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疾病,其中腦出血是高血壓最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在冬春季時容易發作。發病時,患者常由于情緒激動或過度勞累引起血壓突然升高,最終導致已經病變的腦血管發生破裂出血現象[1]。一般來說,患者在發病時較為急切,同時還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因此致殘率及死亡率較高。由于這種疾病好發于老年人,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現象的日益嚴重,其對人類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臨床中可利用手術來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2,3]。對此,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使用康復護理的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0 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按照雙盲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9~78 歲,平均年齡(57.27±6.91)歲。對照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齡50~77 歲,平均年齡(57.38±6.5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進行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監測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以及體溫等生命體征,指導患者進行常規用藥等。觀察組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患者清醒后,護理人員應該將相關情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講解,然后為其強調康復護理對于疾病康復的重要性,以此來提高患者對于康復護理的重視程度,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告知患者及家屬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高其對于病情的管理能力。
1.2.2 心理護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肢體障礙及語言障礙等情況,這會使得其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甚至部分患者由于不能接受而出現輕生的念頭。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可以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并與其建立一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真實想法,然后對其實施心理疏導,以此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還可以將治療成功的案例與患者進行講解,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并讓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
1.2.3 環境護理 病房需要保持的良好通風,并且光照充足,溫濕度適宜。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掃、消毒等,保持病房中的干凈、整潔。還可以在病房中擺放上花束或盆栽等,這樣可以讓患者保持心情愉悅,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療。
1.2.4 加強病情監測 護理人員需要每隔1 h 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并進行相應的記錄,按照醫囑指導患者服用降壓藥,以保持血壓的穩定,有效避免患者出現血壓突然升高或降低。如果患者出現了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以免出現危險狀況。
1.2.5 康復訓練 首先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肢體的被動訓練,包括上肢與下肢的訓練,例如手腕、肘關節、肩關節、腳踝、膝關節訓練等,注意先訓練健側,然后再訓練患側;之后指導患者主動進行肢體屈伸訓練。訓練10 min/次,3~5 次/d;同時還可以讓患者進行坐位訓練。等到其下肢肌力達到Ⅲ級時,讓患者進行平行杠內邁步訓練、室內行走訓練以及上下臺階訓練等,多活動其患側肢體,可逐漸增加活動量。為了促進患者語言功能恢復,可以讓患者進行發音及聽力練習等訓練。到后期時,鼓勵患者進行散步、做操以及爬樓梯等活動。除此之外,還需要指導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例如可首先指導患者進行對掌、抓握及寫字等,然后逐漸過渡到正常的洗漱、如廁、穿衣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護理前后的NIHSS 評分、Barthel指數、Fugl-meyer 評分。NIHSS 評分由NIHSS 評分量表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越輕微。Barthel 指數評分由Barthel 指數評定量表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Fuglmeyer 評分由Fugl-meyer 評定量表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運動功能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d)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通常情況下,腦出血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影響,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各種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的現象。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使用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4-7]。康復護理是一種臨床新型護理模式,是指護理人員對出現各種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相關訓練,以此來促進患者功能恢復的一種護理方式。將康復護理運用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可以起到較好的護理效果。首先,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及家屬講解康復護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配合度;然后,為患者實施相應的心理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并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來面對疾病的治療;同時,實施環境護理,保持病房中的干凈、整潔、通風等,可以有利于患者心情的愉悅,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變化,指導患者正確使用降壓藥,可有效保持其血壓的穩定;最后,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進行肢體的訓練,例如手腕、肩關節、膝關節及腳踝等。然后再指導患者進行相關坐位訓練、平行杠內邁步訓練、室內行走訓練,同時還有發音訓練、聽力訓練等,鼓勵患者進行散步、走動、穿衣、如廁等[8]。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通過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相關運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狀況,有利于促進患者神經系統的重新建立,因此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相關功能的恢復[9,10]。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的NIHSS、Barthel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Barthel 指數以及Fugl-meyer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康復護理運用于實施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可以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現象,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縮短其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