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西 楊謙益

2020年5月20日,位于深圳南山區大沖片區的華潤城潤璽及華潤城潤府樓盤。
11月25日,華潤城潤璽一期上市,一場讓全城轟動的“打新”逐利的資本游戲開始。1171套房,1.5萬人認籌,凍資9690人,總凍資金額339億元。依托備案價格與周邊二手房掛盤價高達每平方米4萬-5萬的倒掛價格差,僅靠搖號中簽,即可財富增值以百萬計,深圳網紅樓盤,萬人哄搶。
因潤璽一期入市而“火出圈”的新詞“代持購房”,在短短數日間,從秘而不宣的坊間私人約定,到選房現場上的公開討論,再到成為全民輿論關注的焦點,最終成為金融、政策等嚴查的對象。
南都周刊記者通過實地考察、采訪及暗訪,聽他們在這次的購房故事,了解這些“打新”者、產業鏈上從業員的動機和心態,回顧這場瘋狂的“打新盛宴”。
11月26日,11:17,深圳灣體育場羽毛球館附近咖啡店,距離華潤城潤璽一期花園最后一輪選房開始還有103分鐘。搖號1000出頭的杭州夫妻王悅夫婦,將打印出來的戶型圖、銷控表等各種資料鋪滿了整整一桌。
夫妻二人正忙活著劃掉已被選掉的房源,在剩下的房源中圈出自己心儀的朝向、戶型,再一一計算出每一套的具體首付、月供等具體信息,依此進行排序。
“我們就一張房票,也只能從別人挑剩下里面選,昨晚才從杭州趕過來,哪有時間提前做功課,只能靠中午休息時間趕緊都算出來”。
王悅口中的“一張房票”,來自于供職企業總部搬來深圳后,已繳納滿5年社保的丈夫。王悅夫婦并不打算在深圳居住,選擇潤璽看中的是財富躍升的機遇——一方面是深圳新房限價下,潤璽入市掛牌均價與周邊二手房市場4萬-5萬元/平方米的倒掛價格差形成的巨大“雙規套利空間”。另一方面,是華潤城前三期樓盤驚人的升值紀錄:價格翻番,甚至暴漲超3倍,華潤城前三期的房價在過去六年里,均實現了價格躍升。同為樓市熱點城市,比起設置了社保繳納年限門檻的深圳,王悅生活的杭州的網紅樓盤中簽率甚至達到了1%甚至更低。
相比較而言,深圳的頂級網紅盤潤璽,同樣有著驚人的價格倒掛優勢,且中簽率也不過12%。來深圳“打新”,對王悅一家來說顯然更加容易。
11月16日,《華潤城潤璽一期花園(住宅)銷售方案》公布。方案將購房者分為兩類,除手握“房票”以外,滿足名下在深無房條件的購房者,被列為一類客戶,優先入圍誠意登記。
葉鵬是深圳人,盡管并不愁“沒地方住”,卻也真的是符合政策優先的“無房戶”。家境殷實的葉鵬認為,“我們是24K純剛需,不打算賣,但是至少要有升值的理由”。抱著這樣的念頭,葉鵬買房目標就很明確,“不要小戶型,總價千萬出頭,地段一定要好,學位不能太差”。
在看到二手房稅費高后,潤璽成為了這對情侶的首選。原本,認籌潤璽搖號1600號上下的葉鵬,基本放棄了“打新”,但在聽說有人手握十幾個認籌號,各種輾轉騰挪購房名額參與搖號時,葉鵬與女友氣急了,“這是擾亂了我們剛需正常的購房市場!”
