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繼兵
1994年6月14日13時,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蘋果園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在石景山區東北部聞名京城的水定河引水渠發現一具女尸。這具女尸是誰?派出所立即將情況上報分局。
神秘女尸
主管刑偵工作的分局副局長王仲伸趕到現場,指揮分局刑警大隊技術組的民警開展現場勘查。很快,分局局長孟繁華和市公安局刑偵處的領導及技術人員也先后趕到現場。
女尸順著水流緩緩向東移動。偵查員們吃力地將已經開始腐爛的尸體打撈上來。從水流和尸體腐爛程度看,女尸不像是在附近掉在河里的,也沒有溺水身亡的跡象。偵查員們按照以往辦案經驗,沿著河岸水流的流向慢慢向西尋找,50米,100米,200米……終于,在西側300米一座小橋處,發現了一片不太清晰的血跡和一小堆獨特的沙粒,以及幾處汽車輪胎碾壓過的痕跡。從花紋圖案、輪胎尺寸大小來看,很像是130汽車輪胎留下的印記。副大隊長鄧金明和另外幾名偵查員從尸體的發現處又先后打撈出部分遺物。現場勘查一直持續到傍晚7點多。法醫李明驗尸后發現,女尸后背竟然有一處槍傷!而且可以肯定,案犯是從被害人身后開的槍,子彈穿過其背部及心臟致其死亡。兇手殺人后又拋尸滅跡。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殺人案!
走訪調查
石景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及有關派出所會同市局刑偵處,組成了“6·14持槍殺人案專案組”,偵破工作全面展開。
當晚10時,八寶山派出所民警和三名偵查員查找尸源工作就取得進展。位于八寶山地區的北京某醫院膳食科會計張月(化名)6月13日中午走失,下落不明。張月的體貌特征及衣著打扮與永定河水渠女尸基本吻合。偵查員立即通知張月的親屬進行辨認。
一小時后,負責現場周圍走訪的蘋果園派出所民警及另外三名偵查員報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群眾提供,6月13日晚10時許,一輛130汽車停在小橋邊上,一名中年男人蹲在地上抽煙,不停地左顧右盼。
信和子彈
6月15日凌晨2點多,專案組成員在八寶山派出所會議室里進行案情碰頭研究。經張某家屬辨認,死者正是女會計張月。她所在的膳食科有一輛平時拉貨用的130卡車,且這輛車在6月13日晚9時被科長于殿文(化名)獨自一人從醫院南門開出。當晚12時,于殿文從醫院東門駕車駛回膳食科。于的體貌特征與目擊群眾看到的抽煙男人十分相像。還有一個線索:據張月單位同事反映,張月平日與于殿文關系不錯,但出事前幾天經常和于殿文爭吵。
偵查員迅速找到了醫院領導,取得了他們的支持。案發前的6月11日,張月曾向領導揭發于殿文的經濟問題。6月12日,院領導收到一封匿名恐嚇信,信中反告張月有經濟問題,如果不解決此事,會發生槍殺案件。信的結尾提示:醫院花園東第二棵樹下面有一粒子彈……院領導按照信中所指方位真的找到了一粒手槍子彈。當恐嚇信和子彈擺在公安人員的面前時,天已大亮。專案組成員沒有一絲困意,因為一場攻堅的戰斗馬上就要開始了。
膳食科長
大量的走訪調查及現場勘驗,讓大大小小的線索像一顆顆珠子串到了一起,種種跡象表明于殿文有重大殺人嫌疑。
6月15日早晨6點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于殿文從睡夢中驚醒。見到警察,于殿文故作鎮定,“找我有什么事嗎?”“到派出所再說吧。”
訊問時,于殿文不敢抬頭,來回搓著手,幾分鐘后才冒出一句,“你們需要什么盡管問,我一定配合你們查清單位的案子。”民警向他提出一連串問題。有的他似乎提前做了準備,回答還算自然,但額頭上不時地流下緊張的虛汗。無論他怎樣解釋,也無法抵賴做過的罪惡。5個小時過去了,他內心臨時筑起的防線開始崩潰,伸手要水喝。清淡的茶水下肚后,他揭開了那罪惡的一幕。
起伏人生
于殿文19歲參加工作,由于表現出色,在工作的第七個年頭,被提升為單位某業務股股長。沒過多久,他盤算起新的生活道路。一方面他四處活動,打通關系,為日后留在北京做準備;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職權謀取私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盯上了所在單位掌管的軍用手槍,反復琢磨、思考后,想出了一個近水樓臺、順手牽羊的詭計。1979年的一天,他憑借工作的便利,將一支“五一式”軍用手槍和46發子彈偷出來,匿藏在單位后面的小山上。他想留著手槍,早晚會派上用場。
1988年,他如愿以償地調到了夢寐以求的北京某醫院工作,被安排在醫院膳食科,很快當上了科長。在擔任這個不大不小的職務期間,他的私欲和貪心逐漸膨脹,先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用公款大吃大喝,撈取實惠,中飽私囊。為掩人耳目,把這些變得合法合理,他對本科的女會計張月施以小恩小惠,給予特殊的“照顧”。
同年6月,醫院領導宣布,醫院的部分科室進行合并,基層領導班子將重新調整。于殿文所在的膳食科要與行政科并在一起,領導班子人選未定。這消息讓于不安起來。就在這時,他聽說張月在領導考察基層干部的關鍵時刻向領導反映了自己的經濟問題,于是對張月懷恨在心,此后倆人經常在工作中爭爭吵吵。6月11日,張月又和領導揭發了他的問題。惱怒之下,于殿文萌生了殺人滅口的想法。
真相大白
6月12日,于殿文寫好了一封匿名信,偷偷放在院領導的辦公桌上。見沒有動靜,他開始設計持槍殺人滅口的計劃。
6月13日中午,于殿文破例給膳食科的全體人員放假。12點30分,他撥通了張月的電話,謊稱有一筆賬需要核對,將張月騙回單位。兩人查賬后,于殿文又把張月騙到了冷庫,用隨身攜帶的“五一式”手槍,對準張月的后背扣動了扳機。接著,于殿文用事先準備好的塑料布將張月的尸體裹好,又將事先裝滿沙子的130汽車開到冷庫里,把尸體裝上車,埋在沙子里。隨后他來到醫院南墻外,選了一塊空地挖坑,準備天黑時再埋尸滅跡。當晚9時,于殿文將裝有尸體的汽車開出冷庫。他怕土坑離醫院太近,萬一被人看見一切就完了,于是開著車來到永定河引水渠福田寺橋上。他關掉車燈,熄了火,鉆出駕駛室。確認周圍沒人后,立即跳到車廂里,將張的尸體挖出,拋入了河中。他放心不下,用鐵鍬將尸體向河道中央捅了幾下。見尸體沉入河中,這才回到車旁,蹲下身子,抽起一支香煙,緩解自己緊張驚恐的情緒。
“就這些吧,該講的我都講了……”
于殿文用抖動的右手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似乎輕松了許多。
他知道,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無情而莊嚴的審判。
(作者系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退休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