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晴 張亞欣 白祥宏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和世界之間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聯系,“一帶一路”的戰略更是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推動者,應當更加重視高等會計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培養綜合性的人才,提升會計教育的水平。本文將針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問題和取向進行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等會計;教育改革
引言
會計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使用十分廣泛,能夠很好的為國際間的經濟溝通做好聯系,會計不僅能夠很好的將繁雜的信息整合起來,同時在發揮溝通作用的過程當中還能夠很好的協調各種經濟關系當中所面臨的問題。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為會計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進行高等會計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高等會計教育改革忽視了本土化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一帶一路”策略的推進[1],使得西方很多先進的會計思想逐漸流入中國,這為中國會計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土壤,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西方的先進的教學思想引入的過程當中,這些根植于西方大陸的思想被片面化的全盤吸收,導致西方的會計教育在融入中國的過程當中缺少了一些本土化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說,西方先進的會計教育思想雖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高等跨級教育的發展,但同時也因為缺少本土化的內容而產生了一定的脫節。
(二)缺乏對會計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我國高等教育一直都缺乏培養人才綜合素質的內容,學科的教育當中將理論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2],這使得很多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面臨了很大的難題。對于高等會計教育而言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整個教育當中注重了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雖然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實踐性的內容,但是總體來說這些實踐都是以課本的角度出發[3],很難能夠真正的進入到真正的實踐場所進行實踐,這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難以向實踐轉移,最終導致相關人才的綜合素質發不足的局面的出現。
(三)高等會計教育缺乏創新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當中一直強調創新的重要性[4],但是對于高等的會計而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整個教育的內容還是僅僅圍繞課本的內容展開,即使是對學生進行了一些新思潮的教育也都是生搬硬套的將理論拿來學習,絲毫沒有考慮如何講授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發展與進步,則使得課程校本化之后常常缺少創新性,使得整個高等會計教育呈現出一種刻板的教學印象。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取向
(一)強調本土化的重要性
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過程當中首先就應當強調本土化的重要性,我們在將先進的西方思想引入中國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能夠先對內容進行本土化的處理,也就是說要從我國會計實務發展的角度上入手進行分析,要能夠有針對性的將一些西方化的問題利用中國化的手段進行講述和教材的編寫。本土化的過程當中應當結合當地的高等會計教育的現狀對教育所用到的材料和手段進行校對。從本土化的角度進行分析才能使高等會計教育的改革取得真正的成效。
(二)提升培養人才綜合素質的能力
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關鍵因素就落在了對人才的培養上,培養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最大限度完成改革的預期。培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應當為他們提供真實的實踐場所,讓他們能夠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形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高等會計教育綜合素質的養成一來是依賴于專業的會計知識的補充,二就是能夠從完善的實踐當中獲得情感上的提升,綜合這兩方面的內容才能更好的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
(三)加大高等會計教育的創新力度
創新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關鍵性環節。高等會計教育的發展是離不開創新的,這種創新不僅來源于高等會計教育選用了什么樣的手段,還依賴于教育思想是否能夠呈現出一定的創新性。從思想上來說應當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會計教育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引進先進的思想來增強其創新性,教學手段上應當選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著手進行教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等會計教育發展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創新的重要性,這種創新不僅要建立在手段創新,也要建立在思想創新的基礎上,思想創新要能夠在吸取西方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以本土化的手段推動其發展,讓高等跨級教育的思想能夠深深根植于本土化的土壤,從而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效應,推動中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進程,使得我國高等會計教育能夠推動中國會計行業的發展與壯大,以此來促進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佚名.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 華夏教師, 2018.
[2]王洪彬.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 中華少年, 2018(1):81-81.
[3]孫慧. 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 赤子(上中旬), 2017(03):222.
[4]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調查[D]. 南京師范大學, 2011.
山東英才學院孫晴張亞欣白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