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厚全
有這么一支湖北省直機關工作隊,他們既是扶貧攻堅的主角,又是民族團結的使者,每到一處,都把居住的村子當成故鄉,把土家老鄉當成親人。20多年來,他們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旗幟,在五峰土家山寨留下了一粒粒愛的種子,一串串情的足跡,一個個美的夢想。現在我們講述的只是駐洞口村工作隊的故事,同樣讓我們感受到熾熱的“故鄉情”,與長樂坪鎮基層干部群眾血濃于水的“一家親”。
一
走進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洞口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美麗的田園山水畫,群峰疊翠,花香鳥語,詩人情不自禁地贊嘆著“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五年前,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工作隊在這里安營扎寨,傾情幫扶,用汗水澆灌收獲,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心和口碑。
之前,湖北省民宗委輪流聯系長樂坪鎮白巖坪村、腰牌村,雖然班子成員換了一屆又一屆,但始終堅持用一張張充滿詩意和激情的畫卷,細心打造秀麗山寨、養生天堂,幫助土家族群眾建設美麗家園。開啟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項目以來,長樂坪鎮白巖坪、腰牌、月山、蘇家河等幾個村的總投入突破了1000 萬元,處處彰顯少數民族特色,留下了共同繁榮發展的烙印。2013 年,又集中資金在洞口村三組進行特色民居改造,每戶補助標準不等,一般兩萬元左右。至2017 年,全村已經改造200 多戶,總投入達到1000 多萬元。眾多農戶搶抓機遇,爭先恐后開啟農家樂,陸陸續續接待前來避暑的外來人員,生意興隆。
2015 年,湖北省民宗委派出的工作隊正式進駐洞口村,開始了新一輪扶貧。這是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單位每年至少投入200 萬扶貧資金用于村內公路建設、安全飲水、安全住房、環境整治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很快在長樂坪集鎮中心建成土家民族風情一條街,與附近幾個村共同形成土家特色風情走廊,為避暑產業異軍突起提供了極大便利。幾年來,洞口村經營農家樂76 戶,從業人員達160余人,連續兩年避暑游客達到3000 人次以上,實現經濟收入300 多萬元。紫荊閣、長樂山莊、哆唻咪等幾家農家樂名列前茅,經常達到70 人左右,甚至一床難求。眾人拾柴火焰高,附近的各個村也充分發揮扎堆效益,農家樂達到300 余家,接待游客兩萬多人次,綜合收入達到數千萬元。
洞口村是土家族詩人田泰斗的故鄉,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深厚,與長樂坪鎮中學聯合建起五峰南曲傳承基地,讓土家族傳統文化成為民族和諧的名片。同時,洞口村還是70 多年前聲名赫赫的江南游擊隊的大本營,具有特點鮮明突出的紅色基因,加上又是萬里茶道的必經之地,文化在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二
緊密結合洞口村地理區位優勢,全力推進特色種養殖業,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是湖北省民宗委精心構思的一盤棋。2016 年,開始在洞口發展金果梨;2017 年在涼水井建設農業生態體驗園;2019 年,建設桃李采摘園,重現了“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的風光。這些農業產業的分步實施,讓農民嘗到了甜頭。還采取政府獎補形式由中蜂專業合作社集中代養模式,6 戶重點貧困戶年均分紅1000 元。
產業發展起來以后,產品銷路又成了群眾的心病,臉上的笑容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關鍵時刻,工作隊主動上門服務,承擔起電商扶貧職能,在武漢、荊州等地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2019 年清明節前后,五峰毛尖銷售達到400 多公斤,讓深山里的土特產變成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的收入。兩年多來,消費扶貧總額達到400 多萬元,其中生豬量最大,達到200 多萬元;蜂蜜和土雞次之,各自達到30 多萬元。
