓋所有涉農縣(市、區)3000 多個農戶的農藥使用強度監測網。培育省級“五有五好”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97個,全省經市場監管部門登記備案的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5982個,日防控作業服務能力73.6萬公頃次,主要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穩定在60%以上。綠色防控產品使用面積占比達79.3%。建設273個省級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其中核心面積1.18萬公頃、輻射帶動10.53萬公頃,蔬菜、水果、特糧特經等經濟作物示范區占比達66%,市級示范片181個、縣級示范方427個。全省63個縣(市、區)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統一回收處置,累計回收39052萬件、3751 噸,處置3031.6 噸,占80.8%。

(省農業農村廳 吳佳文)

【耕地質量建設】2020年全省共建立13個部級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30個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7個國家級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全省共建立69個國家級、329個省級耕地質量監測點以及3000個省級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例行監測點。持續開展耕地質量與產地土壤環境監測,在存在受污染耕地的53個縣(市、區)全面落實安全利用措施,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繼續開展耕地質量等級變更調查評價,全省共采樣取土7000個以上。全年完成補充耕地評定項目2279個,評定面積3653.33 公頃。開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化肥使用總量與使用強度呈現持續“雙減”態勢。在泰州市姜堰區、徐州市賈汪區、太倉市、東臺市開展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試點工作,激勵肥料生產者、銷售者、廣大農民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自覺回收肥料包裝廢棄物。

(省農業農村廳 范新會)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督促養殖場戶配套完善設施設備,持續推進治理認定。制定畜禽糞污還田利用工作方案,爭取中央資金9000 多萬元,統籌省級資金超1億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糞污多元化利用,推廣贛榆區“1+12+N”三位一體循環發展等利用模式。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

(省農業農村廳 聞劍旻)

【秸稈綜合利用】省財政設立秸稈還田、秸稈收儲和多種形式利用資金,支持開展秸稈機械化還田和離田收儲利用。組織睢寧縣等10個縣(市、區)實施2020年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項目,探索整縣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機制。全省稻麥秸稈還田面積290萬公頃,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 王澤民)

【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圍繞規范網點建設、地膜減量替代、農田殘膜監測、法規標準宣貫、工作成效評估五個方面扎實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新建100個“五有”標準網點,布設地膜減量替代產品和技術試驗示范點20個,設立農田地膜殘留監測15個國控點,出版《回收廢舊農膜 建設美麗鄉村》宣傳掛圖。全省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7.2%。

(省農業農村廳 曾曉萍)

【太湖流域農業污染源治理】太湖流域的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芝山村、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入選省級生態循環農業試點村。截至年底,太湖流域5 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化肥施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20.9%;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建立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77個,綠色防控示范縣4個,202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較2015年削減23.4%;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5%;實施輪作休耕5.87萬公頃;太湖一級保護區化肥施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28.7%,化學農藥使用量較2015年削減23.0%。

(省農業農村廳 蔣小忠)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與核輻射監管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截至年底,全省共建成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86 座,其中焚燒、水泥窯協同、等離子、超臨界氧化等處置設施64 座,焚燒處置能力166.5萬噸/年,填埋處置設施22 座,填埋處置能力55.1萬噸/年,全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221.6萬噸/年,同比增長6.4%。2020年,全省辦理危險廢物移入審批660 項、危險廢物移出審批2179 項。截至年底,江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企業共8 家,年處理能力為1153.9萬臺,分別位于南京、常州、蘇州、南通、淮安和揚州6 市。2020年共拆解處理567.6萬臺,其中廢電視機占43.69%、廢冰箱占18.56%、廢洗衣機占18.8%、廢空調占10.62%、廢電腦占8.33%。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對156 家危險廢物產生、經營單位進行抽查。繼續推進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提高廢鉛蓄電池規范收集率。進一步推進全省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試點工作,構建小量危險廢物全覆蓋收集、全過程監管的集中收集體系。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出臺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案。完善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召開2020年省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年度會議,組織成員單位開展現場調研,編制《江蘇省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實施細則》。推行一網通辦,實行不見面審批,全省完成環評審批、輻射安全許可、放射源轉讓等行政許可3567 件。組織開展全省核與輻射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三年行動,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7746人次,檢查單位3021家次,對157 家存在問題單位實施限期整改,對32 家單位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罰金共計76.3萬元。查處電磁輻射環境領域違法行為4 起,罰金共計122.38萬元。全年共安全收貯廢舊放射源539 枚、放射性廢物2756kg,妥善處置鎮江地區35年前深埋地下的1 枚廢舊放射源。江蘇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防升級項目通過生態環境部示范達標驗收。全省未發生輻射事故。

(省生態環境廳)

猜你喜歡
污染
河流被污染了嗎?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可以喝的塑料:污染解決之道?
飲用水污染 誰之過?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15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P265GH低合金鋼在模擬污染大氣環境中的腐蝕行為
污染防治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亚洲天堂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99re精彩视频|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免费一级毛片| 日韩高清一区 | 美女免费黄网站|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夜夜操狠狠操|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婷婷午夜天|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91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3p|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欧美一级在线看| 伊人91在线|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bt欧美bt精品| 欧美三级自拍|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伊人| 91欧美在线|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99视频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夜夜操狠狠操|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av性天堂网|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产黄色免费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污视频|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后式a一视频| 日本午夜影院|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