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震
(景德鎮玉波瓷廠,景德鎮市,333000)
釉里紅創燒于元代景德鎮窯系,最早是在坯體上隨意涂抹和作為青花的陪襯,到了現代釉里紅不再像古代那么難燒成,有了現代窯爐設備,釉里紅大量生產,達到鼎盛時期,釉里紅的裝飾瓷畫創作百花齊放,題材豐富,各有所長,出現了許多精品之作。其中筆者最愛釉里紅運用于花鳥瓷畫。
釉里紅創燒于元代,釉里指的是在釉下進行繪畫,紅就是紅顏色,古代,在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的很敏感的環境中,燒成顏色鮮艷的紅色是件很難的事,做起來很不容易。窯工們憑借經驗來對窯溫、氣氛、燒制時間來判斷和控制火候,但是仍然很難準確把握,誤差大。除了把握火候還需掌握色料內銅的含量和滿窯時坯體所放的位置,通過不斷地實踐,慢慢地釉里紅燒制技術逐漸成熟。
元代的釉里紅裝飾簡單,略顯粗糙,顏色呈灰色,不夠鮮亮。根據元代釉里紅底部的特征,可以分為底部為火石紅的釉里紅、底部露胎的釉里紅和底部裹一層砂的釉里紅。
到了明代,釉里紅繪制的器物種類豐富起來,常見的有玉壺春瓶,裝飾紋樣上有了菊紋和牡丹紋,釉里紅的顏色由灰色開始略帶紅色了,這說明了燒成技術開始成熟起來。
明末期間,受到戰爭的影響,釉里紅工藝瀕臨失傳,到了清代,官窯很重視釉里紅技術的復燒,尤其是雍正時期,釉里紅燒成技術到達頂峰,釉里紅呈色上有了改進,紅色變得明亮而鮮紅,有了濃淡色階,特有的一抹紅征服了眾人,被人們稱為瓷中瑰寶。現在,我們在各大型博物館能看到三朝官窯中的上乘釉里紅作品。

圖1 黃震《三友圖》梅瓶

圖2 黃震《三友圖》將軍罐
現代,釉里紅不再像古代那么難燒成,由于窯爐技術的改革,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藝術效果也有了很大的創新,釉里紅繪畫的題材、種類、表現手法越來越豐富起來,有一類為純釉里紅為主的繪畫;一類為和青花相結合的青花釉里紅繪畫;還有一類為與其他畫種結合的綜合裝飾。下面主要是談談花鳥畫題材的釉里紅繪畫。
釉里紅的歷史悠久,其中運用于花鳥瓷畫更具特色,釉里紅裝飾是中國彩瓷裝飾中一顆耀眼的紅寶石,早在元代就嶄露頭角,經過后面的繁榮發展,直到現代經久不衰,它以雅俗共賞的格調深受世人的喜愛。
純釉里紅的花鳥裝飾中畫面更具靈性,釉里紅花鳥瓷畫創作者從大自然中觀察花朵與鳥兒的情趣與生機,寄情于物,傳花鳥之神態,繪心中之情。釉里紅裝飾使得花鳥瓷畫更具裝飾美、形式美、韻律美、和諧美等。好的花鳥瓷畫作品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使觀者產生共鳴,細細觀摩,這就是釉里紅裝飾藝術美,一般傳統的彩繪方式注重寫實,但純釉里紅的花鳥瓷畫更注重表現形態的特征、形式美感和意境表達。
現代釉里紅花鳥瓷畫創作者更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見解貫穿在自己的整個陶瓷作品中,追求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當今社會,物質生活豐厚,信息豐富,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斷提高,對自然、材質、色彩等不斷探索,追求美的享受,陶瓷藝術創作者擁有一雙敏銳而又智慧的眼睛,善于到自然中發現美好的事物,撲捉到美的畫面,讓美好的一瞬間停留在陶瓷作品上,使得廣大陶瓷藝術喜愛者欣賞到優秀的釉里紅花鳥瓷畫。純釉里紅花鳥瓷畫作品也可稱為窯變作品,它的發色隨著窯內氣氛而變化,因此很難掌控,燒出桃花片的效果難能可貴,要是燒出紅中帶點綠的效果,便讓人很是高興。
要燒出一件好的釉里紅花鳥瓷畫作品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人們總結出形成綠苔色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與釉里紅所繪的厚薄有關,顏料厚的話在燒成的高溫階段容易起泡,氣泡吸入游離氧分子使釉中的部分銅離子還原為氧化銅,氧化銅會呈綠色。另一方面和所罩的面釉有關,面釉越厚,在燒成早期就容易玻化,形成綠苔的幾率就越高。 純釉里紅的花鳥作品比較難表現工筆花鳥畫,一般都是表現寫意或裝飾性的花鳥畫,傳達意境之美,較青花釉里紅花鳥畫表現來講還是局限性大點。
釉里紅和青花相結合創始于元代,兩者都是釉下彩工藝,一個發色劑是銅,一個發色劑是鈷,釉里紅和青花相結合,兩者工序上大體相同,一個呈紅色,一個呈藍色,紅色給人熱烈而奔放之感,藍色給人幽靜沉著之美,動靜結合,很是相配。
