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語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揭示了哺乳動物的妊娠演化和癌癥擴散之間重要的潛在聯系。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很多哺乳動物體內,胎盤入侵子宮壁的方式與轉移初期的癌細胞侵入周圍組織的方式非常相似。但是馬、牛和豬等其他哺乳動物的胎盤沒有入侵性,同時它們罹患的皮膚癌也很少轉移。
為了解釋這個明顯的巧合,耶魯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了細胞在連接基質組織時的“侵襲性進化”,它導致了胎盤和癌癥細胞對身體組織的入侵。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甘特·瓦格納說:“先前的研究表明,在人類癌癥的發展過程中,通常包括對調控胎盤發育和免疫逃逸的胚胎基因的重新激活。我們想了解為什么牛和馬身上的黑色素瘤大部分是良性的,而在人類身上則是高度惡性的。”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上,與之前的研究不同,這次研究人員比較了牛和人類體內癌細胞入侵的速度,而不是人和牛癌癥發生率的差異。
耶魯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安德烈·列夫琴科和實驗室研究助理庫希特茲博士以及瓦格納等,通過體外模型和實驗性基因表達操縱,鑒定讓人類基質易受癌細胞侵襲的基因。
它們對成人纖維細胞中的這些基因進行修飾,使它們表現出牛細胞的遺傳特征,結果顯示修飾后的細胞對黑色素瘤侵襲的抗性增強。這些結果表明,物種間癌癥的發生率存在差異,可能一部分是因為不同物種的基質細胞對癌細胞侵襲的抗性存在差異。
研究還表明,人類的癌癥更容易轉移可能是演化過程中妥協的結果,因為讓細胞具有侵襲性可以讓胎兒更好地發育,但后果是現在人類不得不面對如此多致命的癌癥。
通過操縱人類基因的表達,如使人細胞表現出牛細胞的遺傳特征,我們或能使人類細胞對癌癥的轉移更具抵抗力。這也許會誕生一種潛在的癌癥療法:使腫瘤更易被控制,而不需要消滅它們。因為試圖消滅腫瘤,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耐藥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