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斌
(三和數碼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甘肅 天水 741000)
地質測繪工程對測繪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由于外部環境的特殊性,使得測繪工作難度相對較大,無法對測繪數據的精度進行保證。在此基礎上,我國加大對測繪技術的研究。在科技發展過程中,逐漸將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到地質測繪工程中,運用先進技術可有效對地質工程進行深入測繪,收集較為精準的數據,并利用相關技術對地質工程進行合理分析,從而有效實現地質測繪工程更長遠的發展目標。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是當前較為先進的技術,各項技術的功能相對較多,應用范圍相對較廣。尤其是在地質測繪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不斷發揮其主要優勢,對地質工程進行全面勘測,繼而達到良好的測繪效果。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其受干擾性相對較小,能夠對復雜的地形進行深入勘察,提高測繪結果的準確性,促使測繪工作的正常開展。并且,在惡劣天氣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也可發揮有效作用,利用衛星接收器對地質工程進行全面測繪,充分解決惡劣天氣下所帶來的測繪問題。同時,在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保證數據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在地質工程測繪過程中,通過運用自動化信息技術,對相關情況進行自動捕捉,由此產生相應測繪數據,逐漸完善測繪內容,為地質工程的開展提供較大的參考依據。
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種類較為繁多,均具有較大的作用,可為地質工程測繪提供支持。
其一,攝影測量技術。該技術是在攝影方式下對指定區域收集相關圖像以及數據信息,并對影像進行合成處理,可有效實現不同環境下的轉變,該技術適合在較為密集區域開展測量工作,充分提高測量效率。
其二,信息數字化測繪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利用數字化對相關測繪儀器進行控制,構建多功能系統,有效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并做出合理分析,網絡RTK技術也是該技術的形式之一,在地質工程測繪中較為常見。
其三,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也被稱為GSI技術。該技術是在數據信息收集后,能夠充分對其進行快速傳輸,自動整理以及分析數據,并建立三維可視化系統,對工作人員開展測繪工作起到便捷作用,縮短數據采集處理時間[1]。
其四,全球定位系統技術。該技術應當較為廣泛,經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GPS技術利用衛星定位跟蹤完成工程測量任務,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連續進行作業,并進行精準定位,確保人員實時獲取相關數據信息。
其五,遙感技術。該技術是指利用衛星以及飛船等對地質地貌進行航拍,并對產生的圖像進行測繪,從而能夠制作出較為精準的地形圖,為地質工程測繪工作提供準確的參考,以此充分展現出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實際價值。遙感技術航拍圖像如圖1所示。

圖1 遙感技術航拍圖像
地理信息系統的構建必須要結合著具體的應用方向加以分析,只有采取的手段較為合理,促使著系統得以有效的建設,才能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也能夠保證實際工作的開展擁有支撐元素。
在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中,數據信息的輸入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其中涉及的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等,相應的數據源重點是專題地圖,因此需要高度重視輸入和編輯過程中的細節。
數據庫屬于相關系統穩步運行的核心,因此需要高度重視系統運行所需要的數據庫。在數據庫管理階段,需要對圖形進行合理的分析,落實好相應的拼接處理,針對于不同格式的數據,必須要做到有效的轉換,強化圖庫和系統組織的地圖管理力度,明確數據庫的工作進程等。對數據庫的數據加以管理時,除了要分析常規屬性數據之外,還應該判斷位置數據,因為兩種數據的管理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屬性數據就是數據庫管理系統,但空間數據則是通過拓撲模型進行控制。系統應該在兩種數據之間構建起連接的通道,使其具備特定的聯系,確保圖形和屬性鍵的操作得以有效的實現。在對空間數據分析時,還應該結合結構類型進行判斷,明確矢量結構和柵格結構的不同之處。矢量結構中,圖形應該和常規情況保持一致,但是實際的數據量較小,所以精準度極高,在對數據加以分析時體現出便利性,外觀更加優美。盡管如此,也應該明確矢量結構的缺點,主要是其數據結構十分復雜,在存儲和操作的時候難度較大,還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柵格結構則是相對原始的手段,體現出的功能十分直觀,數據結構簡易,操作起來便捷性突出,但是在減少數據量的時候,其具體的精度卻無法保證。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地理信息數據系統得以有效的構建,通過將上述提及到的兩種數據結構合理運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更好的展示出數據庫的具體功能。
數據庫實際涵蓋的內容相對廣泛,涉及到的信息量龐大,所以在多個地區的數據都能有效的查詢,在地質測繪工程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數據項的邏輯運算檢索能力相對明顯,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便利的服務。
在運用相應的數據庫時,應該明確是實際功能的體現,需要結合著空間實體關系的處理原則,將獲取到的多種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對于冗余部分要及時去掉,確保邏輯上保持一致。通過科學的分析及判斷,讓其得到有效的分類處理,同時再進行合理的匯總。
通過將相應的數據信息加以利用,可以保證具體的工作擁有理想的支撐依據。但是也需要關注數據輸出的過程,這是相對重要的環節,可以更好的分析并查詢結果。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地質測繪中具體應用的時候,應該結合地質條件等多個方面加以分析,通過選擇合理的平臺和工具、落實好數據庫的科學設計、構建人員配備以及系統機制等行動,使得多個方面趨向完善,真正的為地質測繪工作的開展創造理想條件。
相關平臺及工具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對于系統建設的具體成效具有直接影響。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商業化的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工具得以完善,甚至與國外水平接近。根據相關的統計,國內外已有400多種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產品,選擇的過程中還需結合實際的應用需求加以分析,同時明確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的基本功能。應該注意的是,相關平臺和工具必須要展示出相對理想的性能,尤其是在常用功能上需體現理想的效率,可以及時的接收處理漢字,讓用戶界面和聯機幫助信息有效提供,展示出相對理想的擴充性和較高的升級能力。
