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林林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靶心,即靶子的中心。一般指射擊的目標,或矛頭所指的地方。瞄準自己的靶心就是要找準前進的方向,也可指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體驗和思考?
請以“瞄準自己的靶心”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③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題目的引導語共有四句話,前兩句著眼于“靶心”的詞典義,并深刻剖析其內涵指向。第三句指明了寫作的方向和路徑,引導考生將詞意由“射擊目標”上升到“人生目標”。考生既可闡明對自我的了解與對人生方向的把握,也可著眼于矛頭所指之處,如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問題等。第四句提醒考生應落筆于自己的生活經歷、體驗和思考,不能空談口號??忌鷳P注現實,理性思考,深入剖析,積極面對。
文題中的“瞄準”,指出了一種生活態度,即不但要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專注力與判斷力也極為重要?,F實中常出現“瞄偏”的情況,如因模仿他人而喪失自我,定下目標后漸漸忘了初心……在文章的情節上,可設置“由偏到準”的波瀾。
題目中最重要的詞語“自己”,則強調要彰顯“個性”,不人云亦云,要書寫真實的經歷、體驗和思考。當然,“自己”可以指“你”“他”等,可以寫個人,也可以寫群體。
“靶心,即靶子的中心?!蔽念}旨在引導考生了解自我、認識社會,并有勇氣直面問題。在寫作時,考生可寫自己在成長中認清目標、把準方向的過程與方式;也可以寫自己抓住關鍵、解決矛盾,為實現目標而付出的努力。兩種寫作路徑,選擇其一即可,也可以將二者結合。
徐飛老師說:“好作文是從你的愛好、特長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但是,以興趣愛好為素材的作文,選材雖源于真實的生活,在寫作時卻極易千人一面。唯有寫出個性化的細節和獨特的感悟,才更勝一籌。
很多同學會以練習書法、繪畫為主題,大多表現練習時對目標的專注與堅持。有一名考生卻以“在陶罐上作畫”為主線,將文章寫出了新意。文章先寫自己想為家中的陶罐上色;然后寫在繪畫的過程中,因隨意揮灑而使得瓶身凌亂不堪,缺少藝術品的美感;接著引入媽媽的話:“你心中沒有定稿,信手涂鴉怎么可能畫好?”點出“瞄準自己的靶心”的重要性,由此聯想到名著《昆蟲記》中,圣甲蟲為住進理想的居所而帶著食物爬上斜坡的故事;最后,回到對陶罐繪畫的構思設計,細細描摹,點出立意。文章因構思精巧、感悟獨特而取勝,表現出“繪畫時要胸有成竹,才能揮毫成畫”的新穎立意。
每個人都有興趣愛好,但其中真摯的思考更為關鍵。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云:“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文似看山,不喜一覽無余,講究變化起伏之美。起伏變化不僅體現在情節的一波三折上,還體現在敘述順序的變換上。
比如下水作文,寫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首段先寫賽中瞄準目標奔跑,再運用倒敘的手法,將鏡頭切換到比賽之前的忐忑不安,制定“跑完全程”的目標;接著寫比賽時瞄向別人,因而自亂陣腳,點出“瞄準自己”的重要性;之后由奔跑中的無力聯想到平時訓練時的怠惰,點出“瞄不準”的后果;最后切換到賽后的領悟,由“馬拉松比賽”直至“人生路上”,情感隨事件而起伏流動。
由一件小事推及人間普遍存在的人、事、情、理,筆墨蕩漾開去,情思更為深邃,文章的境界也為之開闊。
有一名考生先寫自己備考中考作文時,想走捷徑,便套用別人的優秀作文,卻總是生硬、奇怪,以失敗告終。隨后寫了兩個生活鏡頭。一是百無聊賴時和弟弟一起玩飛鏢。弟弟玩飛鏢時瞄準目標,心無旁騖,百發百中;“我”投飛鏢時瞻前顧后,偷瞄他人,最終脫靶。一是和母親一起購物?!拔摇睅湍赣H挑選模特兒穿著顯得好看的衣服,母親卻只挑選適合她自己的衣服。最后寫“我”由此事獲得的啟發:要瞄準生活的靶心,明確自己的方向,寫適合自己的作文。由寫作到生活,再由生活到寫作,鏡頭切換自如,在熟悉之處立起中心。
瞄準自己的靶心
文淮安一考生
那是九年級即將結束的一節自習課,窗外正飄著細雨。天空陰郁愁慘,一如失去方向而迷茫的我。
原因很簡單,我的同桌換了,在來之不易的自由時間,我突然不知道該干什么。她一直是我的方向和目標,我常常跟著她的動向去努力。每天最后一節課后,同學們都去食堂吃飯,看到她留在班里埋頭做題,我便也這樣;聽別人說她每天學到深夜才睡,我便也強撐著熬夜……雖然這使我疲憊不堪,但我甘于失去自我。我想,瞄準她,我便可以抵達星辰大海。
記得在校跑800 米的時候,我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她的步伐節奏,看她在操場上自信地甩著馬尾。陽光穿透云層直灑下來,投下點點光斑,為她鍍上一層金粉。她那樣自信,光芒奪目。我在她奔跑的影子里艱難喘息。體育老師看到我笨如企鵝的姿態,氣得大叫:“調整呼吸奔跑,不要瞻前顧后,你有你的節奏!”我有我的節奏?