20 多年前,湖北省民宗委工作隊來到位置非常偏僻的傅家堰鄉馬蹄井村,培植了五峰第一個種植萬元戶。那時候,村里不通公路,用電、用水也根本無法得到保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可以說是駐村工作隊員用汗水一滴一滴澆灌出來的。20 多年過去了,湖北省民宗委的每個人無論在機關上班,還是在基層蹲點,都與幫扶對象結下深厚的感情,讓老百姓的笑臉永遠綻放在坡上嶺下、田間地頭。
一枝一葉總關情,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機關的好多熱心人士,把洞口村當作自己的家,直接在那里采購農產品,水果、土雞、雞蛋、蔬菜、黑毛豬都進了宿舍小院,成為大家分享的美食。有一位處級干部更是捷足先登,一次就約朋友購買生態豬12 頭,幫助農民實現收入6 萬元。
三
10 多年來,駐扎在長樂坪鎮三個村的工作隊換了一批又一批,面孔換了,但初心未變。2018 年初,又一批隊員離開機關,來到土家山寨。這批隊員與以往不同的是身份有些特殊,更有民族團結進步的情懷。隊長出生在武陵山區的鶴峰縣,是不折不扣的土家漢子;副隊長來自江漢平原的仙桃市,是一位回族干部;隊員依拉木江是標準的維吾爾青年,從遙遠的家鄉來到武漢定居。
萬事開頭難,生活習性不同很快成為工作隊員的攔路虎,但他們從走進洞口村的第一天起,就把土家族群眾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奉獻著自己無私的愛。
2018 年1 月,時值春節前夕,魏國明入村第一次走訪貧困戶陸華群。陸華群丈夫去世,家里有一個上高中的女兒,有一個上初中的兒子,生活困難。見此情景,當場給了200 元?,F在,陸華群重新組織了家庭,房子也進行了改造,女兒在仙桃職業技術學院讀書,一家人徹底走出困境。
依拉木江連續兩年被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委評為“黨員扶貧先鋒”,成為家喻戶曉的扶貧明星。2019 年9 月,他又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樹立起了新一代少數民族年輕駐村扶貧干部的良好形象。
工作隊長唐自傳是軍人出身,做事雷厲風行。工作隊從駐村第一天起就實行軍事化管理,三個隊員在嘹亮的國歌聲中起床,每天無論多忙都要唱四首歌:《敢問路在何方》《為了誰》《把根留住》、《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這幾首歌代表全體隊員的心聲:再大的困難風雨無阻,再大的挫折一如既往,再苦的生活一笑了之;再難熬的日子都生長夢想。每次屋場會結束的時候,工作隊還會獻上《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和《把一切獻給黨》,讓群眾在快樂的歌聲中放心回家。
工作隊駐村期間,主要是激發村兩委班子的工作熱情和廣大群眾的內生動力,真情實意地幫、真抓實干地做。給錢給物,不如建強黨支部。通過合理配備村兩委班子,加強黨組織的領導;通過每月組織主題黨日活動,教黨建方法、辦規范活動進行“傳幫帶”,強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走訪慰問困難和老年黨員,增強黨員的幸福感和榮譽感。
歷史最青睞辛勤努力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會被歷史和記憶收藏。因脫貧攻堅工作突出,工作隊長2018 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優秀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工作隊2019 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隊”;工作隊員依拉木江作為先進典型,先后被省委和國務院表彰。
四
幫扶不是幾個工作隊員的事,而是整個機關的事,必須全力以赴。20 多年來,大家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近年來,機關60 名黨員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洞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0 戶171 人,用無私的愛給困難群眾送來溫暖,送來希望。
