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沙龍
也許在這個寒假,有一些孩子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依賴。所以,班主任在學生報到當天,除了發書、布置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外,還要做好學生手機的管理事宜,這對讓學生從假期模式快速進入開學模式的作用不可小覷。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希望各位家長能積極配合,協助學校建立起管理學生使用手機的長效機制,為孩子營造健康的學習成長環境。對于家長怎么處理好手機問題,我們有這樣一些建議:
感謝儀式,做好心理“斷奶”
建議每個家庭都要舉行感謝手機的儀式——把手機關機,放進信封里,對它說:“謝謝你,這兩個月陪伴我學習。明天我就正式到校上課了,你可以歇一歇了,晚安!”舉行這個儀式的目的是讓孩子從心理上慢慢遠離手機。
日常管理,合規使用手機
不要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有部分家長給孩子買手機的理由是:這個手機里沒有電話卡,不能打電話。殊不知,孩子需要手機并不是為了打電話,只要能連接網絡,他們就能玩游戲、看小說、聊天……這才是他們心心念念的。有句很火的話:“想要毀了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
在家長的監督下合理使用手機。信息時代,我們做不到不讓孩子接觸手機,但是請家長監督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當他需要查資料時,當他周末想要聊天放松一下時,請家長規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尤其是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確保手機回到您手里。當然,在孩子面前家長自己也要合理使用手機,以身示范,這是管教孩子的前提。
建立家長同盟,共戰手機問題。任何家長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可這些孩子之所以能夠兼顧學業與娛樂,與其家長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家長不妨多請教班里的一些家長,共克難關。
幫助孩子平衡上網和其他活動。周末,可以嘗試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動,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球、一起去公園健身。有家長會訴苦:“老師,我周末想帶孩子出去玩,可孩子不愿意和我們一起去。”有許多社會機構提供公益活動,比如烹飪、DIY等。可以給孩子報名,讓他們與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做活動,這對他們很有吸引力。
調整心態,降低期望
手機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我們自己也會不自覺地受到手機干擾。家長換位思考,就會降低對孩子不玩手機的期望,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家長對孩子說:“學習時,你不準玩手機。”孩子就會本能地產生排斥心理。但如果家長換一種說法:“休息時,你可以玩手機。做作業時,就專心學習,我們一起努力。”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