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年后A股并沒有所預期的那樣迎來股市開門紅,年后的開盤高點反而成為了階段的行情高點。市場在年后節節敗退,甚至跌出了股災的味道,這又是一次2015年那樣的高潮后的退潮嗎?
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收出的高開低走中陰K線,成為了目前技術派判斷頭部標志的重要技術依據之一。年后機構基金抱團股的重挫,也表明機構在大幅度減倉撤離市場。在這里,機構們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是大甩賣、大減倉撤退嗎?抑或還只是階段性的撤退?或者是機構們進行高低切換的調倉換股而已?不得而知,但在1月份的很多機構觀點中,我們也知道了機構們都在降低了2021年的收益預期。所以,大家在2021年的市場里,想在股市里分一杯羹,賺點錢,并不容易。
目前三大指數里創業板指數走得最差,已經在本周五以跳空缺口跌破了行情的生命線——60日均線。這意味著,如果3-5個交易日里沒有迅速收復該線,市場的階段性調整趨勢就會確立。3月份的第一周市場走勢很重要,因為它決定著市場后面一個季度甚至是全年的技術走勢。
滬指目前卻并未出現技術破位,行情的生命線60日均線目前依然還在堅守著。從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也許后市創業板市場會弱于主板市場,但是主板市場依然還在牛市的格局當中,我們目前依然還堅守牛市的觀點。所以,大家如果能夠認清楚這一點分析之后,那么大家對目前的市場回調就不會那么恐慌了。如果市場的牛市結束,熊市到來了,筆者一定會進行提醒,而現在是暫時時機未到。
因此,既然市場的大牛市格局并未出現終結,那么我們現在仍然需要為今年的操作準備股票池,特別是目前市場又到了年報即將大規模披露和召開上市公司年度股東大會的密集期了。每年年初上市公司的年報股東會,是筆者調研那些有潛力上市公司的最佳時間窗口,參加它們的年報股東會,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比如我們去年調研的順豐控股、華大基因、藍思科技、比亞迪、新宙邦等,行情表現都非常不錯。一般我們只去調研認為未來會有極大潛力的上市公司,而一般般的甚至資質潛力較差的公司,筆者是不會浪費時間去考察調研的。大家可以適當地關注筆者屆時會去調研哪些上市公司,從調研的上市公司里,也許能找出不錯的牛股。
找到牛股并非就意味著您能夠持有它翻倍,就像過去幾年筆者一直看好并重點提示的華大基因,很多投資者也許并未從它身上賺到大錢。投資操作上的技術性問題,哪些做不好,無法堅持持股的投資人要反思自己。
市場又到了一個艱難時刻,希望大家能夠挺住。持有消費和醫藥的,只要是優質龍頭個股就不怕,而那些科技、新能源、題材概念股等,大家則就要萬分小心了。因為很多股票漲高了,必定就是出現泡沫,比如我們認為新能源里面的泡沫就很大。而泡沫一旦被市場戳穿了,那么后期就會“嘭”的一聲破掉和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