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動態》:申通快遞于2021年1月30日披露2020年業績預告,您可否為我們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
孔銘: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為210-220億元,2019年約為23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4,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約97.02%-97.87%。
《動態》:申通在內的加盟制快遞公司目前都是第三方開放的平臺系統,未來阿里繼續行權成為申通大股東后,是否以后不再是第三方開放平臺,而是阿里系平臺專屬快遞服務公司?
孔銘:未來的申通將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即使阿里完成全部行權,申通作為一個家市公司有其獨立的運營體系,將繼續保持獨立運作。從申通業務發展的角度來看,作為開放的平臺,其不僅擁有完善的網絡和充足的產能基礎,而且也有能力參與到市場的競爭,申通市場規模的增長和良好的業績表現也符合公司廣大股東的利益。
《動態》:短鏈零售和物流方面阿里對申通有何賦能,大潤發、盒馬鮮生等的到家業務未來會不會與申通合作?
孔銘:跑腿業務、同城業務、社區團購最后幾公里倉儲配送解決方案等都是短鏈業務的細分領域,點到點的精準調度模式目前市面的同城業務品牌都已經做出了較好的成績;類似半日達的同城配送,市面上也有快遞品牌在嘗試,目前體量較小,社區團購是網格倉模式,從區域倉細化到網格倉,SKU維度分揀并非包裹維度分揀,在網格倉末端配送階段可以發展一個創新的業務。公司為孵化新一代短鏈配送能力,目前已經與盒馬在湖南、湖北等區域試水合作網格倉業務。
《動態》:站在物流行業的大環境下長遠來看,阿里給申通的定位是什么?
孔銘:關于阿里投資申通的行權時間和定價一直備受市場關注,阿里自始至終把投資申通視為一項戰略投資和長期投資,阿里集團對投資申通充滿信心。目前,電商快遞市場空間巨大,具有高度景氣的發展前景。阿里投資申通既基于巨大商流環境下整個物流環節創新節點的需要,更寄希望眼下的快遞網絡可以發展為科技賦能的網絡,從而可以加快快遞行業的發展,提高快遞行業的服務水平,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動態》:近來公司股價持續走低,對于后續的走勢您怎么看?
孔銘:在基本面上,公司正處于改革階段,隨著資本投入的增加,轉運中心自營率的不斷上升,技術水平的升級,預計運輸成本和中心操作成本將得到優化,服務質量也將得到提升。看好公司作為老牌快遞龍頭在成本端的潛力,在后續的價格戰中,公司有望通過成本優化來打破低價格的桎梏,實現經營業績的改善與市場份額的回升。
在二級市場方面,因發布業績預告,利空方面得以釋放,公司目前的市凈率為1.78,投資者可適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