花鳥題材是文人雅士喜歡表現的題材之一,有著濃厚的傳統名族文化特色,青花釉里紅花鳥瓷畫通過借助陶瓷材質,對泥性、料性等材料的把握,在陶瓷裝飾上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青花釉里紅花鳥畫作品有著較強的視覺沖擊力,給人非常雅致、空靈、韻味足的審美特征,能營造出非常豐富且美妙的意境,有濃濃的文人情懷。
青花釉里紅花鳥畫創作,比起釉上粉彩和釉下青花花鳥創作,雖沒有粉彩那樣粉潤,也沒有青花那樣單純,但它媚而不俗,層次豐富。在潔白的瓷胎上繪制花鳥,藍色和紅色對比,把造型美、材質美、釉色美、文化美集于一身,經過一把火的藝術洗禮,造就了火中鳳凰。
青花釉里紅花鳥畫作品線條上多采用鐵線描,線條粗放有力,以筆立形、以筆傳神。釉里紅花鳥線條不能畫的很細,因為銅會揮發而失去,所以釉里紅花鳥的線條要中鋒運筆,料色均勻一致。它可以是釉里紅白描方法,利用線條長短、粗細、虛實、疏密等來表現,發色均勻,形象鮮明。青花釉里紅花鳥創作色彩方面以單純、鮮明、沉著的美感示人。釉里紅雙勾出石頭、草地、樹葉、樹干等,在窯變中,虛實相生,色彩斑斕,使得花朵更加嬌潤,如牡丹花、梅花、郁金花、百合花等,層次豐富,在透明釉的高光下折射出不一樣的韻味。
在畫竹時用釉里紅畫紅竹更加妙趣橫生,竹葉和竹桿用釉里紅勾出,中間厚點,在窯變中形成自然綠色青苔給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美感。
青花釉里紅花鳥瓷畫作品多表達一種文人情懷,通常表現人們追求自然的生活心態,隨著現代技術的變革,陶瓷藝術家們能更好地掌握釉里紅的發色效果,把工藝和藝術相結合,從而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感情。如秦錫麟開創的現代民間青花就是現代青花釉里紅花鳥瓷畫的優秀作品,傳承了古代民間青花,又富有時代特色,打開了新的創作思路,吸收了其他姊妹藝術門類,如國畫、版畫、油畫等,使得青花釉里紅花鳥作品給人煥然一新的美感,回味無窮,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是陶瓷的魅力展現。
綜合裝飾的特點是新穎、妙趣、獨創,它的表現技法多樣,吸收了多種藝術的優點,國畫的水流法、拓印法、手指畫法等,如手指畫第一人戚培才的青花釉里紅和手指牡丹的結合。當今,越來越多的陶瓷藝術家和學生投入到青花釉里紅花鳥瓷畫的綜合裝飾中,因其材質的特殊和多樣性,使得現代綜合裝飾豐富多樣,給現代陶瓷創作帶來了更廣闊的表現空間。學院派的代表人物何炳欽教授,他喜歡表現花卉,采用浮雕和青花釉里紅等表現手法,他的作品大方且豪放,在傳承傳統技術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作品充滿活力,所繪的花卉溫柔細膩,隨和灑脫,具有動感,每一件作品都彰顯了自己的觀念和藝術認知,不拘泥于傳統藝術,讓人眼前一亮。
現代陶瓷綜合裝飾是具有包容性的,它不是一味的追求創新,對傳統忽視,陶瓷藝術創作者們要對傳統保持敬畏之心,傳承傳統。彭競強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傳承傳統花鳥瓷畫的特征,不斷完善和延續,吸收了傳統文化內涵和藝術特點像古人學習,結合自己的認知和藝術修養進行再創作。
每一件釉里紅綜合裝飾作品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后人們努力創新出來的。當今,藝術沒有國界,我們要對西方藝術進行融合再造,取其精華,去其糟泊,創新出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優秀釉里紅綜合裝飾作品出來。
釉里紅花鳥瓷畫創作是我國傳統陶瓷文化的代表者,無論其藝術價值、歷史價值都不可估量,有著很強的藝術生命力。隨著現代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地加大,釉里紅花鳥瓷畫作品能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傳統的釉里紅注入到具有時代意識和審美特征的現代陶瓷作品中,使其展新顏,出現了新形式和新風格的釉里紅花鳥瓷畫作品,相信在高手如林的景德鎮,在陶瓷人的不斷努力下,釉里紅花鳥瓷畫創作會引來百花齊放的春天,散發出如紅寶石般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