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誠 魏旭輝 安徽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
國家新區的創新,是國家重大發展和實現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重要動力。我國新區創新績效評價能夠提高新區的綜合效益,并能使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經濟增長速度快于所在省的總體水平,快速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提升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美國是最早開展創新績效指標體系研究的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提出了關于收集和解釋創新數據的指導原則,歐盟則從科技投入和科技績效兩方面對成員國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該指標體系中突出了人力資源在創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1]。在國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及DEA法創建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但其中某些概念的界定與國際標準不完全一致,國內外在高科技產業高新區的發展中創新績效都得到較多應用,所以當下對我國新區創新績效的研究很有必要[2]。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為福建省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以及海關總署等文獻資料并訪問當地政府企業和居民獲取具有可行性的問卷數據。
模糊綜合評價法能夠將現有的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其基本流程為,首先在評價指標的選取適宜以及行業資料等的獲取符合相關法規的基礎上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指標,其次將構建好的指標利用專家經驗法或AHP法進一步構建權重向量,隨后進行評價矩陣的構建,最終利用適合的合成因子對其進行合成,并根據最終的向量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這種方法在對于有模糊特性的事物進行評價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具有合理性強等特點,基于此,模糊綜合評價法在眾多領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
建立合理并且科學的評價體系依賴于合理有效的指標構建原則,基于現有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體原則構建下表并在之后的模型構件中履行該項原則(見表1)。
依據上述基本原則進行指標建立績效評價指標,將其分為一級指標及二級指標。設一級評價指標集為a= (a1,a2,a3,a4),二級評價指標集為a1= (a11,a12),a2= (a21,a22),a3= (a31,a32),a4= (a41,a12)詳細評價指標如表2所示。
在進行了指標的選取后,采用評語集C= (C1,C2,C3,C4,C5)為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以及差[3],并根據百分制進行分數賦值,在聽取專家建議后,設置權重如下:
W= (0.15,0.55,0.1,0.2),W1= (0.25,0.75),W2= (0.3,0.7),W3= (0.4,0.6),W5=(0.45,0.55).
本文主要利用EXCEL軟件對于所獲得數據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分析,在設置調研問卷時利用編號以及篩選題等方式對于問卷的可信度進行分析并且及逆行KMO球狀檢驗等發現p值小于0.05,得出問卷數據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這一結論。
本文根據上表中的一級和二級指標設置調研問卷選擇政府工作人員、企業職工以及福州新區居民進行問卷的發放,并通過深入談話等方式獲取政府工作人員、企業職工以及福州新區居民對于福建福州新區創新績效評價的定性指標,此次調研共發放問卷60份,在對于回收問卷進行編號篩選等處理后,共回收有效問卷47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78.33%,基于此獲得評價結果數據統計表3。

表1 指標構建原則

表2 評價指標一覽表

表3 福建福州新區創新績效模糊綜合評價結果統計
通過結果整理得到矩陣如下

基于此獲一級綜合評價,科技活動體系、人員體系、技術收支體系以及創新產值體系的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B=W*R,所得到的結果如下:

進一步獲得二級綜合評價指標矩陣,可以得出評價矩陣為B=W×R,得出具體數據如下:

則B的矩陣為(0.014,0.1667,0.422,0.254,0.131)
我們認為得出的(0.014,0.1667,0.422,0.254,0.131)為對于一級指標進行處理后得到的合理權值,再進一步對于采用評語集C=(C1,C2,C3,C4,C5)為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以及差賦值90,80,70,60以及50后,進行加權平均值的計算即為矩陣B與評語C相乘,最終能夠得出評定結果Zscore=65.935分,于此我們可以推斷,現有的福建福州新區創新績效水平應為中等水平,目前的新區創新建設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根據現有的科技活動體系,人員體系基礎設施體系以及創新產值體系這四個體系總得分來看,各方面均需要主動地加強。而根據專家評分認為,人員體系占總權重較大,所以應該主要提高人員體系,而在人員體系中所存在的兩個二級指標為員工整體素質以及科技創新核心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數,故認為,應當適當加強對于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的投入以及對于核心人員的招聘。其次是創新產值體系的權重較大認為可以適當的提高最終產品和實際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相對于現有的勞動生產率來講應當對于現有勞動生產力進行一定的提高以提高增加人員科技活動的效率[4]。而這些都與人員的財政支出、現有的企業質量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密不可分。所以接下來將從這幾個方面針對于現有的福建福州新區的現狀,提出合理化以及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首先科技創新能力應當是福建福州新區在發展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并且他在其發展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根據上述的研究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的實證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政策和建議。
企業是科技創新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福建福州新區應當利用現有的政策,立足市場和主體相結合的市場政策,而在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附件福州新區大部分企業的創新能力有限,創新產品創新程度較低,所創造的經濟產值以及社會效益并不高[5]。而在今后的發展中福建福州新區政府可以更加關注企業的現狀,提高引進和投資的技術效率,提高勞動報酬率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并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通過定期的企業合作,引導開展高校研學等活動,獲得更新的創新技術支持,以提高整體企業群的創新活力。
在通過對于現有的文獻以及資料進行了分析后發現,福建福州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水平,應當與福建福州新區科技活動的投入和產出兩個方面進行掛鉤。故認為,福建福州新區應當重視科技創新資源的投入力度。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特別是創新型項目,而在現有的福建福州新區存在著一定的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福建福州新區創新資源的升級和創新體系的一體化,從而影響到了整個福建福州新區的創新能力的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政府企業可以通過中介機構、金融中介平臺等平臺進行多方面的融資服務,并且政府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制定相關的優惠優待政策,以促進創新型企業發展潛力的進一步激發。在合法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合理的融資機制,為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并引導和宣傳福建福州新區的優勢因素引導吸引較多科技人才以及緊缺型高科技人才的入駐去滿足福建福州新區的人才需要并建立相關的科技人才體系,擴大人才隊伍,最終保證福建福州新區整體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福建福州新區存在去投入于產出不成正比,投入高于產出的現象。而根據地理位置來看,福建福州新區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沿海地區在創新投入方面的條件較好,但是現如今其產出卻不容樂觀,所以福建福州新區應當重視現有的資源并合理地進行規劃,使得資源能夠獲得合理、有效地運用以獲取最大化的利益。對于現有的資源可以進行節約利用,防止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使得資源可以進行重復的利用以獲取更高的能源效益。政府可以在管制企業時,建立合理有效的獎勵和懲罰制度,對于浪費的現象進行懲處,并定期地讓企業員工進行培訓,以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利用頭腦風暴小組論壇等方法促使員工的思想放松,并且其獲得暢所欲言對機會使得科技創新人才能夠各司其職都投入到福建福州新區的創新發展中.各企業可以設置??顚S靡詼p少不必要的支出,而將這些管理制度進行落實后輔以合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福建福州新區的產出。
福建福州新區靠近沿海地區,可以合理的利用沿海地區的合理優勢,吸引大量的人才進入,并利用海洋能等自然能源,促進優勢資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整個福建福州新區的整體創新水平。將福建福州的傳統的行業與高新技術、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合理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新一輪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最終促進勞動生產效率的提升和產值的增加。