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
摘 ?要:本文將從當前仔豬養殖的概況出發,闡述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對促進仔豬飼料營養均衡的具體方法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更好地為仔豬供給營養,使其在飼料中攝入足夠而均衡的營養,得到健康地成長,提升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營養需求;飼料營養;仔豬養殖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內養殖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是豬的養殖,部分地區豬的養殖收入能夠達到養殖戶收入總數一半以上。同時,豬肉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使得養豬業具有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由于仔豬養殖對于飼料營養的要求較高,若飼料喂養不合理則會導致仔豬缺少營養,因此,研究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當前仔豬養殖的概況
所謂仔豬,指的是出生后至30千克重這一生長期間的豬。一般來講,仔豬沒有較多的脂肪和能量貯存在身體中,其新陳代謝系統也未得到健全的發育,當處在氣溫降低速度快的環境中會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仔豬的體型不大但身體表面積較大,缺乏對于低溫的耐性與抗性。從身體功能來看,其消化系統未成長健全,尤其是剛出生時先天免疫力相對較弱,無法通過自身的力量形成病毒抗體,成活率低,患病率高。除此之外,仔豬具有旺盛的代謝和快速的發育,尤其是代謝出的磷、鈣、蛋白質等物質遠高于成年階段的豬。由此可以看出,養殖人員應積極按照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科學地喂養飼料,確保仔豬能夠健康成長。
二、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
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包括鋅的需求、免疫力及生長的需求、鐵的需求、硒的需求、均衡飼料的需求等,具體內容如下。
(一)鋅的需求
若仔豬存在骨骼變形、成長緩慢、食欲低下等癥狀,說明其缺鋅,同時還可能有營養不良、角化癥等問題出現。從營養需求來看,鋅有利于仔豬機能免疫、代謝物質、發育與生長。仔豬沒有明確的含鋅量需求,這是由于含鋅量需求和植酸、銅、鐵、磷鈣在飼料中的含量存在直接聯系。客觀來講,仔豬缺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飼料原因,其次是身體中半胱氨酸、蛋氨酸具有鋅排放加快的作用。仔豬處于哺乳期時會有0.5千克的日吮乳量,而每千克母乳中僅包含4.94毫克的鋅,通常能夠使其生長中對鋅的需求得到滿足。養殖人員若向仔豬喂食飼料,那么應控制好飼料含鋅的量,不可過低也不能過高,若含鋅量過高,那么仔豬容易出現厭食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仔豬的身體。除此之外,仔豬排泄能力、吸收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差,這進一步要求養殖人員適量、適度地在飼料中添加鋅,避免因鋅添加量不當而導致仔豬中毒。
(二)免疫力及生長的需求
從仔豬發育和生長來看,國內養殖業發達地區普遍具備大型養殖規模條件,如果飼料喂養不全面將會導致其營養不良,出現多種負面身體狀況。而從免疫力來看,飼料營養與免疫力存在直接聯系,若飼料營養不均衡,容易減緩仔豬生長速度,出現腹瀉、嘔吐、身體發炎等癥狀。由此能夠得出,仔豬飼料營養應充分滿足仔豬免疫力需求、生長需求以及發育需求。
(三)鐵的需求
若仔豬存在生長停滯、腹瀉、體毛粗亂、皮膚過白、精神不振、食欲低下、黏膜蒼白等癥狀,說明其貧血,若貧血問題較為嚴重,則容易致仔豬死亡。從營養需求來看,鐵有利于仔豬發育與生長,對身體里的各項生理作用、代謝功能進行有效維持[1]。客觀來講,仔豬貧血的原因通常是在食物里攝取到的鐵無法滿足身體對于鐵的需求。剛出生時,仔豬的身體里大約含有40毫克至50毫克的鐵,每增加1千克的重量,血液便會增加35毫克鐵的需求,然而,豬的母乳含鐵量并不充足,這使得仔豬生長需要和發育需求的鐵遠無法滿足。在這一背景下,養殖人員應定期將鐵補給給仔豬,防止其產生缺鐵性貧血。為了做到這一點,養殖人員應采用添加礦物質法、補飼、添加鐵銅合劑、注射等途徑展開補鐵工作,并將適量的氨基酸鐵、檸檬酸鐵、硫酸亞鐵等類型的鐵制劑添加到飼料中。
