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一鳴

《青山碧玉水長流》 李廣越/ 作

《家在白云上》 李廣越/ 作
在安徽畫壇寫意山水畫的藝苑里,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廣越先生舉足輕重,獨樹一幟。
李廣越于20 世紀50 年代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李傳周是安徽省阜陽師范學院教授,在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父親的嚴格教育下,李廣越師從工筆畫家徐家昌、朱紅暉等導師攻習工筆花鳥畫,所作工筆花鳥,充溢著生活的意蘊,透發出大自然的清新氣息和原生狀態下的生命律動。其花鳥畫實境美、造型美,可愛有趣,含有宋畫的深厚傳統,有扎實、準確的造型基本功,有傳達和支撐這種造型的線條,筆筆到位,心靜神往,且色彩感覺多是豪放的、典雅的,是在一種意念下的反復鋪染和皴擦,顯得堅定而謹慎,從而使他筆下的花草魚蟲鮮活而生動、豐滿而金貴。
廣越是個開拓創新型的藝術家,一個敢于闖進新領域內的藝術家,很快他就轉型跳進寫意山水畫創作之中,甫一涉及,他便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有著一發不可收的好勢頭。他師從山水畫家彭國昌,先后結業于中國美院國畫系、中國人大畫院山水畫研修班,使他對中國山水畫中古代名家山水畫技法、山水畫審美與理法探究有了細致入微的了解,對今后山水畫創作無疑起了高屋建瓴、點石成金的作用。
李廣越的山水畫,潑墨的山,氣勢磅礴,雄渾蒼勁;潑彩的樹,氣韻遼遠,意境深邃。山溪、急流、清泉,在李廣越的筆下表現得逼真而又活潑,令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其山水畫噴發出的煙云,云蒸霞蔚的浩然之氣渾然雄強,給羸弱以強大的力量,給強壯者強筋壯骨,給猶豫不決者以信心,給左右徘徊者以最大的希望。
踏入藝苑50 年來,李廣越泛舟于生活與藝術兩條河流之中,從生活中吮吸營養,在藝術大海中奮力搏擊,并不斷地汲取其他姐妹藝術的養分滋潤自己、養育自己。他南北融匯,博采廣收,畫中原山川,在厚重、沉雄、蒼樸的基礎上,汲取了“新安畫派”溫潤、秀逸、明快的風格,并大膽地吸收了油畫的滿構圖,慣用大特寫畫面等;加上他筆墨嚴謹細膩,豐潤而又講究層次感,從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在一百個山水畫家所畫的一百張山水畫中,你一眼就能認出李廣越所畫的山水畫。簡樸老辣、淳厚渾勁、秀潤縝密、風骨奇峭、古雅娟秀、超然出塵、積墨見長、濃郁深厚—這便是李廣越山水畫給我們的總體印象,并深深地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作品《隔江望晴》氣派宏大,浩渺江景遼闊深遠,煙嵐霧氣迷漫,群峰隱現其間,溪水曲環,江面空闊,青綠小島上幾株垂柳裊裊,遠處瀑布飛流直下,給畫面增了幾許生氣,好一幅大好江山的壯美圖景!作品《云中神仙居》氣勢恢宏,遠山處飛瀑直瀉,山巖嶙峋,松柏挺秀,構圖繁復,內容豐富,奧境奇辟,布局嚴謹,整幅畫面山重水復,白云繚繞,林木沉郁,意境深遠,高山頂處一排房屋流溢著人間煙火,此處當為點睛之筆。從構圖的豐滿和筆墨的蒼茫來看,此幅當屬李廣越近年所作山水畫中的又一標桿。
作品《綠水青山兆吉祥》蒼茫高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雖千巖萬壑,卻無雜亂堆壓之感。畫中山勢高遠,奇險中見平穩,線條勁挺。遠看這幅畫,層巒疊嶂,煙云流澗,線條自然流暢,色調簡淡恬雅,筆勢秀潤,引人入勝,墨色透明,畫法嫻熟,極盡變化。類似此幅佳構不勝枚舉。
幾十年來,李廣越走遍國內名山大川,汲取山川之營養,呼吸高山流水之靈氣,吞吐山川,咀嚼山川,寫生中他尤為注意云的飛動變化,研究云的表現方法,將自己熟練的筆墨技藝全部用在畫云的探索中。春云濕潤,夏云厚實,秋云舒卷,冬云寒遠……畫法也從古人的勾線、留白、漬染等比較單一的方法發展到講究層次、輕重和分量的變化,并與風勢、山巒的透視相關聯。無數寒暑,他終于摸索出一套“見筆云”的畫法。在他的山水畫里,云已從古人畫中很次要的點綴,變成了山水畫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或在高天中飄浮,與綠嶺一起牽動你的遐想;或在山巖中流動,與河流一起豐富你的聯想。云的烘托使山嵐更高峻,使險峰更詭秘、更迷人。總之,傳統的山水在畫家的筆下活起來,使祖國河山顯得更壯美。

《云中神仙居》 李廣越/ 作

《古道踏青覓經句》 李廣越/ 作
他的一些山水斗方小畫,在嫻熟的筆墨語言中常又自出機杼,敢破陳法,大膽走險。他的大部分斗方村野山水作品喜歡用濃淡不同的大潑墨去表現山巒、叢林、原野、村舍、樓閣、亭臺、茅屋、小橋、老樹、舟楫等,多用飛動的不規則的墨線勾勒。斗方作品《流水無心亦高潔》,在深巖曲澗之中掩藏著樓閣房舍,偉峰突起,下臨深淵,秋山寒林,村居野渡。構圖雄渾飽滿,意境壯闊,不啻是作者四尺斗方作品中一幅難得的佳作。作品《春風一陣山水秀》以水墨為主,淺施淡彩,圖中飛瀑直下,溪下一彎木橋,鄉土氣息極濃。更有白墻紅瓦房舍,構筑成一幅山野田園風光圖。尤其山頂上矗立一高塔,點化了整幅圖畫,洋溢著新山村的時代氣息。山巒的遠近濃淡,山居的高低錯落,流水、木橋,都在他的筆下表達得鮮明生動,富有美感。
我思忖著,李廣越的山水畫的意味在哪里?李廣越本人說,他畫國畫數十年,終于有了一個意念,就是“筆隨情走,情隨景走,筆到景到,景到情到”,根據廣越先生這一意態或法則去讀他的作品,頓覺眼前的每一幅山水都活了起來,厚重起來。云,是廣越先生的得意之筆,山瀑急流,清泉、飛瀑,在他的筆下表現得逼真而又活潑,那幾抹枯筆描下的千尺飛瀑,有萬馬奔騰的氣勢,觀之有“瀑聲千壑動,濤喧萬山聞”之意,由此可以說,氣勢和神韻是把握和領會李廣越山水畫的著眼點和根本。
天道酬勤,李廣越藝術路上的足跡自然越走越清晰,在寫意山水畫領域中已確立了自己的位置,而且會越走越遠。

李廣越,1954 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1977 年畢業于阜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92 年結業于中國美院國畫系,2017年結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朱紅暉工筆畫研修班,2019 年結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彭國昌山水畫研修班。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新華學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新聞出版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首都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畫家,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工筆畫學會理事,安徽省書法教育專委會理事。作品10 余次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各類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