數據庫的設計對于后續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與系統整體運行效率關系較大,所以需要本著小數據冗余和最小單元化的具體原則,將作為產品的生產作為根本出發點,在整個系統上完善大地測量數據以及城市測繪數據的存儲空間和屬性數據庫等。數據存儲的過程中,還應該結合子系統和數據的基本要求展開有效分析,生成對應的表格,這樣可以在整個系統中判斷統一標準是否存在,由此完成數據共享和更新及維護的目的,在最大的限度上展示出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庫的安全可靠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不同用戶賦予了相應的權限,可保障數據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系統的運行階段,還需要重視人員的合理配備和系統管理制度的完善,這對于系統的科學保護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人員配備必須要結合著相對完善的行政管理體系加以落實,積極的遵循著制度體系,使得具體工作的開展效率明顯提高,也讓系統機制最優化,展示出實際的價值。
在地質測繪工程中,工作人員可將各項技術進行充分結合,利用各項技術具有的不同優勢開展測繪工作,可有效確保測繪結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得以全面推廣。在技術應用下,能夠充分代替人工測繪,提高測繪精度,避免人工測繪中與實際情況產生較大的差距,并快速解決測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可充分利用衛星接收器對地質地形進行全面測繪,運用衛星信號將測繪數據傳輸到計算機系統中,生成具體的圖形,便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直接觀察,并利用計算機功能將測繪數據進行準確讀出,確保測繪結果的準確。同時,由于衛星在距離地球120km之外運行,可精準測繪出具體的地形,滿足地質工程的需求。在自動化功能下,整合測繪數據,并將數據與相關標準進行比較,進一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以及精確性,促使地質工程的正常開展,為其提供精準測繪數據,發揮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測繪工作效率。
在開展地質工程過程中,通常對數據的需求相對較大,為了快速完成工程任務,需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重視,積極引進先進測繪技術,利用各個技術的特有功能,完成測繪工作,對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下,最大特點是能夠對地形地貌等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有效收集,為工程開展提供數據保障,確保地質工程的順利開展。利用遙感技術,能夠實時對地形進行監測,保證數據的實時更新,有效為地質工程提供及時的數據信息,便于工作人員針對地質工程概況,及時做出適當的施工調整,確保地質工程質量達到規定的標準,滿足地質工程的發展需求[2]。同時,在測繪過程中,還可建立數據模型,有助于工作人員對地質數據進行充分掌握,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利用,完善地質工程施工內容,為工程施工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地質測繪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可起到較為關鍵的作用。通過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可使工作人員獲取較多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利用,能夠完善工程施工內容,強化工程施工質量。在地質工程測繪中,通常會運用信息數字化技術,將采集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并對部分數據進行適當處理,自動形成數據分析,直接為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展現出數據的實際價值,提高地質工程質量。在數據分析下,工作人員可明確地質工程測繪中的重難點工作,以及經常出現的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合理分析,提出相適宜的解決方案,不斷將數據進行轉化,完善地質工程施工流程,增強測繪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數據的應用效率,從而逐漸發揮地理信息技術的作用,由此快速開展地質工程施工作業,減少工程施工工期,有效節約工程施工成本。
為了提高地質測繪工作質量,可不斷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特點,在多功能技術下,可有效將復雜的地質環境進行準確測繪,充分運用空間系統,擴大測繪范圍。在空間系統中,涉及到的專業內容相對較多,如區域科學、地理學等不同專業知識構建而成。在實際測繪過程中,工作人員需明確具體的測繪區域,以此針對具體測繪情況,構建相應的空間模型,明確具體的圖形內容,并將主要方位進行標注顯示,便于工作人員在空間系統中對方位進行準確辨別,不斷強化相關物體之間的關聯,對相應的關系進行有效明確,充分突出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實際價值。在地質工程的復雜環境下,也可順利開展測繪工作,有效提高整體的測繪水平。并在此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對測繪信息進行深入剖析,掌握具體的地形地貌,對地質工程開展的難度進行合理分析,解決工程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打破傳統的測繪方式,重點突出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作用。
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探索以及研究下,逐漸對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完善技術的功能,促使技術得到較大的提升。應用在地質工程測繪中,有效節約大量施工時間,提高測繪效率,并保證測繪數據的準確性。為此,在地質工程測繪過程中,逐漸加強對虛擬技術的應用。在計算機技術之上,促使技術得到進一步完善,虛擬技術根據采集的數據信息建立三維立體模型,為工作人員帶來良好的應用體驗感。在對測繪數據處理后,直接傳輸到系統中,工作人員通過系統了解測繪情況以及地形地貌的具體特征[3]。并且,在三維立體圖形下,工作人員能夠親身感受到地質工程的具體概況以及工程施工環境,由此在工作人員的體驗下,可指定完整的施工計劃,完善工程施工方案。同時,在虛擬技術應用下,工作人員可對地質工程進行準確模擬,逐漸強化地質工程測繪工作的效率,避免對資源造成較大的浪費。在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下,還可對緊急情況進行充分預測,并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加強設備聯動,利用定位系統對地質各個關鍵點進行掌握。另外,在遙感影像的作用下,可直接以畫面的形式展現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以此為參考采用有效的處理措施,從而取得良好的測繪成果。
總而言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相對較大,其具有較多的特點以及種類,在應用過程中可達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尤其是在地質工程測繪工作中,該技術較為常見。通過對各類技術的應用,可有效實時獲取最新數據信息,并將數據信息進行快速傳輸,形成良好的處理分析。并且,在衛星定位等作用下,有助于相關系統生成具體圖像,便于工作人員直接了解地質工程情況,進一步保障地質工程施工效率,促使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得到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