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張嬌莉
2月12日,農歷大年初一,筆者跟隨國網濟源供電公司承留供電所工作人員原小有走進王屋山腳下的玉皇廟村,去感受剛脫貧摘帽山村的年味,聆聽鄉親們對過往生活的評說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走進村口李振平的家,紅彤彤的“金牛送?!弊謽拥拇盎ńo家里增添了濃濃的年味。他老伴兒正忙著準備午飯,電磁爐上煨著紅燒肉,電蒸鍋里蒸著粉蒸排骨,微波爐里熱著燒雞……家里熱水器、電暖器、抽油煙機等電器一應俱全。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微波爐、電磁爐、空調等電器,一起開都不會跳閘。”李振平站在自家客廳,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去年他加蓋了村里的房子,留著給外地上班的兒子兒媳回來住,墻壁上還安上了電暖器片,住起來舒適暖和。
隨行的村委會主任趙東明介紹,2007年前,玉皇廟村是由當地兵工廠供電,存在電壓不穩、頻繁停電、電費偏高、安全隱患多等用電難題。2007年,國網濟源供電公司接收玉皇廟村供電,上百名電力員工在深山里人拉肩扛運送材料,加快施工,將電送到了每一家,合閘連上了大電網,實現了“戶戶通電”;2017年,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對村里進行了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幫助鄉親們更換了下戶線,家家戶戶都通上三相電;去年,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又根據村里的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對村里電網進行了補全和完善,除了讓村里居民生產生活用電無憂外,還實現了“連降”:辦電接電費用為“零”,電費降低50%。

對線路進行測溫,排查隱患。
拜別李振平,我們跟隨趙東明來到了半山坡上的養豬場,碰上了還在豬場忙活的老板趙中秀。“現在大家普遍富裕了,我們的豬一直供不應求?!壁w中秀說道,他的養豬場年前還有三百多頭豬,如今僅僅剩下幾十頭小豬崽兒了,養豬場規模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他有意對養豬場進行擴建。
趙中秀說,他以前在廣東東莞打工,農網改造后,他決定回鄉創業。他向銀行貸了款,向供電所遞交了用電申請,供電所上門為養殖場量身定制了方案,延伸了電力線路,把電線架到了養殖區,解決了養殖、保溫、飼料加工等用電問題,并跟蹤做好電力服務工作。這些年,豬肉一直行情穩定,他不僅還完了貸款,而且還買了房換了車,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他雇傭的12個村民中就有7個是曾經的貧困戶,每個工人一年能拿3.6萬元工資,都早早地脫了貧。
“現在電越來越穩定,沒有電,什么事兒也辦不了?!壁w中秀說道,新出生的小豬崽需要保溫取暖,電不夠的話,只能用煤爐,不僅會增加人工成本,溫度及火候也難控制,“供電所建了一個微信群,用電有啥問題說一聲就來了,偶爾停電檢修的時候,會在微信群里提前通知,讓我們提前做好安排?!?/p>
“像趙中秀這樣的養殖場,村里分布了大大小小十多個?!壁w東明告訴我們,村民可以守著家賺錢,不用再外出打工了。如今,有上級的好政策,電力做后盾,他們村已經實現了整體脫貧,玉皇廟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村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