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春,荊麗麗,石佳寧,朱昊翔,李宗睿,尚丹丹,王 希
近年乳腺癌已成為我國女性發病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部分患者常因發生浸潤和轉移而死亡,深入了解乳腺癌的轉移機制,才有可能實現乳腺癌的真正治愈[1]。已有研究表明,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在上皮性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研究EMT發生過程的關鍵因子,探討EMT發生機制對于乳腺癌侵襲和轉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RASSF7是Ras相關結構域家族(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RASSF)的重要成員之一,與調節細胞死亡和增殖等重要的生物學進程有關,在一些腫瘤組織中呈高表達,并可能促進腫瘤的形成。在缺氧誘導乳腺癌MCF-7細胞mRNA表達譜中研究發現存在RASSF7基因高表達[2]。然而,關于RASSF7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較少。因此,本實驗初步探討RASSF7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作用。
1.1 材料收集2015~2017年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病理科存檔的80對乳腺癌組織和癌旁正常乳腺組織標本。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均行手術切除術,術前未行放、化療等治療;組織學分級:Ⅰ級30例,Ⅱ級35例,Ⅲ級15例;TNM分期:Ⅰ期29例,Ⅱ期40例,Ⅲ期11例。無腋窩淋巴結轉移者39例;發生同側腋窩淋巴結轉移者41例。8對新鮮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組織標本手術切除后立即存放于-80 ℃超低溫冰箱中備用。
1.2 試劑乳腺癌MDA-MB-231細胞系購于上海細胞庫。細胞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液中培養,置于37 ℃、5%CO2培養箱中傳代培養。取對數生長期乳腺癌細胞待貼壁后分為正常氧對照組、缺氧組(加入終濃度為200 μmol/L CoCl2)培養48 h。
兔抗人RASSF7、HIF-1α抗體購于武漢三鷹生物公司;兔抗人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抗體購于北京博奧森生物公司;鼠抗人單克隆GAPDH抗體購于北京中杉金橋公司;ECL發光試劑購于Thermo公司;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DAB試劑盒均購于北京中杉金橋生物公司。
1.3 方法
1.3.1免疫組化 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組織蠟塊標本均制成4 μm厚切片,免疫組化染色采用EnVision法。一抗包括RASSF7(稀釋度1 ∶200)、HIF-1α(稀釋度1 ∶300)、E-cadherin(稀釋度1 ∶300)、vimentin(稀釋度1 ∶300)、N-cadherin(稀釋度1 ∶300),4 ℃孵育過夜。用已知陽性染色的乳腺癌組織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用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結果判定:RASSF7陽性主要定位于細胞質,HIF-1α陽性主要定位于細胞核,少量定位于細胞質。按染色細胞比例劃分為五個等級:無陽性細胞為0分,陽性細胞數占1%~25%為1分,26%~50%為2分,51%~75%為3分,76%~100%為4分;按染色強弱則劃分為四個等級:未著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黃色或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兩項得分結果相乘得分≥2定為RASSF7和HIF-1α陽性。E-cadherin陽性定位于細胞膜,>50%的細胞染為棕黃色顆粒為陽性;N-cadherin陽性定位于細胞膜和(或)細胞質,>10%的細胞染為棕黃色顆粒為陽性;vimentin陽性主要定位于細胞質,>10%的細胞染為棕黃色顆粒為陽性。
1.3.2Western blot法 于-80 ℃超低溫冰箱中備用的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加入RIPA裂解液,進行組織蛋白提取,蛋白濃度測定采用BCA法。上樣總蛋白為60 μg,于10%的SDS-PAGE中電泳,電泳結束后將凝膠中的蛋白質轉移至PVDF膜,室溫5%脫脂奶粉封閉2 h,分別用一抗RASSF7、HIF-1α、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抗體終濃度均為1 ∶500)進行4 ℃孵育過夜。次日,用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相應二抗(稀釋度1 ∶1 500)室溫孵育1.5 h,用ECL發光并拍照。以GAPDH(稀釋度1 ∶1 500)作為內參對照。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Chi-Square檢驗分析RASSF7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用Pearson相關檢驗分析RASSF7表達與HIF-1α、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達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RASSF7的表達免疫組化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表達主要定位于細胞質(圖1)。乳腺癌組織中RASSF7的陽性率為70.0%(56/80),明顯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組織(27.5%,22/80),差異有顯著性(P<0.05)。Western blot法結果亦證實,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蛋白表達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組織(圖2)。

圖1 A.乳腺癌中RASSF7呈陽性,EnVision法;B.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RASSF7呈陰性,EnVision法

