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力》:“兩個走在前列”目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研究中心團隊:“兩個走在前列”是基于國網河南電力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展全局中的站位提出的,體現了國網河南電力在助力生態強省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動作為,以“務實重干、奮勇爭先”的姿態傳遞出國網河南電力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現代化農業農村建設的信心、決心和能力。目標的提出恰逢其時,很有必要。
一方面,加快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在生態層面的安全屏障作用,多次談到保護優先、綠水青山優先、生態優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黃河流域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保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根本性整體性好轉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向國際社會作出了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作出了相關工作部署,需要河南結合本省實際,提出更有作為、更切實際的目標,加強對實際工作的前瞻指導。

國網濟源供電公司積極吸納新能源項目并網,推動電網綠色發展。衛凱/攝
另一方面,服務鄉村振興是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需要堅決貫徹落實。尤其在能源領域,鄉村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中央明確指出,要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需要持續提升農村電氣化水平,打造農村用電新環境,以提供優質電力,助推鄉村振興。
《河南電力》:“兩個走在前列”目標為新時期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要實現這個目標,現在已具備哪些條件?
研究中心團隊:“兩個走在前列”的目標兼顧當前和長遠,是基于國網河南電力發展實踐積累的深厚底蘊和奮勇爭先的更高要求提出來的,既實事求是、遵循規律,又藍圖宏偉、鼓舞人心。推動“兩個走在前列”目標的實現具有堅實的現實基礎和條件。
一方面,河南堅持“節能優先、內源優化、外引多元、創新引領”的能源發展方向,具備了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一是河南服務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全省能源供給“豫來豫綠”。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展,裝機雙雙突破千萬千瓦。2020年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2693萬千瓦,躍居為全省第二大電源,在全國排名第7位。積極引入省外清潔電力,2020年世界首個以服務光伏發電為主、全清潔能源打捆外送的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全省外電入豫能力突破1600萬千瓦。二是不斷提升電氣化水平,能源消費更加清潔高效。“十三五”期間累計實現替代電量647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散燒煤357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486萬噸。2020年河南省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為22.1%,較“十二五”末提升3個百分點。河南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另一方面,河南全面完成農網改造和脫貧攻堅任務,具備了服務鄉村振興上走在全國前列的條件。一是農網保障能力躍上新臺階。“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農網投資824億元,農網實現了“六個全覆蓋”,農村供電能力緊張、發展長期滯后的局面大幅改觀。二是電網脫貧攻堅戰實現“兩提前”。如期實現“貧困縣、貧困村電網脫貧分別較全省整體脫貧計劃提前一年、一年半完成”的莊嚴承諾,貧困縣、貧困村電網發展主要指標接近或超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筑牢了服務鄉村振興的基礎。三是服務三農取得新成效。圓滿完成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高標準農田、黃河灘區遷建等配套電網建設任務,660萬畝高標準農田配套電網和100萬戶居民“煤改電”工程全面竣工,并推動省政府理順農業灌溉用電設施建管體制,破解了農業灌溉用電難、管護難等歷史性問題,農業生產用電得到根本保障。

國網淅川縣供電公司員工巡視檢查配電臺區,保障新農村安全舒心用電。全帥/攝
《河南電力》:當前公司處于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能源轉型的加速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期,實現“兩個走在前列”需應對哪些挑戰?
研究中心團隊:河南作為農業大省、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尚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的中后期,產業結構偏重,能源電力清潔化轉型面臨的挑戰更多。河南農村面積大,農業人口多,城鄉與地區差距明顯,農村電氣化水平提升仍需加緊發力。推動“兩個走在前列”的實現仍面臨一些挑戰。
一方面,新發展階段河南將面對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和清潔轉型的多重壓力。一是河南所處發展階段、人均用能水平,決定了我省能源消費剛性增長潛力更大,而省內能源生產支撐不夠,供應形勢趨緊。煤炭、油氣資源產量逐年下降且開采成本較高,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預計2020年以后,全省三分之二以上能源需要從省外調入,能源保障的安全性、可靠性壓力增大。二是我省資源稟賦條件、對能源價格承受能力,決定了我省經濟和能源高碳發展模式“路徑依賴”更強,實現碳中和的難度、面臨挑戰較全國更高。我省能源結構偏重,煤炭消費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條件一般,且受消納約束趨緊、局部區域接入受限、土地資源稀缺等條件制約,難以支撐大規模集中建設。河南迫切需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更有力的舉措促進能源轉型升級,加快生態強省建設。
另一方面,新時代河南鄉村仍面臨電力普遍服務水平不高、城鄉用電服務存在差異的問題。一是城鄉差距明顯。戶均配電容量方面,城市3.25千伏安、農村僅為2.17千伏安;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方面,城市3.03小時、農村19.07小時。二是地區發展存在差異。以110千伏容載比為例,豫西、豫北地區超過了1.9,豫東南在1.7左右。三是基層管理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基層對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帶電作業等新事物的服務能力不足;農電用工知識技能水平不高,初級工及以下技能人員占比達到58.5%,與精益化管理需要不相適應,隊伍素質需要持續提升。農村電網直接服務廣大農村、農民和農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基礎保障設施,需要多措并舉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促進城鄉電網協同發展。
《河南電力》:為加快實現“兩個走在前列”,需采取哪些舉措?
研究中心團隊: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務期必成。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是電力系統碳減排的核心樞紐。需要探索一條既要保障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又能實現碳減排的務實路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責任重大。要以更寬視野、更實舉措加快推進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服務鄉村振興上實現更大突破、走在全國前列。
一方面,實現“雙碳”目標,關鍵在于引領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在能源供給側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在能源消費側全面推進電氣化和節能提效。一是在生產側,要通過合理控制煤電增量、優化存量煤電結構來控制煤電發展規模。通過優先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分散式風電,建設可再生能源微電網、局域網和分布式發電項目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并逐步明確新能源主力電源定位,提升新能源發電對系統運行的主動支撐和并網友好性能。二是在儲輸側,要積極爭取戰略性區外清潔能源,加強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及謀劃,并加快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持續提升電網靈活性和跨區域互濟能力。三是在消費側,需要在工業、交通、建筑、居民生活領域深度實施電能替代,并以更大力度強化能耗雙控,同時大力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來推進節能提效,引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全社會盡快實現“碳中和”。
另一方面,以電網建設、服務提升和典型示范為抓手,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一是加強農村電網投入。把握新發展階段三農發展趨勢,結合農業大省工作實際,銜接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村振興,把更多資源向三農投入,讓更多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保持農網發展高位投入,推進農村電網現代化建設和鄉村電氣化提升。二是推進城鄉服務一體化。深化“全能型”鄉鎮供電所建設,完善鄉鎮供電所基礎服務設施。聚焦農村供電服務突出問題,開展生產、營銷、施工“三大領域”治理工作,有效解決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供電服務突出問題,并推廣線上辦電、預約上門和業務代辦服務。三是在蘭考農村能源互聯網建設示范上求突破,促進蘭考地區能源清潔開發、能源利用低碳高效、能源服務城鄉均等,以典型示范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走在全國前列。

國網平頂山供電公司服務光伏發電項目。李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