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迪
(浙江省諸暨市次塢鎮小,浙江 紹興 311815)
隨著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口遷移成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我校次塢鎮中心小學位于諸暨、蕭山、富陽三市交界處,隨著這幾年來我鎮工業的不斷發展,一些大型工廠的遷入,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這個小城鎮,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子女對教育的需求。目前我校擁有本地學生611 人,流動學生308 人,流動學生占了全體學生的33.9%左右。在我任教的四個班級中,流動學生和本地學生的數量統計如圖所示:
由表可知:流動學生人數占據了班級人數的30%左右。由于絕大多數的流動兒童家庭來自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外地農村,屬于弱勢群體。據我調查,班級中的很多流動學生來自貴州、云南等一些偏遠的地區,受到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和本地學生相比,他們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也沒有自信心,更羞于說英語。新學期剛開始,我對這些流動學生的家庭情況做了一份問卷調查,59.8%的父母表示從來沒有學過英語,32.5%的父母表示學過英語但已經基本忘記了,只有7.7%的父母表示對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夠進行簡單的指導。由此可見,這些流動學生更加需要引起老師的重視。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流動學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環境,一般家庭兄弟姐妹較多,父母工作較忙,陪孩子的時間較少,造成孩子性格較為膽小,不善言談。和本地學生相比,他們更加需要我們的關心。在課間休息時,我經常會用一些簡單的問候來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比如,“今天心情怎么樣?”“今天有沒有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雖然這只是很簡單的問候,但至少能讓這些孩子感覺到,老師不僅關心他們的學習,也很關心他們的生活。活動課的時候,我會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如老鷹捉小雞,跳繩比賽啊,使這些流動學生能慢慢打開心扉,融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面。慢慢地,這些孩子也會和我聊一聊家中的大小事,談一談學習上的小想法。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我的英語教學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教材的編排結合兒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齡特點,根據兒童好新奇、善模仿、愛說、愛唱、愛跳、愛表演的特點,編寫和設計內容生動有趣、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情景課文與對話。研究表明:沒有不喜歡做游戲的兒童,喜歡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游戲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建立“一對一”幫扶互助小組,提高英語的學習效果
對于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基礎較差的流動學生,應該循循善誘,進行個別輔導。在學生中成立一對一幫扶互助小組,由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他們一同學習,共同進步。他們可以共同制作學習計劃,一起完成。在這一方面,我給每個互助小組發了一本記錄本,他們可以把每天的學習目標列出來,然后完成一個打上一個勾,也可以以日記的形式每天把自己的學習情況記錄下來。這個記錄本學生在每周的星期五交給我,我會仔細翻閱,在星期一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檢測反饋。這個方法有效地培養了他們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好習慣。
總之,無論教師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只要能夠關注我們的流動學生,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幫助他們學好英語,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我們都可以盡力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