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建設已經逐漸步入成熟階段,因此作為重要基礎建設的水利工程更應該發揮推動社會進步與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管理,避免設備故障影響整體工程的運轉以及效應的發揮。本文通過分析水利工程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管理的重要性、現存問題以及措施,幫助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質量,為后續的安全管理工作與施工建設提供經驗。
關鍵詞:水利工程;機械設備;安全技術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緊跟時代步伐,如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水利工程的成功不僅來自于技術的創新與研發,還來自于設備的高效。機械設備是水利工程生產與建設的保證,但是由于市場競爭逐漸增加導致工程建設成本也在逐漸提高,更需要機械設備提升效率增加經濟效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加快進度縮短工期,讓水利工程兼顧經濟、社會雙效益。
一、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是提高生產力的第一要義,因此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效率與質量,國家通過資金與政策重點幫助水利工程引用與研發更多、更好的機械設備,一方面可以提高工程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工程的質量,保證工程按時按量完成。這是因為相比于一般的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具有難度高、工程復雜、工期長以及資金量大等特點,所以如果想要保障工程的收益必須減少施工時間。并且如果想要保證水利工程建設沒有后顧之憂,必須關注機械設備的情況,若設備出現了故障就會降低施工效率,甚至會阻礙工程的開展,所以一定要做好機械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定時檢查與維修,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下。
二、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現實問題
(一)管理機制不健全
想要保證水利工程順利開展必須健全機械設備的技術管理機制,并且制定嚴格詳細的管理程序,保證水利工程建設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狀態。但是如今大部分工程企業忽視了管理機制的重要性,首先就是管理人員問題,很多管理人員缺乏嚴謹的管理思維與態度,并且管理部門人員的調動非常頻繁,既無法長期掌握機械設備的相關資料與信息,也無法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其次就是工程企業為了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了對機械設備和管理人員的資金投入,不僅管理人員不具有專業性,甚至很多管理人員還是從其它部門臨時抽調的,根本不能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機械設備進行管理。最后就是管理資料問題,由于上述原因最后會導致設備資料大量丟失,采購難入賬、信息難錄入、維修和資金投入難記錄,嚴重損害了工程的經濟利益[1]。
(二)管理與使用方法不科學
并且雖然有些水利工程部門擁有穩定的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但是對于機械設備的具體管理流程和使用方法并不科學,相關制度不能快速落實。詳細來講就是,對于機械設備的采購、使用和維修都沒有嚴格的流程遵循,導致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后找不到責任人,管理人員相互推諉,增加設備管理、維修成本,減少了使用壽命。并且還很容易出現過度使用的情況,施工和管理人員只顧眼前利益,讓機械設備的耗損率大大增加。
(三)設備采購流程不合理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邁入前列,因此一方面科學技術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質量和功能,一方面由于人們需求發生改變,要求水利工程的質量不斷提高,需要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推動工程發展。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機械設備的購買工作,質量、功能和效率都要滿足工程企業的要求。但是由于大部分工程企業忽視購買工作的重要性,沒能制定一個合理、科學的購買流程,導致機械設備被大量廢棄或者造成了資源浪費[2]。
(四)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低下
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的意識、素質都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很多企業忽視了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的比重,一方面出于利益考慮不會招納具有較強專業性和知識性的管理人員,并且也忽視了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讓管理人員因不熟悉設備引發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不重視對管理人員的培養與教育,不僅不開展宣傳安全技術的活動,不通過知識講座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忽視了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例如缺乏對管理人員的考核監督,讓很多管理人員玩忽職守、偷工減料,嚴重影響了工程的質量與進度。
(五)保養工作不到位
保養工作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很多工程企業都會采用“定人定機”的管理方式,不僅沒有將保養工作切實落到實處,還缺乏專業的保養、維修知識。當機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及時解決挽救損失,當機器過度使用的時候不能及時提出建議,避免超負荷損壞機器[3]。
(六)預見性較差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由于技術、知識不到位常常會損壞機械設備的零件或者造成設備磨損,如不使用專業的工具等等,這種就是工程企業和管理部門預見性較差導致的,不能提前制定嚴格的規定或者懲罰措施。
三、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一)建立專業的管理部門,完善管理機制