(四)硒的需求
硒是微量元素的其中一種,在生物學方面具備極其重要的作用,更是仔豬養殖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充足的硒能夠對仔豬細胞膜進行保護,使仔豬形成強大的抗體,使身體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得到強化。若仔豬身體中沒有足夠的硒,那么就容易出現白肌病、白痢病、貧血病等問題,外部表現是后肢癱瘓或行動搖擺不定,排放灰綠色、灰黃色糞便,體重增加速度慢,食欲不振,較為嚴重時將會致仔豬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硒具有一定毒性,仔豬如果長期攝入硒則會緩慢中毒,產生脫毛、關節強直、貧血瘦弱等并發癥。這要求養殖人員用飼料來飼養仔豬時,應嚴格控制好飼料的含硒量,通常以每千克飼料0.24毫克硒為宜,這樣能夠使其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需求得以充分滿足。
(五)均衡飼料的需求
養殖仔豬的過程中,其基本需求是均衡飼料營養的需求。飼料應保持低纖維、高濃度的特點,用以加強仔豬吸收營養、消化食物。一般來講,飼料中含有的粗纖維應低于百分之四。如果想要增加粗纖維的能量,可將植物油加入到仔豬的飼料中,也可適當運用膨化全脂大豆,使大豆和飼料相結合對仔豬進行喂食。
三、促進仔豬飼料營養均衡的具體方法
促進仔豬飼料營養均衡對于仔豬養殖十分重要,為了有效地向仔豬供給營養。
首先,運用添加劑[2]。飼養仔豬的過程中,既要對其發育情況、年齡情況、生理情況進行考慮,還要按照所處的環境因素,將飼料與添加劑有效搭配。現階段,國內仔豬飼料成分中具有較多的植物性蛋白,而蛋氨酸的含量相對較少。為此,養殖人員喂食仔豬時,應將適量的蛋氨酸加入到飼料中,使仔豬飼料的營養水平更加均衡。
其次,應合理搭配飼料營養。加工和生產仔豬飼料時,應最大限度地進行精細化加工,使飼料中富含均衡的營養,并避免飼料有變質、發霉等問題出現。與此同時,食鹽不可過多添加,若食鹽添加過量則會使仔豬出現中毒與腹瀉等問題。另外,喂養飼料時應按照季節對各個營養成分進行合理調配。
再次,應加強喂養飼料的針對性。仔豬未完全斷奶時免疫力相對較低,一旦有部分仔豬生病,那么疾病將會得到迅速擴散與傳播。為此,養殖人員應把握仔豬斷奶的日期,通常以出生后十四天至二十一天為宜,斷奶后向仔豬喂養飼料。喂養飼料的前期,應適當減少喂養量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避免仔豬有腹瀉、腹脹等現象出現。
最后,應補充維生素。飼養仔豬的過程中,其維生素需求相對較少,但這并不意味著仔豬不需要維生素,合理的維生素對于飼養仔豬效果的提升十分顯著[3]。現階段,國內集約化仔豬飼養模式如果可以與飼料營養均衡相結合,那么飼養仔豬的效果將會大幅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應明確維生素在飼料里的含量與種類,確保仔豬能夠攝入所需的維生素,避免攝入不必要的維生素。
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應對當前仔豬養殖的概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充分把握仔豬養殖對飼料營養的主要需求,包括鋅的需求、免疫力及生長的需求、鐵的需求、硒的需求、均衡飼料的需求等,能夠通過科學的方法促進仔豬飼料營養均衡,從而更好地為仔豬供給營養,使其在飼料中攝入充足營養,得到健康地成長,提升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梁繼翔,焦哲,嚴治山,等.豬德爾塔冠狀病毒感染對初生仔豬小腸杯狀細胞數量及Hes1和MUC2表達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21,52(03):772-781.
[2] 鄭文軒.日糧葉酸水平對斷奶仔豬器官重量、消化道pH、短鏈脂肪酸濃度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廣東飼料,2021,30(04):52.
[3] 石豐運,朱廣琴,王兵,等.江蘇某規模豬場母豬窩均產仔數與胎次關系及仔豬斷奶前死亡情況調查[J].中國豬業,2021,16(02):31-34.
247450170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