2019 年3 月,組織黨員干部赴洞口村后沖片區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共栽植果樹300 棵,總投入達到10 萬元,使貧困戶在經濟增收的同時享受到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現在,每天都有人來到這里散步,成為水果飄香的人民公園。10 月17 日,湖北省民宗委還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在洞口村開展“我為精準扶貧辦實事”活動,宣傳扶貧政策,慰問了洞口村14 位9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帶來棉衣、棉被等過冬物資,用實際行動溫暖著幸福山寨。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洞口村舉行避暑游客聯歡活動
從2016 年開始,湖北省民宗委還組織機關老干部連續4 年開展“手牽手”教育捐贈活動,捐贈資金10 多萬元,資助貧困學生達到200 多人次。2019年,捐資3 萬余元資助貧困學生52 名,讓貧困孩子享受到了“爺爺”和“奶奶”的關心和溫暖。非貧困戶的學生考取一本的,其家長還獲得“榮譽家長”稱號。婦女委員會每季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活動,結對關愛特別需要關愛的女童,經常聯系,保持溝通,讓自己的愛、同事的愛與少年兒童一起分享。
此外,湖北省民宗委還協調社會力量奉獻愛心,籌集資金100 多萬元,用于貧困戶大病醫療救助和貧困戶房屋改造。2018 年,省佛教慈善救助資金捐贈15 萬元用于貧困戶大病醫療補助和室內環境改造,受益農戶33 戶。2019 年,省佛教慈善籌集救助資金10 萬元用于洞口村產業發展,受益農戶53 戶;5 萬元用于貧困戶大病醫療補助,受益農戶20 戶。兩年來,省道教服務中心也雪中送炭,為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注入資金6 萬元。春風又綠江南岸,有了愛心幫扶,五峰與武漢兩個地方距離被拉近,民宗委干部和洞口村群眾變成了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五
2020 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湖北省武漢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封城令猶如“泰山壓頂”,讓準備過年的一些居民茫然失措。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湖北省民宗委的全體班子始終牽掛著每個困難群眾,帶頭跟自己的幫扶戶聯系,無微不至地關心著他們的日常起居。同時,積極爭取多方支援,降低因疫情影響脫貧攻堅的成色,想方設法爭取預算以外的光彩資金35 萬元和口罩1.2 萬只,以及消毒液、額溫槍、溫度計等物資。
工作隊員雖然遠隔千里,但每個人的心和群眾總是連在一起,他們通過電話和各種信息平臺,繼續履行著神圣的職責。在疫情防控常態下,協助解決520 人的務工就業;組織委機關老干部捐資10萬余元,資助貧困學生;通過遍訪群眾開展健康扶貧,對個人醫療費用達到1 萬元以上的貧困戶分別給予適當救助。另外,還爭取陜西省伊斯蘭教協會捐贈1 萬元,用于臨時救濟。有的貧困戶的生豬死了,有的小孩上學缺錢,有的看病遇到困難,都會得到數額大小不等的關心關愛。
在脫貧攻堅的驗收階段,駐村工作隊員克服家庭困難,家屬病了,都未請假,生怕耽誤寶貴的沖刺時間。還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經濟、農業、基層治理方面的政策理論,在相關刊網發表了《駐村一陣子,受用一輩子》《決戰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駐村工作綜述》等有關精準扶貧文章,與大家一起分享扶貧收獲。
云霧散后是晴天。隨著萬里茶道申遺的持續推進,萬里茶道五峰段的那些默默無聞的青石板路和古客棧、古騾馬店,相繼成為旅游的亮點。古茶道四通八達,一手牽著武陵山區,一手牽著江漢平原,外來游客隨時都可以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樂趣,給寧靜的山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現在,洞口村在湖北省民宗委的關心下,沐浴著民族政策的春風,正在規劃建設“同心苑”。這是一個康養文化中心,有土家文化陳列館、康養館等配套文化、體育設施,將給前來休閑避暑的游人帶來更大的方便。2020 年,康養文化中心的建設資金已經落實,即將進入施工階段??梢灶A計,五峰長樂坪鎮沿351 國道重點打造的20 公里康養長廊,未來在五峰鄉村振興中,一定會給廣大群眾帶來更多的實惠和信心。
故鄉情,一家親,扶貧工作隊與洞口村結下的深情厚誼,讓五峰干部群眾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