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兵 蔣莉聰
摘 ?要:現如今,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電力系統。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環節,變電運維工作的質量對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至關重要。變電運維工作主要是對變電站的運行維護,倒閘操作,事故及異常處理、設備巡視、設備定期試驗輪換等。變電運維工作任務繁雜而枯燥,容易導致員工大意出錯造成嚴重后果。尤其是倒閘操作,不允許出一點錯誤,否則可能導致大面積停電等重大事故。下面針對變電運維工作中幾類危險點進行分析并給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變電運維;危險點分析;應對措施
引言
供電公司作為電網的“末端”,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配電網運維和營銷服務方面,對所轄的變電站關注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不壞不修,以搶代修”問題突出。為解決縣公司變電站運維能力不足問題,實現電網協調發展,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信陽供電公司(以下簡稱“信陽公司”),優化運維專業人力資源配置,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通過按區域“網格化”統籌設置運維班,協同管理;建立變電運維資源統籌機制,合理調配運維人員和裝備資源;開展變電運維精益化管理,科學調整運維管理職能,強化專業管理;優化運維人員年齡結構,統籌開展多層培訓和績效考核,落實分級考核、培養鍛煉等管理辦法,實現公司變電運維“管理、技術、裝備和人力”優勢互補與優化配置,促進運維專業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推動縣公司安全生產、運維質效長足進步。
1變電運維現狀
變電站在電力系統的運行中,是要全天24h不間斷運行的,這樣對一些突發狀況可以及時應對,但對于人力資源的分配有著很大的影響。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中,變電站監督管理方式也有效實現了智能化,不需要專門安排人員對變電站運行實時監督。除此之外,智能化變電站可以確保不同部門之間實現聯系,實現變電站的信息傳輸效率和運行速度有效提升。
2變電運維中存在的隱患風險的對策分析
2.1邊界分明,厘清管理職責
明確各層級管理職責。集控站主要整合變電站原有設備運行監控業務,按規定與各級調度、運維班開展業務聯系,負責集控站所轄變電站的信號驗收、運行監視、遠方操作、遠程巡視、缺陷管理、應急處置以及網絡安全告警信息監視。運維班負責現場巡視、日常維護、現場操作、隱患排查、現場驗收、事故異常處理和運維分析等業務。明確與其他專業的邊界業務。設備運維單位負責變電站全面監控,調控中心保留變電站主設備監控手段和應急處置職責。調整通信網絡維護職責分工,優化調度指令流程、工作許可及終結流程,確保邊界業務工作順暢高效運轉。明確業務流程無縫銜接。針對人員流動和業務交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管理空白和銜接漏洞,分析評估關鍵環節,提前做好預控方案。梳理優化變電運維核心業務管理流程,分析集控站和調度監控班并行階段業務交叉、職責界面不清的風險,設置集控站與調度監控班雙軌管理過渡期,針對性開展業務流程的宣貫培訓,統籌安排集控站、調度監控班業務交接,加強全過程監督檢查,實現機構和人員平穩過渡。
2.2加強對變電運維的安全管理
要有效地解決變電運維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就必須加強安全管理。首先,要健全變電運行維護安全管理制度,要對變電運維的各類工作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變電運維管理規定》(試行)和《生產作業安全管控標準化工作規范》(試行)制定安全作業指標,從而有效地控制變電運行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和明確的標準化工作指導書,細化運維人員各自的崗位職責,操作時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使得變電運維工作有序展開。其次,要提高運維管理層的自身能力,避免出現因管理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和決策不當而導致的各項安全隱患;要對變電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管理和控制,通過安全管理來及時排查變電運行中存在的各項安全隱患。這樣才能有效地對變電運維的安全風險進行防范。
2.3確定“三統一”目標
為更好地實施運維資源的集約融合,信陽公司制定“三統一”工作思路和目標,即裝置配備一體,人才培養一體化,績效考核統一。裝置配備一體。通過梳理公司變電運維班組儀器儀表及工器具存量,建立統一臺賬,將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安全工器具統一由市公司管理配發,以補強各縣級供電公司運維裝備的不足,實現裝備的全區域一體化管理,提升各縣公司變電運維能力。實施人才培養一體化。統一編制變電運維人員培訓計劃,統一組織運維人員上崗、轉崗、升崗考試;抽調專業人員,對公司運維人員全面開展業務培訓。統一績效考核。制定縣公司聯合值班變電運維人員績效考核方案、實施細則并宣貫和執行,發揮績效引導作用,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原則,切實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
2.4賦智賦能,運維業務數字化轉型
積極探索“集控站-運維班-變電站”三層信息系統架構的部署和運用,其涵蓋各級信息處理、系統建設、網絡建設等內容。推進集控站監控系統建設。參照“自主可控新一代變電站二次系統”集控站頂層設計方案,采用終端延伸方式實現所轄變電站主設備監控和遠方順控功能,實現“一體監控、一鍵順控”,提升設備的監控強度。加快變電運維技術提檔升級。重點推進一鍵順控技術應用、在線監測大數據整合,部署高清視頻和巡視機器人,聯合智能巡視技術,逐步替代人工巡視。運用智能表計實現設備數據遠傳,利用各類傳感裝置多維度監測設備狀態。充分發揮“大云物移智鏈”新技術效用,提高生產信息化程度、智能化支撐力度,為變電運維注入新活力。著力運維班組數字化建設。以變電“五通”為標準,利用移動終端實現“一站式”變電運檢業務全貫通,實現現場作業標準化、規范化和運維業務線上化,落實班組作業無紙化;打破各系統間生產信息數據壁壘,在班組應用變電信息綜合處理系統,加大數據分析應用力度,實現“五個替代”(一鍵順控替代人工操作、智能巡視替代人工巡視、免少維護替代人工運維、智能聯動替代人工巡查、表計遠傳替代人工抄錄),減輕一線勞動強度,強化“設備主人”狀態感知能力、缺陷發現能力、設備管控能力、主動預警能力、應急處置能力。
2.5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
通過上文的分析,需要加強對智能變電運維技術的完善,一般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設備在運行當中,在對微信機器以及電子技術應用基礎上,將電波圖以及電壓合并閘有效應用,在相應的時間基礎上保證電網電壓能夠穩定。其次,通過對微機技術的應用,對設備的工況有效檢測,將運行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準確及時的處理,需要對運行要點合理掌握。再次,對自我監測功能有效應用,將變電運維系統全面化監控,特別是需要對斷路器做好監控,若是有異常情況存在就可以及時預警,便于操作人員及時處理,在對斷路器系統應用的基礎上,采用智能控制器對二次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檢測,以此確保運維系統能夠穩定安全。
結語
掌握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危險點并采取有效的預控措施,才能確保電力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以上結合工作實際,對變電站運行中的幾類安全危險點進行分析,并給出應對防護措施,給變電站運維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程濤.220kV變電運維工作的安全風險分析與管理實踐[J].科技風,2019(34):180.
[2] 劉海偉.淺談變電運維中的風險及應對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9(30):229-230.
[3] 楊曉婷.變電運維中隱患風險與應對技術的分析[J].科技風,2018(33):172.
[4] 韓斌.對變電運維技術管理中危險點與預控措施的探討[J].電子世界,2018(19):82-83.
394650033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