更讓他們難以理解的是,一番打聽下來,發現搖號在前的人中,大把人憑自身實力根本供不起潤璽這樣的千萬豪宅。反觀葉鵬,首付可以“拼爹”, 每月4.8萬—5.5萬元的月供也對在某科技大廠工作的他而言壓力不算太大。“有人凍資根本就是借的高利貸,凍資前幾個小時都還在四處籌錢,這些放貸的機構很氣人”,葉鵬女友說。在葉鵬看來,之所以能有如此數量的“代持”投資客能夠進場打新潤璽,根本原因在于誠意登記時的門檻過低。“應該先查收入證明、篩流水,在此基礎上再談有無社保證明、是否滿足購房資格。”
南都周刊記者在《華潤城潤璽一期花園(住宅)銷售方案》中看到,參與該樓盤誠意登記,僅需提交身份證明與關系證明、房產查詢結果、社保證明等三類資料,并未要求任何跟收入、資產證明相關的內容。
1171套房,1.5萬人認籌,凍資9690人,總凍資金額339億元。83人棄選,不到兩日售罄,收金將近200億。第一天選房結束時,200平米最低總價2600萬元的大戶型基本售完。華潤城潤璽一期讓全城“瘋狂打新”。依托備案價格與周邊二手房掛盤價高達每平方米4萬-5萬的倒掛價格差,僅靠搖號中簽,即可財富增值以百萬計,讓這個樓盤引來“萬人搶房”,成為“中一簽暴賺500萬”的深圳網紅樓盤,城中一片嘩然。
不僅是潤璽,“代持購房”正是這個城市房地產投資客們爭先投身的新玩法。早已有媒體報道,有不少購房者以30萬的金額四處收購購房名額,只要名額搖中立即付款。
南都周刊記者在一份獲取到的《代持協議》中看到,實際產權人與房產代持人的權利與義務被白紙黑字限定得清清楚楚:甲方系房產實際產權人,乙方系房產代持人。乙方未支付任何款項及費用,對代持房產不享有任何占有、收益、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對于租賃、轉讓時的權屬、債務糾紛時涉及的賠償、房產過戶、利潤分成等代持期間容易引起糾紛的關鍵點,都一一進行了更詳細的約定。
1171套房,1.5萬人認籌,凍資9690人,總凍資金額339億元。83人棄選,不到兩日售罄,收金將近200億。第一天選房結束時,200平方米最低總價2600萬元的大戶型基本售完。
在網上,不難發現還有房產大V辦起“代持培訓班”,系統“傳授”代持風險防控“機宜”,律師見證、公證,都成了不少人眼中把控“代持”風險的“安全繩”。
悄然中,房產代持產業鏈已在民間不斷完成“進化”。
選房當天,這一切原在線上、坊間的隱秘傳聞都浮出水面。內場,手持身份證等選房資料的購房者,對著銷控表猶豫不決,不斷告知電話另一端最新情況。場外,焦急的投資客對著電話那頭不斷催促,下達選房指令。
這樣的場景在潤璽選房現場屢見不鮮:一邊是身家不菲的投資客,另一邊是無房無貸深圳戶籍的“房票”,兩者一拍即合的背后,是一條隱秘的“代持產業鏈”。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南都周刊記者,僅深圳一城,當前千萬級別的新盤,代持比例超過八成。
供不起樓的人不惜借錢“打新”,沒有房票的投資客“代持”入場,即便是潤璽這樣的千萬價位起步的豪宅,也不愁買家。這場“打新”盛宴中,錢從哪來?業務范圍涵蓋了“房抵貸”全流程的民間借貸機構“功不可沒”。
在深圳另一千萬豪宅——萬科瑧山海的某購房群里,貸款中介小李的發言頗具誘惑性“剛過戶房產優惠做單,變相首付三成(特別適合有房貸記錄和二套置業者)可先批復。”簡單來說,想做小李的客戶,貸款出來“打新”,首先得需要一套房:沒還完貸款沒關系,只要買房后房產有增值就行。小李可以幫忙將購房者的房產從銀行先贖出來,贖樓之后,再按增值后的價格再次抵押。一贖一押間,房產增值部分就可以套現。
據小李說,如此操作還能“順便把利率降下來,只要名下有真實經營的公司,利率可以降到月息3厘到3厘2。”要想放款不贖樓,小李還有辦法。他介紹,已經做抵押的房產只需按揭滿6個月,就還能跨行再次做抵押,將房價的增值部分抵押出來,利率可以做到月息3.3厘。前者叫轉按,后者被稱為加按或二押,兩者均不需要賣房就能籌集資金。除代價小以外,經過小李的一番操作,房貸變抵押貸后,利息也極具吸引力。依照小李給出的月息最高限——3.3厘來計算,年利率為3.96%,而深圳10月份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4.98%。
