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利丹
摘 ?要: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從人工、信息技術這兩方面入手,對變電檢修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的實現路徑進行了分析與說明,強調了列出表格清單、搭建并應用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的重要意義,旨在實現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統一化及規范化,為變電檢修提供更好指導。
關鍵詞:變電檢修;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
引言:
受到各地技術規范、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影響,各個區域在展開實際的變電檢修過程中存在電力系統運行數據、變電檢修數據等無法實現互聯共享,阻礙著標準的變電檢修體系的建設。基于這樣的情況,推動、落實變電檢修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促使變電檢修工作及其技術操作不斷向著規范化、統一化的方向發展,為變電檢修工作科學管理與規范管理的實現提供支持。
一、依托人力實現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互聯互通
站在人工操作的角度來看,需要依托多個專業領域落實技術標準的分解,包括變壓器專業、開關專業等等,促使變電檢修任務得到細化,分解為不同工作人員能夠承擔、完成的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上,參考現行行業規范,針對所有的工作任務編制實用性更強的技術手冊,對所有工作人員的技術操作進行指導與約束,推動變電檢修工作在技術標準方面實現統一化、在人員操作方面不斷向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重點完成以下幾項工作內容:
第一,對涉及到變電檢修工作的所有技術條款進行收集與匯總,依托表格的形式展示出這些條款,并單獨列出一些專題要求。針對一些并沒有明確依據,且涉及到的技術問題較為簡單、常見的條款,可以單獨列出并作出“僅供參考”的標識。第二,條款關鍵內容注釋與解讀。對于所列舉的技術條款內所包含的特殊關鍵詞,可以應用在后方添加附錄的形式落實解讀,方便相關工作人員迅速、準確理解對應技術條款的關鍵內容。第三,對表格清單展開分類列出與內容統一設置。依托設備種類的差異性,包括電纜、電容器、變壓器、開關柜、避雷器、站用電系統等等,對表格清單實施分類處理。同時,在表格清單中,主要體現出驗收依據、驗收內容、實際案例、備注這四項內容[1]。其中,在驗收依據這一部分中,主要列舉出對應技術條款的出處以及相應條款的簡稱,例如,《輸變電建設強制性條文》就是《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程》(Q/GDW 248.5-2008)的簡稱。在驗收內容這一部分中,主要體現出具體的技術條款內容與要求,如果在多個文件中針對某一項目提出相似、相同的規定,也要放在該部分內進行說明。在實際案例這一部分中,主要對現實案例實施展示與說明,所應用的案例描述方法包括文字、圖片、圖紙等等,以此達到促進技術條款可視化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該部分的內容編制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對正向案例(正確操作案例)的列舉,也要適當展示出反向案例(錯誤操作案例)。在備注這一部分中,如果對相應技術條款內容需要進行擴充說明、原因分析,則可以將相應內容展示在這一部分中,促使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更加全面、準確、清晰地掌握相應技術條款內容。另外,要注意對備注部分表述的擴充說明、原因分析依據進行說明,保證在該表格清單內所展示出的所有技術操作內容與標準均“有據可依”。
二、依托技術實現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互聯互通
(一)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搭建
現階段,多地區普遍形成了一套技術較為先進、功能較為完備的變電檢修智能化管理系統,在推進變電檢修質量提高、規范地方變電檢修流程及安全操作的過程中發揮出了較高的促進性用,但是由于各地技術規范、技術標準不統一,以致各個區域在展開實際的變電檢修過程中存在電力系統運行數據、變電檢修數據等無法實現互聯共享,阻礙著完善的、全面的、標準的變電檢修體系的建設。基于這樣的情況,應當積極搭建起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嚴格依照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規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規范,遵循平臺管理辦法,做到變電檢修技術以及標準統一,打破技術壁壘,解決不同平臺系統在數據順利對接、數據共享、評標專家庫共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2]。
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該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能夠實現所有作業流程的全方位管控。系統以數字化工單形式,將檢修作業的報修、實施、審批、消令等信息,進行有效互聯互通、中轉樞紐,進而完善智慧供電的基礎大數據。此時,分公司對故障的產生、搶修命令的發布以及故障的完全修復全過程可以做到“一切盡在掌握”;即便搶修人員所不在現場,只要利用手持移動端,就能及時了解故障信息并接收來自“指揮部”的指令,推動變電檢修效率大幅提升。
依托該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的建設、上線運行,能夠形成區域統一、終端覆蓋市縣的變電檢修工作網,實現電力系統運行與變電檢修信息發布、數據聚集分析、遠程監督等信息系統的區域上統一、互聯互通,為下一步推行全國范圍內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的對接聯通奠定基礎[3]。
(二)技術標準的收集與分解
參考在變電檢修工作中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實效性、時效性提取、整理變電檢修技術標準文件,并根據設備類型實施技術標準的分類,將相應內容導入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中,由此形成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建立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數據臺賬,包括文件號(編號)、技術標準文件名稱、最新修訂前的所有版本、發布時間、適用范圍,為后續智能檢索與對比的實現提供支持。
(三)規范化解讀技術條款術語
在不同的技術標準中,對于同一術語存在著差異性的描述,因此必須要落實統一化、規范化,特別是要針對一些生產文件、通知,搭建起術語對照單元。在此過程中,可以依托智能識別技術逐步構建起更為完善的術語對照單元,并依托人工分析的方式判斷相應術語解讀是否具有正確性、科學性。實踐中,提取所有需要統一術語的條卷錄入術語對照單元,促使技術條款術語的解讀更加規范化。
(四)推動技術條款可視化
提取指導性價值、現實意義更明顯的技術條款落實可視化展現,對相應文字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準確解讀,并應用圖片、圖紙、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出來,避免相關工作人員產生理解歧義的同時,提升技術標準展現的靈活程度。
(五)落實智能化的檢索對比
在對比分析各個技術條款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模式識別以及關聯對比技術,促使這一檢索對比過程更加智能化。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應用關鍵詞在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中實現所需技術標準的智能檢索,此時,該平臺會在后臺數據儲備中進行檢索,依托搜索引擎、論文查重技術的使用,對包含該關鍵詞、存在關鍵詞的同義詞等相關聯的技術條款進行調取與前臺顯現,并參考相關性的高低實現排序,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充足、全面、標準的技術條例支持,促使變電檢修工作在技術操作方面具有更為明顯的統一性、規范性。
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變電檢修工作科學管理與規范管理,推動、落實變電檢修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具有極高的現實價值。通過實施變電檢修技術標準的人工互聯互通,結合基于統一技術平臺的互聯互通系統搭建、技術標準的收集與分解信息化、規范化解讀技術條款術語、推動技術條款可視化、落實智能化的檢索對比,促進了變電檢修工作及其技術操作不斷向著規范化、統一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宇.在線監測技術在變電檢修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23):228-229.
[2] 李世群,夏立萌,賈仕涵,等.“互聯網+變電檢修”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21):42-43.
[3] 孫亞輝.變電檢修技術標準互聯互通管理創新與實踐[J].企業管理,2019(S1):104-105.
12605017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