想要順利開展水利工程,保障管理工作的穩定和有效,必須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完善管理機制。首先就是管理部門,只有成立專業的部門才能明確管理人員的任務與具體工作內容,才能加強安全技術管理的教育并且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思維,真正做到愛護設備、尊重崗位。同時施工、管理人員都應該從心底認可管理工作,不能認為管理部門只是一個后勤部門。其次就是完善管理機制,設定嚴格的管理流程,從普通的管理工作到交接班規定,讓管理工作有章程可以遵守。
(二)完善保養、管理制度
進行機械設備管理時,管理人員應該先發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堅持在設備完成工作之后對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降低設備的耗損、增加設備的壽命。這些工作其實都離不開保養、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根據水利工程實際情況、工程企業需求和機械設備的功能制定制度,要明確保養、管理的目標,加強檢查、操作和監督,讓管理、保養工作置于管理層的視線下。另一方面要重視人員管理,不同性質的工作人員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應該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操作和安裝設備的有效性。維護人員應該重視教育培訓,讓其積極承擔維護責任,不能草草了事[4]。
(三)合理使用設備
只有對機械設備足夠愛護,才能在管理、保養和維護之外增加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做到一應俱全。很多管理人員只是出于責任進行管理、保養和維護,其實對待工作漫不經心、態度敷衍。因此一定要通過宣傳、教育活動與專業講座提高相關人員對機械設備的了解,激發愛崗敬業精神,真正能做到愛護和合理使用設備。并且只有加深了解機械設備的具體結構、使用方法以及常出問題,才能提前對設備進行調試,讓設備滿足施工需求。對設備進行維修,減少過度、使用過度耗損的情況出現,避免機械設備直接報廢[5]。
(四)提高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想要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從兩點入手,第一點就是工程企業的人力資源調配,從上文可知,很多企業為了減少人力費用會選擇臨時工或者從其它部門調配,這樣大大影響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所以企業應該從根源入手,增加資金投入,招納專業的管理人員,這種管理人員既了解水利工程概況又具有專業的管理知識、技能,能夠站在全局角度統籌管理工作。并且企業應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讓管理工作得到各個部門的幫助。第二點就是提高現有人員和基層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管理層要提高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效指揮管理工作而不是刻意忽略。基層人員應該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既要遵從企業的教育教學安排,又要深入施工現場了解設備操作和常出問題,保證對管理內容與知識爛熟于心。并且這種方式也能讓管理人員更加謹慎,對待設備更加愛護。
(五)定期檢查,分類設備
做好常規的檢查和監督工作有利于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設備的操作更加可靠,保證操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將檢查和監督工作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定期檢查和監督是完善管理機制與制度的重要體現,保證管理工作流程科學有效。而定期工作可以發現設備的真實情況,防止因面子事和敷衍作風影響了整體工程的質量與企業的口碑。在檢查和監督時,需要記錄好每次的數據,保證日后的管理工作有真實的信息可依靠。同時也要對設備進行分類,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管理、保養和維修方式,例如水利工程常用澆注機、灌漿機等多種設備,也分為大型和小型。如果不對設備進行詳細的分類,就無法根據設備的使用方式、用途分析常磨損處和易于故障處,無法進行有效的保養和管理。并且要做好準備工作,控制影響因素。例如挖掘機操控人員常常會因為土質問題引發事故,如果提前做好土質調查和操控行為管理工作,就能積極避免[6]。
(六)權責分明,設立獎罰制度
在管理工作中明確權力與責任,設立獎罰制度非常必要。既要給予管理人員自由的管理權力,讓管理人員擁有便宜行事的力度,及時解決突發問題。也要明確工作責任,不能出現問題互相推諉,分不清工作歸屬。并且可以通過獎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熱情,通過懲罰機制減少出錯率,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埋下安全隱患。
四、結語
機械設備是水利工程順利開展與施工的關鍵環節,既能保證施工的安全,又能提高工程企業的經濟效益,滿足人們的質量需求。因此在進行安全技術管理時,一定要重視管理人員素質、健全管理機制等等,通過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機械設備管理的現存問題,讓工程得以持續穩定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李會敏.淺談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10):394.
[2] 張力.水利工程機械設備的安全技術管理方法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5):144-145.
[3] 閆文杰,劉永強,肖俊龍.BIM與RFID集成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作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18,36(5):117-121.
[4] 王源.水利工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與調試[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3):95-96.
[5] 彭華,翟得文.水利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14):25-26.
[6] 李予生.水利工程車輛維修工作中的相關問題[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12):83-84.
作者簡介:
張振華(1969.10-),男,漢族,陜西洋縣人,專科,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120750170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