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生產經營單位在復工復產時應把握重點工作出發,論述了復工復產時應著重開展的工作內容,同時詳細闡明了各項工作的開展方法,最后論述了復工復產時期安全生產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工作。
關鍵詞:復工復產、事故隱患、安全發展
引言:
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常因設備設施檢修維修、設備設施更換、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事故隱患整改、季節性停產、節假日放假等原因 ,發生停工停產現象,停產完成復工復產時,面臨很多方面的生產安全問題,復工復產階段往往生產安全事故的易發高發階段;因此,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復工復產活動,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抓好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確保安全復工,放心生產,防范和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一、要開展全面徹底、深入詳細地安全檢查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計劃復工前,主要負責人要組織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安全管理人員、本單位所有部門負責人、車間負責人、班組負責人員等各崗位負責人,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安全檢查,檢查項目主要包括生產工藝、生產設備設施、作業環境、原材料安全性狀、安全報警設施、應急救援設施、消防設施、特種設備和機動車輛等方面,重點是設備設施安全運行情況、儀器儀表、報警設施、作業現場電氣線路及電氣設備、場內車輛、起重機械、手持電動工具、安全防護設施、通風照明、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及報警儀器、自動切換裝置、安全警示標識、應急通道、應急處置物資、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消防救援設施及器材等方面。對排查的隱患問題要詳實記錄,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明確責任人員和整改措施,能即時整改的要立即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整改,不能即時整改的,要組織技術、安全等方面的人員合理制定完備的整改方案,并要明確整改的責任人員和整改完成時間、整改關鍵措施、投入整改資金等,每條隱患整改完成后,都要組織安全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和驗收,確認是否徹底整改合格,合格后方可銷號。
部分生產經營單位在停工停產前,往往因為趕工期騰時間、突擊生產趕產量、多生產屯積產品、急于出貨發貨等因素,短時期內加班加點,突擊加工生產等現象,設備設施和電氣線路等超常規、超負荷運轉,出現設備設施磨損嚴重、各項故障頻發、事故隱患較多等問題;也有的生產經營單位可能因為經濟效益差、訂單不足等原因,放假時間多,停工停產時間較長,設備設施長期閑置,部分設備設施出現老化、腐蝕等現象,各類風險和隱患問題嚴重。
因此,生產經營單位在復工前,通過進行詳細專業的檢測檢查,徹底排查各類事故隱患,確保各類設備設施安全合格有效,能夠正常、安全運行,方可進行復工復產,從而預防和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要制定全面詳細、切實可行的復工復產實施方案
生產經營單位在復工復產前,要召開本單位全體人員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復工復產工作;并召集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各車間和各班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具體研究討論復工復產情況,針對本單位全面安全檢查排查出的隱患問題和各項問題整改結果,制定具體詳細的復工復產實施方案,并正確辨識生產現場的各類風險和危險因素,并抓好安全風險研判分析,落實風險管控機制;對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盲板抽堵等各類高危作業要制定嚴格的審批方案和執行程序,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人。同時要結合本單位生產實際中容易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類型,要對所有可能導致的生產安全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加強對預案的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復工投產過程的安全。
三、抓好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活動
生產經營單位復工投產前,要提前組織實施對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活動,通過安全教育和培訓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鞏固安全管理基礎,增強全體人員的思想安全素質。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活動,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地實施。
一是對單位原有老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生產經營單位復工投產后,部分老員工重新返崗后都覺得是輕車熟路,思想上都比較放松麻痹,又加之停產期間走親訪友、游玩、熬夜等活動導致舟車勞累,精神懈怠,容易出現不按操作規程操作、不聽指揮、不服從管理等現象,無視生產現場的危險因素,或是對他人的違章操作熟視無睹,操作時不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設施等現象嚴重;因此,復工后,首先要對這部分老員工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特別是強化典型事故警示教育,讓他們認識到事故后果的可怕性和嚴重性,讓教育成果深入人心,用生動的案例讓他們認識到,生產過程必須遵守操作規程和相關勞動紀律,才能保障生產安全。
二是對單位新錄用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復工投產后,是各生產經營單位大量招工的重點時期,由于新員工不熟悉本單位的規章制度、生產工藝流程、設施設備操作規程、作業環境的危險因素和應急處置等情況,因此,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要對新入廠員工進行全面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特別是勞動紀律、規章制度、各崗位操作規程、應急救援等內容的培訓,培訓結束后,要對其進行知識和技能的考查考核,考核都合格后才可以分配到崗位上工作。
三是對各類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本單位原來培訓合格的特種作業人員要按規定時間進行復審再培訓,而對新招聘的特種作業人員,一定要嚴格審核特種作業人員資格,確保持證上崗,若暫時還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必須先到專門的培訓機構進行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進行特種作業活動,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之前,不能進行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
四是對崗位轉換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生產經營原有的老員工復工后進行轉崗的,也要進行崗位安全教育培訓,特別是設備設施操作規程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到新崗位上作業。
四、抓好從業人員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轉變
生經營單位停工停產期間,員工都忙于走親訪友、出門游玩、聚會應酬等,作息時間無序,身體疲憊不堪,精神自由散漫;而節后復工時,大多數人員還沉浸于散漫的狀態里,生活方式、作息時間還未及時調整過來,剛上班時,員工往往感到厭倦工作、身心疲憊不堪、精神萎靡不振等癥狀,缺乏工作激情,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思想麻痹大意,容易粗心大意,對現場的危險情況疏忽或放任不管,容易導致各種事故的發生。因此,生產經營單位要高度重視這些現象,及時回籠假期氣氛,充分利用召開員工大會、組織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開展隱患檢查、與員工談心交流、安全警示教育等方式,及時教育員工盡快收心歸心,迅速調整精神狀態和作息時間,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全身心投入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生產經營單位要抓住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機制體制,抓好安全風險隱患管控,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急和管理水平,從而達到有序生產,安全運行。
作者簡介:
任玉波(1976,01-),女,本科,中級職稱(山東省安丘市應急管理局注冊安全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生產監管和應急管理。
27855017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