寫景開頭,以窗外陰郁愁慘之景襯托“我”因失去方向而迷茫的心情?!懊悦!秉c出“未瞄準靶心”的狀態。
略寫“我”瞄準同桌,失去自我的表現和結果:疲憊不堪,失去自我。
詳寫體育課上追隨同桌奔跑的一件事。老師的話引發“我”的反思。
晚上回家,對著書架發呆。信手翻閱,翻著翻著就找到了吃灰多年的手賬。打開櫻花粉的封面,往日時光鮮活起來。那時的我,喜歡收集一些熠熠生輝的句子。有時寫的是寒暑假的觀影清單,一段段經典的臺詞,一幅幅美麗的手繪海報。記得看完《北野武的小酒館》之后,我便抄寫了那句“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有時是學習計劃,一個個明確的目標,一個個鮮艷的紅鉤。表現好時,我還會畫個燦爛的笑臉。啊,原來曾經那個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路的女孩兒,也是我呀!
走別人的路,永遠走不到別人前面去,我必須要瞄準自己的方向,找準自己的節奏,才能走得穩,走得遠。輕輕拂去櫻花手賬上的塵埃,我寫下余世存在《時間之書》中的話:“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暖黃的燈光下,我列下新的學習清單。為了保持體力,我要每日奔跑,吃自己不喜歡吃的蛋黃;為了保持活力,我要堅持夜讀,我知道,那些有趣的書、智慧的書、美好的書,最終都將成就一個更好的我自己。
紫薇花開的日子里,雨一直下。每當晚上打完最后一個鉤,我會安心睡覺。這一天,我瞄準了自己的靶心,過得很充實,走得很踏實。躺在床上,聽雨打芭蕉,想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想著只要瞄準自己的靶心,我的未來便不是夢,嘴角彎起一個上揚的弧度。我告訴自己,一直跑下去,便會云銷雨霽,日朗風清。
此處詳寫內心的轉折。寫翻開吃灰多年的櫻花手賬,其實是在回首從前有目標、有夢想又自信的時光。觀影清單和學習計劃中都有明確的目標,所引用的句子指向主旨。
心理描寫,以議論點出主旨。恰到好處的引用,既呼應前文亦步亦趨地瞄準別人的靶心而產生的焦慮情緒,也寫出了內心的釋然。
寫景結尾,照應開頭。在想象中創設情境,點明主旨。
小作者選擇生命中的一段雨季,直面成長中因為模仿別人而失去自我的困境,書寫突圍的過程以及瞄準自己的靶心之后日朗風清的新生活。這是真實的經歷、體驗和思考,很打動人。小作者心態的轉變處寫得翔實具體:和同桌分開時,“我”回憶追隨她的腳步學習、生活的場景;體育老師的話引發“我”的深思;書架上落灰多年的手賬則讓“我”回憶起從前有目標、有夢想又自信的時光;結尾寫景,聽雨打芭蕉,想象日朗天晴的未來和似錦前程。文章靈活的時空切換豐富了內容;對手賬上的觀影清單和學習計劃的描述,也讓情節豐富可讀。
瞄準自己的靶心
文淮安一考生
夏天的尾巴,微悶。
母親遞給我一個陶瓷小瓶供我插花,接過,觸感濕涼。瓶身修長,材質細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無一絲色彩修飾。我說:“要是瓶身有一幅畫就完美了?!蹦赣H了然地笑笑,提醒道:“你學過國畫,何不自己為其上色?”
遂開始調色,紅藍調和為紫,赭色化為淡黃,深綠淡為天青,我想:我要抹出一幅最絢爛的春景圖。誰知,剛挑出一枝桃色,卻與一旁的風箏挨擠起來,連忙補上一條小溪,試圖見出層次。忙腳亂后,瓶身竟艷至難忍的亂了。唉,我坐著嘆氣,不知如何是好。
“你心中沒有定稿,信手涂鴉怎么可能畫好?”母親語氣溫和,神色卻是少有的嚴厲。
“沒有定稿”即沒有靶心,沒有目標。母親的話引人深思,促使“我”構思陶罐風景圖。
沒有目標?我不禁陷入沉思。我只是想畫一幅春景圖,可這幅圖上應該有哪些風景呢?我想表達什么呢?
