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彭靜? 通訊員 覃業彥 劉平)“我常和幾個知心朋友一起到社區農家書院讀書,一起交流,感覺真好!”2月22日,寒假里快樂而充實的石門縣四完小五年級35班學生楊夢斐在微信里向班主任向瑞匯報自己的閱讀感受。在該校,將閱讀融入到課堂內外,已成為師生學習和生活的常態。
據了解,2015年,石門縣啟動“中小學生閱讀行動計劃”,石門縣四完小從語文課堂改革入手落實行動計劃,將傳統的單篇課文教學轉變為“單篇引路、單元整合、主題閱讀、讀寫共進”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語文課型拓展為精讀引領課、群文閱讀課、好書推薦課、讀書交流課、作文指導課、綜合展示課,還將課內海量閱讀與課外經典閱讀融入學生學習。
該校校長劉玉紅介紹,在去年6月12日學校舉辦的“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活動中,教科室主任唐麗和學生們現場演繹集詩詞、器樂、書法、舞蹈于一堂的課程,45分鐘吟誦詩詞24首,贏得聽課教師的陣陣掌聲。
劉玉紅回憶道:“2019年11月,縣教育局局長吳彧為學校募集‘閱讀基金3萬元,學校多方籌集資金10萬余元,4320本書分年級按班次有序地在學生中流動,保證每個學生月月有新書讀。”
“有好書讀,還得讓學生讀好這本書。”為此,學校將“整本書閱讀”概括為“兩課一活動”,即一堂導讀課——推薦好書,教給閱讀方法,和孩子們一起在書海遨游。一堂交流課——每一輪圖書漂流接近尾聲時,各班都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展示課。一次展示活動——定期組織誦讀比賽、讀書筆記評選等活動,鼓勵學生個性化表達。
經過一系列探索和實踐,該校學生在湖南省“問候春天”詩歌創作大賽中,有53篇作品獲獎;在第十一屆至第十五屆湖南省青少年作文大賽中,有268篇作品獲獎。憑借扎實的成績,學校被評為石門縣“詩教工作進校園”先進單位、石門縣“書香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