圖2 Western blot法檢測RASSF7在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組織中的表達:T.乳腺癌組織;N.癌旁正常乳腺組織
2.2 RASSF7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有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組織中RASSF7陽性率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移者(P=0.002),TNM高分期的乳腺癌組織中RASFF7陽性率明顯高于TNM低分期者(P=0.027)。RASSF7表達與乳腺癌患者年齡、腫塊直徑、腫瘤組織學分級無相關性(P>0.05,表1)。
2.3 不同氧環境下,HIF-1α、RASSF7及EMT標志蛋白表達水平變化分別比較常氧和低氧條件下培養48 h后,MDA-MB-231細胞中EMT標志蛋白表達水平變化。Western blot法檢測結果證實,低氧環境下,MDA-MB-231細胞中上皮標志蛋白E-cadherin表達顯著降低,間質相關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表達顯著上升,HIF-1α和RASSF7表達均顯著上調(圖3)。
2.4 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與HIF-1α、EMT標志蛋白表達之間的關系Pearson相關檢驗顯示,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與HIF-1α表達呈正相關(r=0.245,P=0.029),RASSF7與E-cadherin表達呈負相關(r=-0.33,P=0.003),與vimentin(r=0.237,P=0.034)和N-cadherin(r=0.301,P=0.007)表達呈正相關(表2)。

表1 RASSF7表達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圖3 低氧條件下MDA-MB-231細胞中HIF-1α、RASSF7及EMT標志蛋白表達變化

表2 乳腺癌中RASSF7表達與HIF-1α、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表達的關系[n(%)]
近來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細胞的EMT是其發生侵襲、轉移的主要原因。EMT是具有極性的上皮細胞與基膜作用后上皮細胞極性消失,獲得間質細胞表型的過程[3-4]。通過EMT過程,乳腺癌細胞能夠獲得更強的侵襲能力,穿過細胞外基質和血管基膜從而進入循環系統,進而形成遠處轉移灶,這是乳腺癌轉移的關鍵步驟。但目前關于乳腺癌EMT的機制尚不明確,需深入探究。
HIF-1α是腫瘤細胞缺氧的重要標志物之一,已有文獻報道調控細胞內HIF-1α的表達水平可影響其EMT的發生。乳腺癌細胞處于缺氧環境下,HIF-1α表達增加,通過一系列信號通路介導下調E-cadherin的表達,使乳腺癌細胞間連接變疏松,向周圍組織侵襲性生長,導致遠處器官轉移[5]。本組實驗結果證實,低氧環境下,MDA-MB-231細胞中上皮標志蛋白E-cadherin表達顯著降低,間質相關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表達顯著上升。以上結果提示低氧環境可能與乳腺癌的EMT表型改變有關。
現有實驗已證實低氧環境下MDA-MB-231細胞發生EMT表型改變,后續進一步探討低氧誘導乳腺癌EMT的可能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表明RASSF7與調控細胞死亡和增殖等重要生物學進程有關。有報道指出RASSF7在胰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水平上調,且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比正常組織高近百倍,認為RASSF7可能促進癌癥的形成[6]。本組實驗結果表明,RASSF7在乳腺癌組織中呈高表達。最近有研究表明,在低氧條件下人類細胞系中RASSF7蛋白表達上調[7]。本組實驗結果表明,在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與HIF-1α表達呈正相關,且在低氧環境下MDA-MB-231細胞中HIF-1α和RASSF7表達均顯著上調。提示HIF-1α和RASSF7可能與低氧誘導乳腺癌EMT有關。
Wang等[8]報道DSC1與RASSF7結合并通過RAS/MEK/ERK信號通路調節胚胎腦中的星型膠質細胞形成。Zhang等[9]報道RASSF7通過激活MEK1/2-ERK1/2信號通路促進肝細胞癌細胞增殖。ERK等信號通路通過調節其下游轉錄因子活性而抑制E-cadherin的表達,進而促進EMT的發生。Zheng等[10]發現轉染RASSF7質粒后可以明顯提高Hippo通路轉錄子TEAD的轉錄活性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本組實驗結果發現,低氧環境下乳腺癌細胞中RASSF7表達明顯增加,vimentin和N-cadherin呈高表達,E-cadherin呈低表達。且乳腺癌組織中RASSF7與E-cadherin表達呈負相關,與N-cadherin和vimentin表達呈正相關,其表達與乳腺癌淋巴結轉移和TNM分期呈正相關。以上結果提示缺氧誘導RASSF7表達增加,RASSF7與乳腺癌的EMT表型有關,RASSF7可能通過下調E-cadherin,上調vimentin和N-cadherin介導EMT的發生,從而促進乳腺癌的侵襲、轉移。而RASSF7與乳腺癌EMT具體的關聯和機制如何則有待深入探究。RASSF7在乳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機制,可為乳腺癌的防治和分子靶向治療提供新靶點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