想起萬水千山走遍的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盤膝坐在地上,對著石頭一動不動地看著,靜坐了半夜,然后提筆,畫了一個穿紅衣服黑裙子,圍著闊花邊白圍裙,梳著低低的巴巴頭,有著淡紅雙頰深紅小嘴的胖太太。她要石頭自己告訴她,藏在它里面的是什么樣的形象,她才給它穿衣打扮。我呢,還沒好好觀察瓶身,沒有瞄準自己的靶心,就匆匆動筆,當然一塌糊涂了。
遂細細擦去繽紛的顏料,對著瓶身凝視。瓶身修長,白瓷細膩,似乎更適合畫一幅“山居秋暝圖”。我鋪展開一張宣紙,開始構思:潔白的畫卷上,月光朗照空山,松林邊,有流水潺潺。蓮池中停著一尾輕舟,三兩個女郎頭頂荷葉從竹林出來。之后,我用細毫對著瓶身細細勾勒。
不一會兒,弟弟從屋子里跑出來叫道:“姐,你追的劇更新了,快來看!”我的心動了一下,真想看看逃出火海的女主是怎么逆襲的呀。只一剎那,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先瞄準瓶身,畫好我的“山居秋暝圖”吧。
昨天翻閱《昆蟲記》時,讀到圣甲蟲那樣微弱的力量,依舊可以帶著食物爬上斜坡,憑借的不就是對自己內心理想居所的認準和堅持的力量嗎?瞄準心中的方向,才不會迷失。
待我畫好后,母親耐心地為其上釉,語氣淡淡:“這做事啊,和射擊是一個道理,心里有靶,瞄準自己的靶心,才能射中。”
瞄準自己的靶心,這句話早被我深深刻進心里。
窗外細雨紛紛,回望瓶身上的圖景,我笑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果然夏日雨涼……
此處的聯想見出小作者的讀書功底,巧妙點題。
化用詩詞《山居秋暝》入文。
情節陡轉,弟弟的出現讓敘事生出波瀾。緊扣“瞄準”,拒絕誘惑,不被別人帶亂節奏。
書中的圣甲蟲正是“瞄準自己的靶心”的榜樣。
巧借母親的話點明主旨。
寫景結尾,照應開頭。
選擇尋常生活中手繪瓶身的愛好入文,在眾多描寫吹拉彈唱、琴棋書畫的作文中,別具一格。文中三毛手繪石頭的情節,以及瓶畫“山居秋暝”的風景細節描寫,為文章增色不少。文章一波三折:一開始寫心中沒有畫,因而下筆凌亂,瓶身艷至難忍;然后寫母親的點撥促使“我”細細觀察瓶身,構思圖畫,由絢爛的春景圖變成“山居秋暝圖”;接著寫弟弟的出現,打破了手繪瓶身的寧靜,既為文章增添波瀾,也可以看出“我”瞄準心中的目標,便可拒絕身邊的誘惑,或者只有拒絕其他誘惑,才能瞄準心中的目標的雙重立意;最后以母親的話點出立意,見出巧思。
瞄準自己的靶心
文淮安一考生
露水沾濕的陽光,很綿軟。
許久,只輕輕嘆了口氣。近日學習,似在黑暗中徘徊,迷失了方向。像陽光,翻過山丘,越過林梢,好一番曲折繞遠才落在指尖。
抬眸,窗邊,灰藍色的玻璃瓶里,植著幾株向日葵,是母親幾日前捧回的,望我一舉奪魁??粗?,幾分心酸,幾許無奈。
向日葵仰著花盤,朝向陽光,花瓣金黃,是濃得化不開的晴,仿佛飽蘸著顏料細細點染而成。太陽將細碎的金粉灑在它臉上,盡顯蓬勃的美好。
眼眸被這一抹明黃牽絆,忍不住伸出手,捏住它修長的葉,輕輕向下拽拉。向日葵,若是讓你也迷失方向,你,還會面朝陽光嗎?松手,我側過臉,等待向日葵頹然地墜下花盤。
問花,也是在問心。
我想錯了。向日葵只是在松手的瞬間頓住,然后,慢慢地調轉方向,一點點轉過花盤,仰起,向上,找準方向,直至溫煦的陽光淺淺斟滿攏起的瓣。
心中的弦,被不輕不重地撥動了一下,還在震顫晃動。向日葵在陽光下閃耀,那簇簇葵花,優雅灼人。陽光伸出溫熱的手,抹去了冷凝,將燦爛的笑容寫滿向日葵的花盤。
不由得也伸出手,用指尖輕觸那花瓣,溫熱。
忽地憶起林清玄筆下的水仙,水仙球被倒埋在土中,新芽卻不曾迷失,找準了光的方向,在土中調轉向上,終破土而出。植物尚能在黑暗中找準前進的方向,何況人呢?