在微博中搜索轉按、二押等關鍵詞,更多“籌錢攻略”將一一展示。而像小李這樣,“潛伏”在“打新”購房群,為購房者們提供“貼身服務”的民間金融機構及“貸款代表”“理財顧問”也隨處可見,甚至有些“打新”客干脆就從事著民間借貸服務。一面源源不斷地向樓市輸送資金,另一面也干脆身體力行,參與“打新”,在“樓市雙規套利空間”中賺得盆滿缽滿。
眼見樓市“打新”熱,搖號選房成為主流,五花八門的金融產品也應運而生。據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透露,一些金融機構專門推出“搖號貸”,為不夠錢認籌的人提供資金,日利率為0.08%。早在潤璽銷售方案發布的次日,小李就在朋友圈里發布了這樣一則消息:華潤4期打新,350萬保證金,隨時給你出,公司放款很快,配合銀行資料補齊就可以出款。
在深圳,銀根的放松,為樓市“打新”提供了資金保障;“無房戶”優先的調控政策,助推了“代持產業鏈”的迭代升級;臨近年尾,密集入市的新盤又為“樓市雙規套利”的全新游戲規則,提供了充裕的舞臺。
上述條件共同促成了2020年冬,發生在深圳的這場“剛需打新千萬豪宅”的年度大戲。其核心動力,則是新房限價下,深圳房地產市場形成已久的新房二手房之間的價格倒掛。以潤璽入市為例,新房均價約13.1萬/平方米,比周邊的三期二手房成交價還低約4.5萬元/平方米,較之動輒上18萬元/平方米的掛牌價,每平米差價超過5萬。若按100平方米的房源計算,“打新”一套潤璽,意味著獲利500萬元。
不僅是潤璽,深圳近期千萬級別的網紅盤,備受追捧的原因大多逃不開價格倒掛。由價格倒掛而帶來的“打新潮”,在數據上的體現更為直觀。據統計,11月份深圳預售8663套新房住宅,備案成交6296套新房住宅,不僅是2020年以來的月度新高,更是創下了近7年來的新紀錄。
正在“打新”潤璽失敗的購房者步履匆匆地尋找下一個目標時,這場轟轟烈烈的年尾“打新熱”迅速迎來了逆轉。
11月28日,潤璽售罄兩天后,伴隨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表示“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應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杠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文章迅速在深圳眾多打新群中擴散,緊接著刷屏的還有先后來自萬科瑧山海、華潤城潤璽一期的“房住不炒”倡議,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應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杠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張學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越來越多的消息開始指向,“代持打新”已經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政策漏洞正在受到嚴密監管。曾經的“幸運兒”張數也不得不在“打新”成功潤璽后的第四天開始思考要不要退房。
12月1日,已經為辦理按揭奔波數日的張數不得不向其他潤璽準業主求助。“銀行不給我做貸款,說首付350萬中有一筆錢來自他人轉賬”,力爭無果的張數非常氣憤,“這不是有罪推定嗎?你買房找人借錢,或者別人欠你的還錢,這都很正常吧?”
同樣“打新”成功的潤璽準業主陳華為了能夠辦理按揭先后找了農行、光大、招商、上海四家銀行,均卡在了收入證明和首付款資金來源上。選了120平方米戶型的他,最終不得不一口氣掏出了1520萬全款購買。
原先用來討論去哪打新的購房群,一下子變成了“如何辦按揭”的經驗交流群。有購房者快人快語“這不是逼人全款買嗎?”也有人開始盤算下一個去打新的樓盤是哪個,“深鐵懿府、前海天境花園、海德園……有打新群嗎求拉。”
這場畸形樓市下的投機游戲尚未落幕,所有人都在等待答案。
(文中受訪者王悅、葉鵬、小李、張數、陳華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