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
摘 ?要:我國土地資源豐富,土地整治管理問題一直受到國家重視。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土地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勢在必行。通過土地整治工作的科學實施,土地利用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有助于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目前在土地整治項目管理中還有較多的問題存在,相關部門需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不斷改善土地整治項目管理效果。
關鍵詞:土地整治;建設;影響因素
引言
土地整治工作的創新迫在眉睫,因此非常有必要對我國當前有效的土地資源進行深入的創新改革。不過在開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過程里面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土地規劃、土地資源以及和規劃資金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遇到非常大的阻礙。為更加高效地推動土地整治工作的開展,相關部門應該在加大在土地整治工作的投入的基礎上,不斷地去的尋求更多地創新,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1加強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管理的重要意義
1)加強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力度,可以明顯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項目的全面落實,能夠確保部分地區的土地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目標,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同時,針對已經受到嚴重損害的土地,加大修復力度,針對尚未利用的土地資源,遵守合理性開發原則,從而確保當地土地資源得到良好利用。
2)有效落實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可以提升項目的總體利益。隨著項目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難度逐漸增加,通過加強落實力度,可以明顯減少不規范行為的出現,確保各項活動可以如期開展,從而顯著提高項目的整體利益。
2影響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
2.1土地資源浪費現象
在鄉村有許多父輩這一代繼承祖輩宅基地的情況,而父輩的宅基地由此則被荒廢或者限制,這造成了很多土地被撂荒。很多年輕人不愿意發展農業而選擇進城務工,這一代的宅基地也被閑置。而一些留在鄉村的年輕人因為無力購買城里的房子,選擇在農村新蓋房屋,這樣進一步加劇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2.2過于重視耕地質量
結合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特點可以得知,補充耕地政策作為項目實施的核心,能夠進一步提升項目實施效果。但是,在部分整治項目中,由于相關部門過于重視耕地的質量,沒有全面考慮工程實用性,在部分地區私自設置水利設施,布設大面積的管道,增加項目的建設成本,影響項目的綜合效益。所以有關部門需要根據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具體規模,在加強耕地質量控制力度的同時,確保土地資源得到良好利用。
2.3整治管理規范化不足
土地整治項目具有較長的管理周期,通常在1-2年左右,這樣相關部門的監督職能將會顯著弱化,影響到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導致一系列漏洞問題的出現。同時,在管理過程中,部分人員對經濟效益盲目追求、管理隊伍的穩定性不足等,造成整治管理規范化不足,嚴重地影響到土地整治管理的效果。
3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完善對策
3.1建立合理的土地整治組織領導機制
為了加快土地整治創新的步伐,首先應該建立專門的土地整治領導機構。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應該要求各級政府應該成立專門負責土地整治的領導小組,由當地的政府選擇合適人選出任組長,其他分管負責人出任副組長,而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林業局、農業局、財政局、水利局、監察局以及審計局等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領導小組的主要責任是推動土地整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解決各個部門之間工作不協調的問題,以及研究土地整治工作開展中的一些重大事項的決策問題,從而解決在土地整治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其次是應該落實好土地整治的責任制制度。也就是說,應該建立各級政府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責任制,將土地整治任務完成的具體進度作為每級政府工作效果的一項考核內容;此外,還應該將各級領導小組成員所承擔的責任明確細化,落實到個人,例如自然資源部門主要負責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政策、技術以及業務等指導工作;農業部門主要負責一些項目用地承包權的管理或者種植用地改良的技術指導工作。
3.2落實耕地修復養護
耕地修復養護是土地管理與規劃工作開展的重點之一,需要在增加新增耕地監管的同時,進一步做好耕地修復養護,防止再次發生撂荒拋荒的情況。在落實耕地修復養護工作過程中,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加強退化土地的修復工作力度,對于瀕臨沙漠化的農田資源嚴格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則,強化農田防護林建設,提升土地資源的防風固沙能力;對于鹽堿地區的農田資源要考慮將土地整治與鹽堿化改良結合起來,做好可用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對于石漠化地區的農田資源可以進一步加強保水保肥能力建設力度,嚴格禁止或控制亂砍濫伐,提升水土資源的涵養能力。二是積極治理已經被污染的土地資源,尤其是工業廠區、污灌區域等土地資源整治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嚴格秉承“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另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農田生態溝渠、農田灌排水及凈化地表徑流,樹立典型的土地管理與規劃示范區,結合試點成果來完善可持續土地管理與規劃方案,并引導更多的農民參與到土地資源修復和保護工作中來,形成責任制度和監督制度,更好推進耕地修復養護工作。
3.3提高項目的實用性
在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立項環節,要全面考慮各項措施的實用性,并結合當地農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加大跟蹤管控力度,將最終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確保項目的安全運行,為周圍的農民群眾提供更多便利,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為了更好地提升項目實用性,做好后續的管護工作特別重要,需要有關部門制定出詳細的管理方案,結合各項設施的具體運行情況,加大日常的維修與保護力度,延長設備運行壽命。同時,還要進一步明確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管護主體,要求管護人員認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自身的管護責任。根據大量的數據信息能夠得知,通過全面落實獎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出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管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針對存在破壞行為的農戶,要加大懲罰力度,從而確保各項設備得到高效利用。
通過有效提升項目的實用性,能夠明顯提高項目綜合管理水平,對于管理人員而言,要結合土地綜合整治效果,制定出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結合不同地區的土地規模和現有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加大日常管理力度,制定出相應的監管制度,根據項目落實中遇到的各類難題,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確保各類問題得到良好解決。
3.4開展其他農用地整理
在其他農用地整理工作中,需要將工作重點落實在園地、林地及草地這三方面。其他農用地整理過程中嚴格秉保護生態的原則,積極推動本地區設施農業和休閑農業的建設進展,對區域內的荒山、荒地、灘涂和灘地作綜合性的整治,創新農業生產模式,促進農業多種經營。在園地整理過程中,盡可能的發展特色品種,開展中低產園地的整理,形成系統化的供需產業鏈,扶持當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休閑農業落戶。在林地整理過程中,全面禁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利用好宜林荒山荒坡、沙荒地造林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林地面積,以此助力生態環境改善工作。在草地整理過程中,除加強天然草地的保護建設工作外,還要重點突出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地治理的重要性,恢復土地植被效能。
結語
土地整治工作的開展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土地的效益最大發揮出來,從而可以使國家的糧食產量得到增加,進而保證國家的糧食儲備可以在特殊時期不受到影響。在進行土地整治工作的時候相關的部門應該能夠在傳統形式的政治策略上面進行進一步的改進,通過這些形式的改進進一步地提高土地整治的效率,最終推動我國土地整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參考文獻
[1] 黃俊,郭文超.城鄉規劃與土地管理的關系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20,319(01):13.
[2] 王海波.關于加強可持續土地管理的探討[J].現代農業,2020,525(03):103-104.
[3] 肖碧軍.土地整治項目管理創新的思考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019(01):238-239.
3024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