想起近日一則振奮人心的新聞,隨著第55 顆衛星的成功發射,謝軍等人終于完成了北斗導航系統的部署。我想,建立中國人自己的導航系統,一定是北斗人的靶心。他們找準了前進的方向,便只顧風雨兼程,二十六年如一日,終是收獲了中國人的星辰大海。
心中迷霧散盡,星河長明。
我也當如此吧!瞄準自己的靶心,找準方向,即使途中有坎坷,有迷茫,仍應堅定目標,努力奔跑。正如汪國真所說,“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回眸,向日葵嬌俏的面容散發著點點光華,明媚動人?;ūP仰起,迎著那溫潤陽光。
提筆,心中清明。天空明凈澄澈,陽光溫軟,微風輕搖。
陽光如醇酒,向日葵化身執拗的追光者。
從萬物中獲得啟迪,不經意間流露出讀書的功底。
由小我到大家,文章視野豁然開闊,格局變大。
小作者截取學習生活中迷失方向的小片段,書寫自己的追光之旅。向日葵被“我”“輕輕向下拽拉”,人為地偏離了陽光后,又把花盤朝向太陽;林清玄筆下的水仙球被倒埋在土中,新芽依舊在尋找光,破土而出……這一切都化成“我”生活中的光,給“我”力量驅散迷茫,瞄準自己的方向。不足之處在于,“自己的靶心”在文中沒有具體化。
瞄準自己的靶心
文宗林林
跑著跑著,我盡力不去想其他的事。汗水飛濺的身影清晰地映在路面上,我只是瞄準眼前的三米,前進。
寒冬,心血來潮的我報名參加了“一步一腳印”半程馬拉松比賽。五點左右的早晨,天際的星星還在開著盛會。路線是繞一個偌大的湖一圈。
比賽還未開始,我同其他參賽者正在做準備活動。環顧四周,我發現參賽者一個個英姿颯爽,那修長而好斗的雙腿,那高高揚起的馬尾,一望便知是步伐矯健的練家子。跟他們比,我既沒經驗又沒體格,于是心里就怵他們幾分,贏得比賽的希望基本破滅。我攥緊拳頭,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不要走,堅持跑完全程。
發令槍響,沒一會兒,我與周圍的人便有了差距,看著他們錯落有致的步幅,大步奔跑卻有節奏。霧更濃了,道旁的樹病懨懨地耷拉著,前面的參賽者漸漸淡出了我的視野。前瞻后顧,目力所及,已沒有其他人。我不甘失敗也害怕失敗,于是,我打亂了原先的節奏,加快加大了步伐。這樣一來,呼吸越來越急促,滴滴汗珠濡濕了衣衫,一種近似要壓垮人的疲憊感襲來。我的腳步慢了下來,慢了下來。周圍白霧迷茫,想到還有一半的路程,我想放棄。
我想起每天清晨,當我想出去奔跑時,總會安慰自己:算啦,今天太冷了;算啦,昨天睡得很遲;算啦,天天跑步對膝蓋不好……運動量不夠,練習不足,總是找借口妥協,偏離自己的目標,使得此刻的我蠢笨如企鵝。每天清晨從樓下經過,看到當初那個跟我一起在小區奔跑的少年,他依然在奔跑,從春天到冬天。他笑著打招呼“好久不見”時,我總會感到一陣羞赧,唉,不經意間,我都偏離自己的目標好久了。
這時,一個戴著鴨舌帽的老人從我身邊閃過,說:“快跑,不要停!”“不要停!”忽然,我想起了賽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不要走,堅持跑完全程。想起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寫道:“無論多么痛苦我都不走,這是我的驕傲。馬拉松是跑的比賽,不是走的比賽。”于是,我盡力將自己感知的世界定得更為狹隘。我的目力所及是前方三米左右的地面,我便這樣心無雜念地瞄準自己的目標,前進。
當我不顧一切地堅持跑完,便覺得仿佛所有的煩悶都從軀體最深處擠榨出來,一種爽快感油然而生。我沒有拿到名次,但我沒有放棄。在這場比賽中,我所做的,就是瞄準自己的靶心,保持自己的節奏,前進。
迎著早晨蓬松明亮的陽光,我告訴自己,人生之路也像一場馬拉松,你有你的步幅,你有你的方向,只有瞄準自己的靶心,才會向著明亮那方奔跑,遇見更好的自己。
1.請以“光的追隨者”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范。
2.閱讀下面的材料,以“讀城”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城市曾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標志,如今卻成為許多人想要“逃離”的地方。城市深處隱藏著時代的密碼和人們的悲歡。讀城,就是讀一讀城市的歷史、建筑、寶藏小店、美食地圖,還有那些居住在城市不同地方的人……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經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②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書寫工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